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混凝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混凝土
混凝土

戴显明

月刊

1002-3550

hntbjb@vip.163.com

024-62123865

110006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混凝土/Journal Concret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混凝土》杂志是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混凝土行业专业期刊,其内容已涵盖了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的各个方面:一、政策信息、市场动态、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二、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三、生产管理、工程实践、检验标准及性能测试、专利技术等。  --集指导性、信息性、技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在混凝土行业中起到了宣传政策、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沟通信息、为行业科学发展服务的作用。《混凝土》杂志主要读者对象是混凝土行业内生产、施工、科研、设计单位的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混凝土设备、原材料生产企业产品研发及营销人员,建设单位和基建部门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GM(1,1)模型室内加速试验下钢筋混凝土服役寿命预测

    乔宏霞宋彦宁付勇刘志超...
    58-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西部盐渍土地区钢筋混凝土损伤劣化规律及服役寿命,设计了干湿循环、盐类侵蚀、紫外线辐射及太阳照射耦合因素下的室内加速试验,定期测试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RDEM)、相对质量评价参数(RQEP)和腐蚀电流密度(icorr)等宏观指标及扫描电镜(SEM)与X射线衍射(XRD)等微观指标来表征钢筋混凝土损伤劣化规律及腐蚀机理,同时利用GM(1,1)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服役寿命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RDEM、RQEP及icorr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混凝土损伤劣化过程,RDEM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RQEP表现为缓慢增长-平缓下降-加速下降三阶段变化特点,而icorr呈现缓慢增长-加速增长两阶段变化.利用GM(1,1)模型预测C35试件钢筋与混凝土失效时间分别为 175 d和231 d,C40试件失效时间分别为 273 d和497 d.

    钢筋混凝土加速试验寿命预测耐久性GM(1,1)

    高性能混凝土三向受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杨渊张绮雯罗松俭柯晓军...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60个不同围压及混凝土强度的高性能混凝土圆柱体试样进行常规三轴受压试验,以研究其在三向应力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件在单、三向受压状态下分别发生纵向劈裂、斜向剪切破坏;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弹性上升段、塑性上升段、软化下降段.其中,软化下降段比单轴受压状态更平滑,表明延性更高;随着侧向压力的增加,试件弹性模量、峰值应力及峰值应变均显著增大;最后由最小二乘法建立了侧向压力关于峰值应力、峰值应变的计算式.

    高性能混凝土三轴受压破坏特征力学性能

    聚乙烯醇纤维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尺寸效应研究

    杜嘉宾陈英杰公茂成李杰...
    68-7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聚乙烯醇(PVA)纤维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尺寸效应,以5种再生骨料取代率、5种PVA纤维掺量、3种试件尺寸为变量,对 81个立方体试件进行劈裂抗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骨料取代率的提高,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先增加后降低,25%再生骨料取代率下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及尺寸效应度表现最佳;PVA纤维可降低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尺寸效应,随着PVA纤维掺量的提高,其尺寸效应先减小后增大,0.1%PVA纤维掺量最优;基于试验数据,给出了试件劈裂抗拉强度的效应律计算式,可进行各种尺寸规格试块的劈裂抗拉强度计算.

    聚乙烯醇纤维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尺寸效应

    沙漠砂混凝土与钢筋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秦拥军陈奇毕钰李向阳...
    73-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西部沙漠砂资源丰富的背景下,探究沙漠砂对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制作中心拉拔试验,通过对不同沙漠砂取代率和不同粉煤灰掺量下的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强度进行试验研究.根据黏结滑移曲线,分析沙漠砂取代率和粉煤灰掺量对钢筋和混凝土黏结强度、极限位移、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直径 16 mm钢筋混凝土试件在锚固长度较短导致脆性劈裂破坏的情况下,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强度随沙漠砂取代率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粉煤灰掺量为 20%时,对两者的黏结强度提升最大.

    沙漠砂混凝土粉煤灰中心拉拔试验黏结强度

    机制砂复配的非线性效应研究

    王一川姚一帆冯爱权沈洪伟...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复配对机制砂关键技术指标及应用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复配机制砂与原料机制砂的关键技术指标、所配制水泥砂浆的流动性及试块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复配机制砂的颗粒级配、石粉含量、MB值、表观密度和片状颗粒含量与原料砂的相应指标呈线性关系,而松散堆积密度与原料砂呈非线性关系;相同流动度的复配砂水泥砂浆用水量小于原料砂水泥砂浆用水量的线性相加值;复配砂水泥砂浆试块孔隙率小于原料砂水泥砂浆试块孔隙率的线性相加值,其强度大于原料砂水泥砂浆试块强度的线性相加值.

