首页期刊导航|混凝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混凝土
混凝土

戴显明

月刊

1002-3550

hntbjb@vip.163.com

024-62123865

110006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混凝土/Journal Concret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混凝土》杂志是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混凝土行业专业期刊,其内容已涵盖了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的各个方面:一、政策信息、市场动态、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二、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三、生产管理、工程实践、检验标准及性能测试、专利技术等。  --集指导性、信息性、技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在混凝土行业中起到了宣传政策、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沟通信息、为行业科学发展服务的作用。《混凝土》杂志主要读者对象是混凝土行业内生产、施工、科研、设计单位的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混凝土设备、原材料生产企业产品研发及营销人员,建设单位和基建部门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玻璃纤维混凝土抗折性能及弯曲韧性试验研究

    张延年郭晓钰王广林刘晓阳...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玻璃纤维对混凝土的抗折性能及弯曲韧性的影响,以玻璃纤维掺量、玻璃纤维长度和混凝土基体强度等级为主要参数,对玻璃纤维混凝土小梁试件进行弯拉试验.结果表明:玻璃纤维掺入混凝土后,破坏形态得到改善,破坏后试件整体性能良好,抗折强度以及弯曲韧性均有显著提高;0.5%~1.5%时抗折强度随玻璃纤维掺量的增加而提高,1.5%~2.0%时随玻璃纤维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抗折强度与弯曲韧性随玻璃纤维长度与基体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玻璃纤维可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折性能与弯曲韧性.

    玻璃纤维混凝土破坏形态抗折性能弯曲韧性

    轴压荷载对胶凝砂砾石材料渗透性能的影响

    韩立炜司家旋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凝砂砾石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建筑材料,在其实际服役状态下坝体承受各种荷载作用,为研究轴压荷载对于胶凝砂砾石渗透性能的影响,选用工程中常用的 4种配合比,进行轴压加载试验、渗透试验、超声波速监测试验、核磁共振试验.针对试验数据分别分析了不同轴压荷载对胶凝砂砾石渗透性能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试件的渗透系数与孔隙率随轴压荷载水平呈正相关;渗透系数与孔隙率服从指数函数关系.采用孔径分布的回归模型能够较好的适用于胶凝砂砾石渗透系数的预测.

    胶凝砂砾石轴压荷载渗透系数核磁共振试验

    纳米SiO2-CaCO3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及能量演化特征

    孟琴刘强吴茂华张扬...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纳米SiO2-CaCO3 混合掺入混凝土中,对混掺纳米SiO2-CaCO3 混凝土进行了受压性能试验,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和能量耗散原理分析了纳米SiO2-CaCO3 增强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建立了普通混凝土和纳米SiO2-CaCO3 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混掺纳米材料比单掺纳米材料对提升混凝土强度效果更佳,强度最大增幅为31.46%;混掺纳米材料显著降低了混凝土的弹性应变能释放速率,增大了混凝土的总应变能和耗散能,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延性和韧性.基于SEM微观测试结果揭示了纳米材料对混凝土增强效应的作用机理.

    纳米SiO2-CaCO3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能量耗散SEM

    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及预测模型

    司秀勇户伟华潘慧敏
    17-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快速碳化试验,结合SEM微观形貌观测和EDS化学组成分析,研究粉煤灰和矿渣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影响机理,并基于指数函数建立了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矿物掺合料使混凝土强度和抗碳化性能均有所降低.在总掺量一致的条件下,单掺粉煤灰较复掺粉煤灰和矿渣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更大.当粉煤灰掺量超过40%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长速度极快,单掺 60%粉煤灰的 56 d碳化深度已达到 18.5 mm,而复掺粉煤灰和矿渣总量 60%组 56 d碳化深度仅为 6.5 mm.SEM-EDS分析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掺量较小时,净浆试样微观结构比较致密,掺量超过 40%后,混凝土微观结构松散,孔隙和缺陷增多,佐证了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碳化性能试验结果.建立的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碳化深度模型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拟合相关系数均在 0.89以上.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抗碳化预测模型微观结构

    混凝土-岩石界面断裂试验研究进展

    张亚洲钟红蒋新新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建在岩基上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岩石界面是影响结构强度和稳定的薄弱环节,界面含有的裂纹缺陷在复杂荷载条件下可能扩展,从而导致工程结构的损伤破坏.开展混凝土/岩石界面的断裂试验研究,确定其断裂参数和断裂性能,对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关于混凝土和岩石的断裂均已有较多的试验研究,但针对两者之间界面断裂特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混凝土/岩石界面在静态和动态荷载作用下的断裂试验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相关的试验方法和试验装置,分析了混凝土/岩石界面在静态和动态荷载作用下的断裂参数和裂纹扩展过程,并探讨了其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率效应.

