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混凝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混凝土
混凝土

戴显明

月刊

1002-3550

hntbjb@vip.163.com

024-62123865

110006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混凝土/Journal Concret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混凝土》杂志是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混凝土行业专业期刊,其内容已涵盖了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的各个方面:一、政策信息、市场动态、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二、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三、生产管理、工程实践、检验标准及性能测试、专利技术等。  --集指导性、信息性、技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在混凝土行业中起到了宣传政策、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沟通信息、为行业科学发展服务的作用。《混凝土》杂志主要读者对象是混凝土行业内生产、施工、科研、设计单位的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混凝土设备、原材料生产企业产品研发及营销人员,建设单位和基建部门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细观层次的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数值分析

    金立兵焦鹏飞樊太段杰...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再生混凝土细观结构组成复杂、具有高度的非均匀性的特性,利用Monte-Carlo原理建立了包含新、旧砂浆,新、旧界面过渡区及天然骨料等五相随机凸多边形骨料模型,结合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进行单轴压缩模拟.在验证了所建模型合理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的破坏机理,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的破坏与应力分布的关系,并调整相关参数,讨论了新、旧界面过渡区和新、旧砂浆性能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粒径骨料及其形状对再生混凝土的破坏起关键作用;拉应力与切应力集中是其破坏的主要原因;细观上累积损伤形成了再生混凝土的宏观破坏;分析得到提升RAC抗压强度的优先级依次为新砂浆、旧砂浆、新界面过渡区、旧界面过渡区.

    再生混凝土随机凸多边形骨料单轴压缩模拟破坏机理影响因素

    废黏土砖骨料轻质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韩尚宇康登源张慧华张培恒...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废弃黏土砖破碎成骨料用于制备轻质混凝土,可同步达到资源再利用、降低环境污染、节省天然骨料的目的.为揭示废弃黏土砖骨料轻质混凝土的性能,通过室内试验对废砖骨料级配、废砖骨料体积率、水灰比、泡沫掺量等因素影响轻质混凝土的干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掺量对干密度和抗压强度影响显著,泡沫掺量由2%增加到5%时,干密度由1 407 kg/m3减小到1 128 kg/m3,抗压强度由13.39 MPa减小到4.66 MPa,废砖骨料级配对吸水率影响显著,骨料级配从A组到C组级配时,吸水率由11.3%减小到5.7%.

    资源利用废弃黏土砖骨料轻质混凝土影响因素性能分析

    热损伤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孔隙分形特征及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王靖何刚王文飞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试验研究不同温度损伤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及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利用自加热核磁共振仪(NMR)及电液伺服压力机测量50 ℃、100 ℃、200 ℃、300 ℃温度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孔隙结构及力学性能,并结合电镜扫描仪(SEM)观测高温后试件内部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试件T2光谱具有明显的三峰特征,温度的升高使其T2光谱峰值、孔隙率升高,温度从50 ℃逐渐升高到300 ℃时试件平均孔隙率由 2.63%增至4.16%,孔隙结构分形维数随之降低,且DNMR(min)变化幅度明显低于DNMR(max),大孔隙的复杂性更容易受到热损伤下温度的影响.相较于50 ℃时试件强度,100 ℃、200 ℃、300 ℃时试样单轴抗压强度降幅为4.81%、16.53%、24.90%,抗拉强度降幅为8.51%、25.53%、42.55%,温度的升高使得试件孔隙度增大,抵抗外荷载能力减小,整体性降低.SEM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后试件内部存在大量裂隙,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试件内部裂纹宽度变大,数目明显增多.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核磁共振T2光谱孔隙率分形维数力学性能微观结构

    大掺量矿渣-石灰石粉混凝土收缩性能的研究及模型预测

    李杭吕恒林章明明武业忱...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水胶比下,大掺量矿渣、石灰石粉各取代30%、20%水泥对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与基准硅酸盐混凝土进行对比,研究2种矿物掺合料协同作用下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变化,并对其收缩性能进行模型预测.试验结果表明:(1)混凝土的收缩性能(自收缩性能及干燥收缩)会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有所下降.(2)与基准混凝土对比,大掺量矿渣与石灰石粉取代水泥不利于混凝土的自收缩及干燥收缩,与矿渣及石灰石粉各自掺量相关.(3)矿渣-石灰石粉混凝土自收缩曲线及干燥收缩曲线趋势与基准混凝土大致相同,且双掺混凝土自收缩与干燥收缩差值与基准混凝土想比,均会随着龄期的增长而逐渐缩小.(4)采取对数函数形式对矿渣-石灰石粉混凝土收缩-龄期曲线做出模型预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美国混凝土协会(ACI)推荐混凝土收缩方程的双曲线函数形式相关性更好.

    矿渣-石灰石粉混凝土自收缩干燥收缩模型预测

    Al2O3、SiO2和Fe2O3对淤泥基免烧陶粒的性能影响研究

    刘荣闫肖雅高鹏徐悦清...
    135-14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河湖淤泥为主要原料制备淤泥基免烧陶粒,是一种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技术T艺.在此工艺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原料中Al2O3、SiO2和Fe2O3含量变化对陶粒颗粒强度、1 h吸水率和颗粒密度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技术分析其影响机制,旨在得出相应氧化物含量的控制参数,以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基础物料配合比条件下,过量Al2O3的存在,会导致脆性晶相二水钙长石的结晶生长,使陶粒颗粒强度下降;SiO2所具有的火山灰效应与晶核效应协同水化反应生成更多的水化硅酸钙,当SiO2含量为26%时,陶粒内部结构致密,最优强度达到3.11 MPa;适量Fe2O3体现的异质成核作用,利于晶相生成,可提升陶粒性能,当Fe2O3含量为6%时,陶粒强度达2.84 MPa,吸水率为5.66%.

