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临床研究
医学临床研究

詹道友

月刊

1671-7171

jcr_cs.hn@vip.163.com

0731-84824007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省卫生厅内)

医学临床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湖南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主办的现代医学综合性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高、中、初三档俱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题材新颖,栏目丰富,信息量大。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临床药理与用药,诊疗教训、理学诊断、急症抢救、流行病学调查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CRP、RDW与NT-proBNP对不同严重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常凯悦陈学前
    39-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不同严重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和安康市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单纯组,n=50)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组(合并组,n=40),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CRP、RDW与NT-proBNP水平.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组患者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分为Ⅱ级、Ⅲ级、Ⅳ级,比较不同分级患者血清CRP、RDW与NT-proBNP水平;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患者CRP、RDW与NT-proBNP水平及近期疗效,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RP、RDW与NT-proBNP联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结果]单纯组、合并组血清CRP、RDW与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合并组血清CRP、RDW与NT-proBNP水平高于单纯组(P<0.05);Ⅳ级、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RP、RDW与NT-proBNP水平高于Ⅱ级,Ⅳ级血清CRP、RDW与NT-proBNP水平高于Ⅲ级(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RP、RDW与NT-proBNP水平高于稳定期(P<0.05);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率高于急性加重期患者(P<0.05),血清CRP、RDW与NT-proBNP联合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RP、RDW与NT-proBNP水平异常升高,其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于判断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并发症心力衰竭/并发症C反应蛋白质/血液红细胞指数/血液利钠肽,脑/血液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

    杨凡王冠方莹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82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症状评分、分泌物症状评分、溃疡面积症状评分、结膜充血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D3+、CD4+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CD8+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可靠.

    角膜炎/药物疗法妥布拉霉素/治疗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应用治疗结果

    联动成像结合化学染色技术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秦士钊潘晓莉尹跃霏陈赛龄...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联动成像(LCI)结合化学染色技术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行LCI结合化学染色技术诊断的82例结直肠肿瘤患者(89处病变)的检查图像,对患者病灶表面的小凹形态进行判断,并依据黏膜表面细微腺管开口(Pit)形态分型预测病变性质.对比分析Pit分型与内镜下切除术后病理结果.[结果]Ⅰ、Ⅱ和Ⅱ-0型诊断多为锯齿状病变(SSP)/增生性息肉(HP)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55.56%、96.25%、92.13%;ⅢS型单独诊断黏膜下浸润癌浸润深度≥100mm(SMd)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20.00%、98.81%、94.38%;ⅢL和Ⅳ型诊断低度异型增生(LGD)/高度异型增生(HGD)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2.31%、83.33%、89.89%;Ⅴn型单独诊断SMd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40.00%、97.62%、94.38%;Ⅴi和Ⅴn型诊断黏膜内癌或黏膜下浸润癌但浸润深度<100mm(m-SMs)/SMd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6.67%、97.30%、95.51%;ⅢS型和Ⅴn型诊断SMd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0.00%、96.43%、94.38%.[结论]LCI结合化学染色术能够对结直肠肿瘤的Pit形态准确完整展现,更易判断肿瘤的病变性质是否为恶性,并可对肿瘤的浸润深度进行预判,其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较高.

    结直肠肿瘤/诊断结肠镜检查免疫组织化学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心病介入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

    张宏伟李新国
    51-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CS)与冠心病(CAD)介入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120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CAD患者,均施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CTA),计算CCS.院外随访6个月,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及无MACE生存时间,据此,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27)及预后良好组(n=93).分析CCS与患者预后不良的关系及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CCS、血肌酐(Scr)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无MACE生存时间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CCS与年龄(r=0.518,P<0.05)及Scr(r=0.407,P<0.05)呈正相关,而与LVEF(r=-0.215,P<0.05)呈负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CS预测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84(0.76~0.92);CCS、LVEF及NT-proBNP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其优势比(OR)(95%CI)分别为1.46(0.61~3.49)、1.01(0.98~1.05)及1.24(1.03~1.82).[结论]CCS是接受介入治疗CAD患者近期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是潜在评估MACE的临床指标.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疾病预后