    断裂试验混凝土岩石界面断裂动态断裂

    基于响应面法的3D打印墙体材料配合比优化

    鲁丽华崔瑞雪姜利豪张博升...
    28-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得到一种建筑 3D打印墙体材料的配合比,以满足试验室自制的 3D打印机要求为目标,通过前期试验得到基本配合比,在原配合比的基础上加入硫铝酸盐水泥、硅灰和早强剂来进一步提升材料性能.通过响应面法设计试验方案,建立3 d抗压强度、3 d抗折强度和流动度的回归模型,对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和图像分析,得到 3 d抗压强度、3 d抗折强度和流动度同时保持最优值时的各因素最佳水平为硫铝酸盐水泥为 11.017%,硅灰为 11.795%,早强剂为 0.4%.根据软件给出的最佳配合比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此掺量下的 3 d抗压强度、3 d抗折强度和流动度分别为 13.726 MPa、2.907 MPa和 17.75 mm,试验值与预测值之间相对误差较小,验证了响应面法在3D打印墙体材料配合比优化方面的可靠性.

    响应面法3D打印墙体材料优化设计

    钢筋锈蚀后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

    佟建楠张瑞铮牛旭婧鲁蕴华...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箍筋与纵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RC)梁抗剪性能的影响,设计了 10根RC梁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箍筋与纵筋的锈损机理及其影响.试验过程中,采用了机械切割的方式对箍筋进行锈蚀模拟,采用了包裹Teflon薄膜绝缘层的方式对纵筋进行无黏结模拟,采用了填充丙烯酸板的方式对纵筋锈胀裂缝进行模拟.以现有的试验数据,对箍筋锈蚀影响因子与箍筋截面损失率的相关性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Teflon薄膜包裹钢筋与丙烯酸板填充模拟轴向裂缝模拟纵筋锈蚀效果较好;箍筋和纵筋锈蚀对构件斜截面抗剪性能影响显著,随着锈蚀率增加,抗剪性能退化程度增大.

    RC梁钢筋锈蚀腐蚀试验抗剪承载力

    SRPE管-混凝土-钢双壁空心短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俞鑫苹高剑平郝提曹忠民...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西部盐渍土地区钢筋混凝土桥柱的腐蚀问题,提出"SRPE管-混凝土-钢双壁空心柱".为研究其轴心受压力学性能,设计制作了 6根SRPE管-混凝土-钢双壁空心短柱并进行轴压试验,获得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和荷载-位移曲线,进而分析了SRPE管压力等级、空心率和钢管径厚比对试件轴心受压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形态为中下部剪切破坏;试件极限承载力随SRPE管压力等级提高而增大,随空心率和钢管径厚比增大而减小,且空心率影响大于钢管径厚比.最后给出了SRPE管-混凝土-钢双壁空心短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约束混凝土钢管组合结构轴压性能

    聚合物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李峰黄志强王耀强卢嘉轩...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通透水混凝土由于其特殊的骨架-孔隙结构,使得其力学性能相比普通混凝土较差.在这种特殊的结构下,骨料与胶凝材料之间的黏结性,是影响其各项性能优劣的重要原因.聚合物掺合料可以有效改善二者之间的黏结效果.针对这一问题,主要简述了掺入聚合物材料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透水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对聚合物改性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一定的建议和展望.

    透水混凝土聚合物力学性能透水性能耐久性能

    干湿循环机制下类岩-HDSC组合体的氯盐单向侵蚀试验及机理研究

    张凯蔡海兵李晓芳胡时...
    50-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延性喷射型混凝土(HDSC)是一种新型的工程凝胶复合材料,用于隧道、矿井等的修复工作.以 10%质量分数的氯盐溶液为侵蚀介质,对类岩-HDSC组合体进行为期 200 d干湿循环试验,探究了干湿循环条件下氯离子对类岩-HDSC组合体的单向侵蚀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氯离子的结合作用,并且Friedel盐和氯盐晶体对组合体内部孔隙的填充效应,导致组合体破坏程度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且内部损伤出现的时间会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前移;单轴压缩下组合体的弹性能与耗散能比例总体呈负相关;氯盐侵蚀深度增长速率后期受纤维影响较大,纤维具有一定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

    侵蚀机理能量演化应力-应变曲线侵蚀深度破坏形态Friedel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