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混凝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混凝土
混凝土

戴显明

月刊

1002-3550

hntbjb@vip.163.com

024-62123865

110006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混凝土/Journal Concret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混凝土》杂志是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混凝土行业专业期刊,其内容已涵盖了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的各个方面:一、政策信息、市场动态、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二、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三、生产管理、工程实践、检验标准及性能测试、专利技术等。  --集指导性、信息性、技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在混凝土行业中起到了宣传政策、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沟通信息、为行业科学发展服务的作用。《混凝土》杂志主要读者对象是混凝土行业内生产、施工、科研、设计单位的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混凝土设备、原材料生产企业产品研发及营销人员,建设单位和基建部门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再生砂混凝土的吸水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易浩李北星殷实陈鹏博...
    61-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明再生砂混凝土的吸水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特性,研究了水胶比(0.37、0.45、0.58)、再生砂掺量(0、30%、50%、70%、100%)、再生砂中微粉含量(3%、7%、10%)、矿物掺合料品种和掺量、再生砂预湿程度(0、50%、100%)等因素对再生砂混凝土体积吸水率、软化系数和电通量的影响,对比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再生砂混凝土吸水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砂掺量和微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吸水性能增强、耐水性降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下降;而通过掺入多元复合矿物掺合料(15%粉煤灰+15%矿粉+8%硅灰)、降低水胶比和提高再生砂的预湿程度,均能不同程度改善再生砂混凝土的吸水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再生砂混凝土吸水性能电通量软化系数影响因素

    煤矸石粉对UHPC力学及收缩性能的影响及收缩计算方法

    黄书才喻鹏汤志军周佳乐...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配制出适用于实际工程的"低碳、绿色、环保、经济"且各项性能均佳的煤矸石UHPC,实现固废资源再利用,对不同煤矸石粉末质量代替率(20%、40%和60%)的UHPC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自收缩应变进行了试验测试;揭示了煤矸石粉配制UHPC的内在机理,并评估了已有混凝土自收缩理论计算方法对煤矸石UHPC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可通过掺入大量煤矸石粉末来配制UHPC,其棱柱体抗压强度达到130 MPa,抗拉强度达到6.7 MPa;掺入60%煤矸石粉末的UHPC初凝收缩应变占总收缩的比例提高了 12.2%,自收缩总应变减小了 12.5%;增加煤矸石粉末掺量,可有效缩短UHPC初凝时间,加速UHPC自收缩过程,减小UHPC自收缩应变;已有的混凝土自收缩计算方法未体现煤矸石掺量对UHPC自收缩应变和初凝时间的影响.最后,基于试验结果修正并提出了煤矸石UHPC收缩应力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可有效预测煤矸石UHPC自收缩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煤矸石粉末力学性能收缩性能计算方法

    硫酸盐侵蚀对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孔隙结构研究

    陈子瑜王起才代金鹏杜文涛...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0.38水胶比混凝土为试验对象,分别进行了抗压强度、质量损失、动弹性模量、核磁共振试验,研究了不同初始侵蚀龄期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并建立弹性模量预测模型.研究表明: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抗压强度、质量和动弹性模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初始侵蚀龄期越晚,抗压强度和动弹性模量越大,强度和动弹性模量损失越多,并建立弹性模量预测模型.对混凝土孔隙率和孔径分布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硫酸盐侵蚀初始侵蚀龄期孔隙结构弹性模量预测

    高温后HVFA-SHCC材料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周甲佳陈本发景川李九艳...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100 mm×100 mm×13 mm的板状试件,研究了 HVFA-SHCC材料高温后的弯曲性能,探讨不同温度和不同冷却方式对其破坏模式、残余弯曲强度、弯曲应力挠度曲线和弯曲韧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HVFA-SHCC材料的微观结构,揭示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00 ℃时,温度对HVFA-SHCC试件的弯曲性能及质量损失影响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HVFA-SHCC试件内部微结构不断劣化,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大,破坏模式由延性破坏转变为脆性破坏,残余弯曲性能劣化严重.尤其是800 ℃时,试件的质量损失率达15.5%,残余弯曲强度仅为常温状态的30%,弯曲耗能为常温状态的0.74%;浸水冷却试件的残余弯曲强度和弯曲韧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高温大掺量粉煤灰-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冷却方式微观结构残余弯曲强度弯曲韧性

    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及微观结构综述

    张逸超杨昊霖吴晓鑫周静海...
    84-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地质聚合物代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地质聚合物混凝土,有望实现混凝土的低碳发展.基于此,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及微观结构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有效推动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微观结构

    再生微粉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影响研究

    左俊卿刘小艳姚武佘安明...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混凝土平板开裂试验、干缩试验研究了再生微粉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了再生微粉对混凝土微观结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微粉掺合料能延缓混凝土开裂时间,减小开裂数量,降低混凝土开裂程度.混凝土平板开裂模式表现为离平板四周越近,裂缝分布越密集;离平板四周越远,裂缝越少,但长度越大.再生微粉能有效降低混凝土干燥收缩变形,这主要与再生微粉能密实混凝土微观结构,降低混凝土孔洞,提高水泥石与骨料界面接合度有关.