    河湖淤泥免烧工艺陶粒水化机理氧化物

    基于材料种类的视角下SAP内养护水泥的基本性能研究

    王豪杰邓荣荣刘荣桂谢晨...
    141-144,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SAP种类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将3种类型(B、C、D)SAP分别与P·S 32.5级水泥和P·O 42.5级水泥耦合作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水泥的基本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类SAP优于C类和D类SAP;B类SAP能够提高水泥的胶砂抗折强度,降低抗压强度;C类和D类SAP均使得水泥胶砂强度降低.掺入SAP能够增加两种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并延长初凝和终凝时间.SAP内养护作用能够在水泥浆体内部形成"储水释水库",从而改善水泥的基本性能,为后续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水泥高吸水性树脂力学性能凝结时间微观分析

    非活性掺合料对大体积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宋少民蒋泽宇
    145-149,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体量大,水化温升较高,在温度应力作用下极易形成裂缝对结构产生严重的危害.研究大掺量非活性掺合料对于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推迟水化热温度峰值的出现时间和减少裂缝危害的技术效果.测试了 3种非活性掺合料(白云石粉、石灰石粉和尾矿微粉)的相关技术指标,与50%掺量的粉煤灰混凝土对比,研究和分析了同掺量下3种非活性掺合料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超景深显微镜对其混凝土细观结构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大掺量非活性掺合料降低胶凝体系水化热的程度与粉煤灰相当,其配制的混凝土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良好,各龄期混凝土强度稳定发展,可以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具有替代粉煤灰的应用前景.

    非活性掺合料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绝热温升力学性能耐久性

    辅助胶凝材料对高浆骨比砂浆流变特性的影响

    陈昭蔡畅李福海刘耕园...
    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粉煤灰漂珠、硅灰、纳米二氧化硅及传统粉煤灰对高浆骨比砂浆的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影响.研究表明:(1)砂浆28 d抗压抗折强度,随硅灰单掺掺量提高(至7.5%)而提高,继续增加至10%,强度不增反降;浆体流动性、屈服应力及低转速黏度则随掺量提高逐渐降低;高转速黏度随掺量先少量降低,掺量达到10%,黏度急速上升.(2)单掺漂珠(5%~25%),砂浆28 d强度显著提高,但随掺量提高强度逐渐降低;屈服应力与高转速黏度随掺量提高而提高;流动度与低转速黏度也显著提高,但随掺量增加而降低.单掺粉煤灰对浆体强度提高程度有限,流动度则随掺量提高而提高.(3)复掺硅灰(5%)与漂珠(5%~25%),强度提高不明显,且随漂珠掺量提高而降低,屈服应力随掺量提高而提高,黏度先提高后降低.(4)外掺纳米二氧化硅(0.5%~2.5%)显著提高浆体黏度与屈服应力,并降低流动度,当掺量超过1.5%强度有所降低.因此,对高浆骨比砂浆,硅灰及漂珠掺量均宜控制在小掺量(5%),以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与流变性能.纳米二氧化硅可根据需求用以调控浆体流变性能,但需注意其对强度的影响.

    砂浆高浆骨比流变性能力学性能粉煤灰漂珠纳米二氧化硅

    养护条件对CA砂浆微观结构及强度的影响规律

    金珊珊赵耀东张扬徐增淼...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养护条件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微观结构及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设置了干养((25±2)℃,湿度(65±5)%)与湿养((25±2)℃,湿度(90±5)%)2种不同的养护条件,通过抗压强度试验、环境扫描电镜(SEM)、低场核磁共振(NMR)对不同养护条件下的CA砂浆抗压强度、微观形貌、孔隙结构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干养状态下的CA砂浆在各龄期下抗压强度均显著高于湿养状态下的CA砂浆;微观结构测试结果显示养护条件造成的湿度差异以及沥青的综合作用显著影响了 CA砂浆的水化过程,在干养的CA砂浆中形成了独特的有机—无机互穿蜂窝结构,使其在较大的孔隙率下,仍能获得较高的抗压强度.因此在实际的工程中,应尽量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下浇筑CA砂浆,以提高成型后CA砂浆的抗压强度.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养护条件抗压强度SEMNMR

    玄武岩纤维对碱矿渣砂浆力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

    赵明喆陈海明张博邓昭骊...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速推进碱激发矿渣(Alkali-Activated Slag,AAS)砂浆的发展和应用,降低其硬化过程中产生的过大收缩,研究了6 mm玄武岩纤维对AAS砂浆扩展度、抗折和抗压强度、自收缩、干缩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微观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可有效地抑制AAS砂浆干缩并提高其抗折和抗压强度,当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为0.75%时,28 d龄期干缩相对降低30%,抗压强度相对提高18.2%.研究还发现,玄武岩纤维会降低AAS砂浆的初始工作度,且还会增大其自收缩.提供了玄武岩纤维对AAS砂浆收缩性能影响的具体规律,为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碱激发矿渣玄武岩纤维抗压强度自收缩干缩微观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