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肛管在低位直肠吻合重建中应用潜力及其作为腹壁近端肠管预防造口替代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直肠癌及骶前囊肿者临床资料.138例患者均行低位直肠吻合重建,根据术中是否做腹壁预防造口,分为两组,其中63例行腹壁近端肠管预防造口作为预防造口组,75例患者未行近端肠管预防造口,术中留置双肛管作为双肛管组.分析两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腹膜炎的发生情况,两组肛门疼痛评分.结果 造口组63例,出现吻合口漏12例;双肛管组75例,出现吻合口漏8例,两组吻合口漏百分率分别是19.05%(12/63),10.67%(8/75),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x2=1.941,P=0.164).两组出现的吻合口漏的患者经放置肛管冲洗,均没有出现盆腔感染及腹膜炎等高危症.造口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肛周疼痛评分分别为(3.08±1.48,2.94±2.36,1.82±2.21).双肛管组患者放置肛管后,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肛周疼痛评分分别为(3.37±1.31,5.31±2.34,7.35±1.91).两组的疼痛分值患者第1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第1天,t=1.234,P=0.219);两组的疼痛分值在第3天跟第5天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第3天,t=5.907,P<0.001;第5天,t=15.75,P<0.001).结论 对于单纯低位直肠吻合重建患者,放置双肛管冲洗引流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近端肠管预防造口的作用,但增加了患者会阴部疼痛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