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外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于明达

双月刊

1007-8991

hnwkxzz@126.com

0371-63620587

450014

河南省郑州市经八路2号(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

河南外科学杂志/Journal Henan Journal of Surger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比较研究

    鲁瑞婷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2-2023-07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开腹肠粘连松解术28例(开腹组),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29例(腔镜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期间复发率。术前及术后第3天时,检测2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血清降钙素原(PCT)机体应激反应水平。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的CRP、1L-6与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时,2组患者的CRP、IL-6与PCT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腔镜组患者的CRP、IL-6与PCT水平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8~10个月随访,其间腔镜组的复发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肠粘连松解术相比,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创伤轻、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影响较轻、并发症少等优势。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肠粘连松解术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全麻-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于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硬膜外与静脉给药的效果比较

    曾凡乙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AG)中全麻-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GAEBCA)于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硬膜外与静脉给药的效果。方法 择期GAEBCA行LAG的患者86例,年龄40-59岁,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硬膜外组在全麻诱导前硬膜外注入右美托咪定,静脉组于全麻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比较2组患者全麻诱导前(T1)、气腹3 min时(T2)、切皮时(T3)、拔管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麻醉效果及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评估术后6 h、12 h、24 h、48 h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T1、T4时,2组患者的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硬膜外组患者的HR、MAP水平高于静脉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静脉组,术后12 h、24 h的NRS评分低于静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G中GAEBCA于全麻诱导前,硬膜外应用右美托咪定较静脉给药更有利于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影响较小,具有疼痛轻,且患者术后苏醒质量佳等优势。

    胃癌腹腔镜根治术全麻-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右美托咪定静脉给药硬膜外给药

    围术期CICARE沟通模式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用于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的效果分析

    周超峰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围术期CICARE沟通模式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用于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01-2024-01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的68例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围术期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组(对照组),和CICARE沟通模式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组(观察组),每组34例(34眼)。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以及眼压、前房深度、视力水平。采用自制遵医行为调查表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遵医行为。统计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眼压、前房深度、视力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围术期CICARE沟通模式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可提高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降低眼压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视力。

    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围术期CICARE沟通模式回授法健康教育

    盐酸丙帕他莫注射液用于术后镇痛的药物不良反应78例分析

    张婷玉张玮许霞青何勐...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用盐酸丙帕他莫注射液用于术后镇痛的药物不良反应(ADR),总结其规律和发生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药学部2020-03-2023-10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盐酸丙帕他莫注射液所致ADR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原患疾病和手术类型、患者性别与年龄、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ADR发生时间的分布,以及临床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8例盐酸丙帕他莫注射液ADR患者中,已知一般的ADR为75例(96。15%),新的一般ADR为3例(3。85%);26例(33。33%)发生在用药15 min~2 h,40岁及以上的患者占64。10%。ADR的临床表现主要涉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5。36%)、用药部位损害(28。05%)、心外血管损害(20。73%)等,其转归时间多在停药或对症治疗1~2周内。结论 临床应用盐酸丙帕他莫注射液进行术后镇痛时,应加强用药监测,避免或减少发生ADR的概率。

    盐酸丙帕他莫注射液术后镇痛不良反应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与分叶法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比较研究

    张广胜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与分叶法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3-12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TURP 43例(TURP组),行PKERP 43例(PKERP组)。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记录评价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等尿动力学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ERP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URP组,且切除组织质量更多、住院时间更短,以及IPSS、Qmax和PVR指标水平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TURP治疗比较,PKERP治疗BPH患者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尿动力学指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分叶法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鹿角形肾结石超微通道输尿管软镜与传统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临床对比研究

    赵大江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微通道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URL)与传统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2-01-2023-10固始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鹿角形肾结石患者,根据碎石取石术方法分为传统通道PCNL组(对照组)和超微通道FURL组(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与术前和术后第3天检测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炎症指标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86例患者,每组43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2组患者的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通道PCNL比较,超微通道FUR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住院费用高,但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和缩短住院时间,且可降低炎性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

    输尿管软镜超微通道经皮肾镜术鹿角形肾结石

    Multiloc髓内钉和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左建华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Multiloc髓内钉和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4-2023-03在濮阳广慈医院收治的54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髓内钉组(行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术)和钢板组(行Philos钢板内固定术),各27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第3天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统计并发症发生率。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肩关节功能。结果 髓内钉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短于钢板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钢板组,术后第3天时的VAS评分低于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6~8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时髓内钉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高于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ltiloc髓内钉与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均能取得确切效果。其中Multiloc髓内钉固定的手术创伤更轻,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快,且并发症发生风险无明显增加,应用效果肯定。

    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Multiloc髓内钉Philos锁定钢板肩关节功能

    疼痛控制干预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范国晖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疼痛控制干预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02-2024-02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的6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疼痛控制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第3天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抑郁量表(BDI)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BAI和BDI评分、PSQI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对行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的老年患者,实施疼痛控制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其负性心理、提升睡眠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疼痛控制干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关节镜辅助与开放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 Ⅱ、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王宏力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关节镜辅助与开放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 Ⅱ、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04-2023-02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术32例(微创组),行开放内固定手术32例(开放组)。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均获随访12个月,统计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和Rasmussen影像学评分评价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膝关节功能和骨折复位的优良率。结果 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开放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微创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复位优良率均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放内固定手术比较,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 Ⅱ、Ⅲ型骨折,手术创伤小,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和提高复位效果。

    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经皮微创内固定手术膝关节活动度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影响因素分析

    马瑞士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3-01-2024-01驻马店佳和医院骨科实施THA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统计术后隐性失血量,查阅相关病历资料,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THA后发生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THA术后的隐性失血量为(595。62±25。06)mL(范围:510。56~750。55 mL)。不同止血带使用时间、术中低分子肝素及氨甲环酸使用情况、术后不同体位患者的术后隐性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开始时使用止血带、术中未使用低分子肝素和氨甲环酸、术后髋膝关节呈完全伸直体位,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增加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手术开始时使用止血带、术中未使用低分子肝素及氨甲环酸、术后髋膝关节呈完全伸直位体位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量增加的影响因素。

    老年人群股骨粗隆间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隐性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