    机制砂复配水泥砂浆流动度力学性能

    珊瑚海水混凝土三轴受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潘明棪郑祥昊史航覃龙寿...
    83-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珊瑚海水混凝土的三轴受压力学性能,对 24个试件进行常规三轴试验.试验观察了试件的破坏形态,获取其受力破坏全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随着围压值增大,其破坏形态由竖向劈裂转为斜向剪切和横向断裂;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斜率增大、峰值点提高、峰点后下降段平缓,其相应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耗能均增大,而延性系数则先增后降且最终稳定;侧向围压能延缓初始损伤出现,降低损伤发展速率和程度.

    珊瑚海水混凝土三轴受压力学性能耗能损伤分析

    具有分形级配的多分散颗粒体堆积特性研究

    李瑞欣鲁杰关鹏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凝土骨料或公路工程基层碎石常采用Fuller或Thompson分布作为设计级配,具有分形特性的多分散颗粒堆积体容易形成相对较大的堆积密度,作为理想的设计级配,其作用机理尚没有详细地解释.采用颗粒离散元仿真技术获取了多种具有分形级配的颗粒体在各向同性压缩条件下的堆积密度,颗粒体由光滑(无摩擦)的球形颗粒构成,分形级配曲线的形状由粒径区间和分形维数指标控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分形级配指标与堆积密度和配位数等宏细观指标的相关性,得出分形维数及粒径区间对堆积密度有重要影响.当级配粒径区间较大时,最大的堆积密度对应的分形维数为 2.5 左右,与工程中常采用的Fuller和Thompson级配十分一致.通过对堆积体细观颗粒层面的配位数及局部堆积密度的研究得出,分形维数为 2.5左右时,试样局部排序和接触分布得到优化.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混凝土、土石坝或路基等碎石填料的级配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分形维数颗粒级配离散元颗粒材料

    再生砖粉UHPC收缩性能试验研究

    王超陈阳李好飞元成方...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再生砖粉部分取代水泥制备混凝土是实现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途径之一.采用活性激发后的砖粉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取代部分水泥制备UHPC,研究分析了不同取代率下再生砖粉UHPC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规律与机理,基于试验建立了再生UHPC自收缩率和干燥收缩率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砖粉取代水泥能够降低UHPC的自收缩,且UHPC的自收缩率随着砖粉取代率的增加而下降;再生砖粉取代水泥后能够减小UHPC的干燥收缩,且UHPC的干燥收缩随着砖粉取代率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砖粉取代率为30%时,UHPC的干燥收缩最小,较之基准组降低了 49.7%.自收缩率与干燥收缩率预测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够用于预测再生砖粉UHPC的收缩发展.

    再生砖粉UHPC自收缩干燥收缩收缩率预测模型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

    杜立兵朱慧敏邓志云郝佳宁...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玄武岩纤维(BF)具有绿色环保、高强耐腐、隔音隔热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BFRP)的研发中.目前BFRP还存在制备工艺不足、产品质量不稳定、改性混掺工艺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总结.为此,研究了当前BFRP的制备与生产工艺、增强机理及应用现状,总结并提出了BFRP的发展及应用困境,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研究展望.研究表明:当前基于最优单掺纤维的BFRP不断应用于土建交通、石油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并呈增长趋势;但高性能BF生产、纤维混掺、BF界面改性等新型BFRP制备工艺还存在生产成本高和成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制约了高性能低能耗BFRP研发;BFRP生产应用全过程的规范标准仍然不健全,限制了BFRP的推广应用.随着新工艺不断发展和高性能BF的陆续研发,BFRP性能将更优异、能耗更低,未来将是BFRP深度应用的时代.研究对于高性能低能耗BFRP的研发及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玄武岩纤维增强机理工程应用发展前景

    煤矸石机制砂C20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邓友生章梦雨冯爱林郑云方...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煤矸石机制砂对低强度等级C20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调控煤矸石机制砂掺量和水灰比浇筑混凝土试块,开展抗压和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水灰比下,随煤矸石机制砂掺量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强后降低;相同取代率下,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随水灰比增大而降低.相较于煤矸石机制砂取代率,水灰比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更大.取代率不超过 30%时,对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均有利,水灰比为 0.55、取代率为 25%时,混凝土抗压和抗折强度提高最多.

    煤矸石机制砂C20混凝土水灰比抗压强度抗折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