    再生微粉混凝土开裂收缩微观结构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静力学特性及破裂机制

    高硕商玉洁周喻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特性及破裂机制,以不同砂率及不同纤维掺量为主要研究变量,开展一系列单轴压缩试验,通过观察其破坏模式及裂纹形式,分析了砂率和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破裂机制的影响效应.同时结合电镜技术对材料的内部结构进行微观表征.颗粒流数值模拟技术(PFC)再现了材料在单轴压缩下的破坏过程,进一步揭示了其破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单轴抗压强度随砂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纤维掺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加入玄武岩纤维缓解卸载阶段应力下降速率,提高了混凝土延性变形能力;(2)玄武岩纤维的存在降低了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从而达到了一定的阻裂效果.但随着砂率的增加,这种抑制效果会有所降低;(3)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纤维在内部出现"抱团"现象,影响材料的抗压强度,但加强了阻裂性能;(4)数值模拟表明微裂纹多围绕粗骨料发生,在粗骨料分布集中部位微裂纹更加密集.研究成果可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上提供理论指导.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砂率裂纹电镜扫描PFC颗粒流

    BFRP筋-再生混凝土重复加卸载下黏结性能理论研究

    黄健阎亮李丽娟刘锋...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合材料(FRP)筋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仍缺乏关于其疲劳性能的研究.对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BFRP)筋与再生混凝土在重复加卸载下的黏结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并提出了黏结应力-滑移本构模型.基于静力和重复加卸载拉拔试件的试验结果,分析了 BFRP筋直径、疲劳应力水平、加卸载次数对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BFRP筋-混凝土黏结滑移模型由重复加卸载阶段模型和此后的静力拔出阶段模型组成.在重复加卸载阶段,疲劳黏结应力-滑移曲线主要由疲劳黏结刚度和卸载点的滑移控制.研究发现,疲劳黏结刚度除与初始刚度相关外,还主要受到疲劳应力水平和疲劳次数的影响.疲劳黏结刚度的变化规律可以通过指数函数近似模拟.重复加卸载阶段的滑移主要与疲劳应力水平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复加卸载阶段的黏结应力-滑移本构模型,该模型可以考虑疲劳荷载对黏结性能的影响.在重复加卸载完成后的静力拔出阶段,研究发现历史疲劳荷载对该阶段的黏结性能无明显影响,传统的静力黏结模型仍然适用.最后,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疲劳黏结应力-滑移本构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复合材料筋混凝土结构本构模型黏结理论重复加卸载黏结应力-滑移曲线

    矿化固碳再生骨料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与机理研究

    吴靖江金阳姚兵潘铭...
    108-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消除再生骨料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不利影响,提出通过矿化固碳技术改性再生骨料的新思路,并试验研究了矿化固碳再生骨料对水泥砂浆力学强度和收缩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矿化固碳处理将再生骨料表面附着的水泥浆体中所含的Ca(OH)2等水化产物反应成CaCO3等矿化固碳产物,因而使再生骨料的基本物理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矿化固碳产物的形成改善了骨料和水泥石间的界面过渡区,对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起到良好的增强作用.在100%取代率条件下,矿化固碳处理可使再生骨料水泥砂浆28 d抗压强度提高131%,干燥收缩率降低40.9%.因此,矿化固碳可显著改善再生骨料和水泥基材料性能,为再生骨料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再生骨料矿化固碳处理力学性能体积变形

    竹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自收缩的影响

    赵华任国盛刘超群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竹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力学性能和自收缩的影响,并测试了试件在遭受30次干湿循环后的力学性能和质量损失.结果表明:单独掺加竹纤维时,UHPC的弯曲强度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掺量为1.5%时提高幅度高达32.7%;此外,在掺加一定量钢纤维的基础上额外混杂掺加竹纤维可以有效增强UHPC的弯曲强度和韧性,表明竹纤维和钢纤维间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掺加1.0%竹纤维可使UHPC的自收缩降低52.7%,并且竹纤维UHPC试件在经历干湿循环后力学性能没有损失,但其长期耐久性仍需进一步被验证.

    竹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纤维混杂力学性能自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