    清眩解郁汤对老年高血压眩晕患者血压及Hcy、VEGF水平的影响

    王亮王晓绒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清眩解郁汤对老年高血压眩晕患者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在两院就诊的102例老年高血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清眩解郁汤+西药治疗)与对照组(西药治疗),每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眩晕评定量表评分系统(DARS)评分、Hcy和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两组治疗后眩晕、头痛、胸闷、烦躁、心悸、失眠多梦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BP、DBP、DAR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cy、VEG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眩解郁汤可缓解老年高血压眩晕患者的眩晕症状,控制血压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高血压/并发症眩晕/并发症高血压/中医药疗法眩晕/中医药疗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血液半胱氨酸/血液

    中医醒脑开窍针灸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期肢体功能恢复进程的影响

    郭宝苏醒任雪芝袁晓东...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醒脑开窍针灸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期肢体功能恢复进程的影响.[方法]10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行中医醒脑开窍针灸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Brunnstrom分期、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定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舌质暗红、爪甲紫暗、面色晦暗、偏身麻木、手足肿胀、口唇及齿龈暗等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肢、下肢、手Brunnstrom分期Ⅲ期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上肢、下肢FMA评分及BB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肢、下肢FMA评分及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灸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康复期偏瘫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提高肢体Brunnstrom分期和肢体运动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综合疗效较好,建议推广应用.

    卒中/并发症偏瘫/并发症卒中/针灸疗法偏瘫/针灸疗法运动障碍/康复

    sVCAM1、MIF及IgE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梁彩艳马敏
    62-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粘附因子(sVCAM1)、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和免疫球蛋白E(IgE)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渭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急性发作组)和110例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患者(非急性发作组),另选择10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sVCAM1、MIF及IgE水平.统计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的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VCAM1、MIF及IgE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发作组、非急性发作组血清sVCAM1、MIF及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发作组患者血清sVCAM1、MIF及IgE水平高于非急性发作组(P<0.05).本研究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住院期间不良预后发生率为16.67%.预后不良组住院时间、病情为重度占比及sVCAM1、MIF、IgE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情为重度及血清sVCAM1升高、MIF升高、IgE升高均是影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2.795、3.142、3.022、3.449,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VCAM1、MIF及IgE预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467.92ng/L、51.02ng/mL、285.96IU/mL,三者联合预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0,高于血清sVCAM1、MIF及IgE单独预测的AUC(P<0.05).[结论]血清sVCAM1、MIF及IgE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异常升高,且三者联合预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预后的效能较高.

    哮喘症状爆发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血液免疫球蛋白E/血液

    白细胞/平均血小板体积预测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临床价值

    齐建钢柳锡琴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平均血小板体积(WMR)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铜川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61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根据患者临床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32)及预后不良组(n=129).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指标与急性STEMI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临床指标预测急性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常规[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MR、cTnI、MPV、LVEF与急性STEMI患者预后不良相关(P<0.05),其优势比(OR)分别为3.41、5.18、1.18、0.91.ROC曲线分析显示,cTnI预测STEMI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最高,显著高于WMR、MPV及LVEF(P<0.01);WMR预测STEMI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高于MPV及LVEF(P<0.05);WMR最佳诊断界值为0.63.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高WMR组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生存时间显著少于低WMR组(P=0.033).[结论]WMR是潜在预测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临床指标,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心肌梗死急性病白细胞平均血小板体积预后

    非布司他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肾功能的影响

    杜闻闻
    70-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非布司他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接受规律HD的98例CKD患者,随机分为透析组(采用HD治疗)和联合组(非布司他联合HD治疗),每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肾功能、血脂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尿酸、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β2-M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均低于透析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高于透析组(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透析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均无明显异常,未发现过敏反应、药物不耐受及严重毒副反应.[结论]非布司他联合HD治疗可改善CKD患者肾功能及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血脂水平,且安全性高.

    肾疾病慢性病肾透析抗痛风药/治疗应用治疗结果

    血浆溶血磷脂酸受体1水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刘涛张辉徐凡叶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受体1(LPAR1)水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浆LPAR1水平,根据观察组患者发病30d后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67)和预后不良组(n=63).观察组患者的预后不良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浆LPAR1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浆LPAR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出血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浆LPAR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R1>4.22μg/L、NIHSS评分>(23.62±2.55)分均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LPAR1水平诊断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57(95%CI:0.753~0.869),截断值为3.68μmol/L,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3%、85.6%.[结论]血浆LPAR1水平对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评估患者预后提供一定参考.

    颅内出血,高血压性受体,溶血磷脂酸/血液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