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中医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

郑玉玲

月刊

1003-5028

hnzy@hactcm.edu.cn

0371-65676805;65962977

450046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河南中医/Journal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探讨中医学术、报道临床经验、发表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以鲜明的特色吸引了广大读者,在中医期刊之林中独树一帜,是河南省中医权威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论治中晚期大肠癌

    彭瑜张京华潘元灿刘振国...
    1518-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肠癌的发生是在"阳化气"不足的基础上,气的升降出入和推动、温煦、气化功能异常,脏腑经络气血功能障碍,精血津液输布失常,导致"阴成形"太过,产生过多的痰浊、瘀血、毒邪等阴性秽浊之物.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常见全身属虚而局部属实.发病初期,邪毒偏盛而正虚不显;中晚期由于癌毒耗伤人体气血津液,多出现气虚、阳虚、气血亏虚或阴阳两虚等.扶阳为治疗之本,阳气不足以心、脾和肾三脏多见,温补脾肾之阳可使机体的"阳化气"功能得以恢复.导致大肠癌的阴邪包括湿、痰、瘀、癌毒,应治以理气、化湿、燥痰、化瘀、解毒等,以消阴邪.然而,单用中医综合治疗干预中晚期大肠癌的可行性差,故常与现代医学联合,选择合适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等,以延长生存周期,提高生存质量.

    大肠癌中晚期阳化气阴成形扶阳法消阴法

    《中华医典》阴维特点及临床应用初探

    雎敏达
    1525-1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中华医典》中阴维的古籍文献,归纳梳理阴维的含义、分布、主治、所主腧穴和治法.方法:以《中华医典》第5 版为源数据库检索阴维相关条文,建立阴维应用数据库,通过GraphPad Prism 9.1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绘图.结果:初步检索到含有阴维的著作共计197 部,包括医经类31 部、诊法类23 部、本草类6 部、方书类 10 部、针灸推拿类 36 部、伤寒金匮类 11部、温病类2 部、综合医书类29 部、临证各科类18 部、养生食疗外治类2 部、医论医案类27 部、目录辞典类1 部和其他类1 部.阴维穴为大赫穴别名的医籍有25 部,阴维脉为脉诊部位的医籍有36 部,阴维脉为奇经八脉之一的医籍有176 部.结论:阴维主要指阴维穴、脉诊部位和奇经八脉之一阴维脉,主治内踝部、腰腹部、胁肋部、心胸部和咽喉部等循经病症,可用于治疗心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神经类疾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和慢性劳损性疾病.

    阴维阴维脉阴维穴《中华医典》

    虫蚁通络法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

    王冬艳唐可清
    1532-1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血管性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发病部位是心之络脉,络脉具有使气血流通、营卫调和、机体内外和谐的作用,邪气侵袭细小络脉,逐渐形成积滞,若人体正气不足,则体内邪气亢盛,痰瘀酝酿化毒,使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无法及时排出各种生理、病理产物,损伤机体而成毒,治宜活血化瘀、祛痰利水、解毒通络.虫类药多为血肉有情之品,具有药性峻猛、性善走窜的特点,其钻剔搜刮之性,常用于治疗久病入络、经脉痹阻等疾病.瘀血和痰浊是胸痹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虫类药物能搜剔痰瘀,推陈出新,可用于治疗胸痹,酌加益气、养阴、扶正类中药,效果更佳.

    微血管性心绞痛虫蚁通络法络病

    基于五体理论阐述肌骨系统的代偿

    翟天军冯伟宋永嘉张增乔...
    1537-1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五体理论是对肌骨系统的高度概括,包括皮、肉、脉、筋、骨五个部分,对应解剖结构中的韧带、关节囊,神经、血管,肌肉,浅筋膜和骨.基于五体理论,认为五体痹会由外而内,以皮、肉、脉、筋、骨依次传变,肌骨系统为浅筋膜、肌肉、神经、血管、韧带、关节囊、骨膜、骨的依次代偿.五体理论可为现代肌骨系统疼痛代偿提供良好的理解方式,更好地确定肌骨系统疼痛的损伤部位.早期疼痛可能是浅筋膜、肌肉(皮、肉)的损伤,可针对皮、肉进行治疗;中期疼痛可能是神经、血管、肌腱(脉、筋)的损伤,可以针对筋、脉进行治疗;长期慢性疼痛可能是骨的结构的损伤,可以针对骨膜、骨进行治疗.五体理论可为现代肌骨系统疼痛代偿提供良好的理解方式,为临床肌骨系统疼痛治疗给予启示,应予以关注.

    五体理论肌骨系统代偿疼痛

    中西医关于肝的认识差异及其根源

    班宜奎任庆华金娜英孙垚...
    1542-1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医认为,肝是由至少7 种不同类型细胞组成的功能组织,储血量丰富,是人体重要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器官,在防止出血以及控制过度凝血与血栓形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医认为,肝脏具有"敷和"与"藏血"两大功能,统贯人体气机,对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西医将直观的研究数据作为归类依据,而中医则以象思维作为其理论构建的方式,归类依据的不同使得二者虽然所指的脏器可能有一定关系,但所具备的功能却差异很大.随着司外揣内等方法的广泛应用以及更多相互关联生理功能的赋予,中医所言之肝逐渐由原本的具体解剖器官发展为虚拟的功能系统,成为一系列相互关联功能集合群的代名词.

    肝脏脏象象思维功能集合群

    人参、五灵脂同方配伍功用初探

    郭殿增娄慧慧梁晓东
    1547-1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之功效,广泛用于治疗劳伤虚损、反胃吐食、虚咳喘促、小儿慢惊、崩漏等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五灵脂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心腹血气诸痛、闭经、产后瘀血作痛等病证.人参、五灵脂为十九畏中临床应用较多的一对配伍,一补一通,补中寓通,补而不滞,通而不伤正,治疗病证之病机主要是病久气虚,痰瘀交结,浊气壅塞,宿食不化所致的气虚血瘀之虚实夹杂之证,多用于胸痹心痛、妇科疾病、脾胃疾病、肺系疾病、癥瘕积聚、鼓胀及中风等疾病.

    人参五灵脂同方配伍胸痹心痛妇科疾病脾胃疾病肺系疾病癥瘕积聚鼓胀中风

    晋献春治疗脾胃病经验

    王龙海晋献春
    1552-1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晋献春老师认为,脾胃病病机为气机升降失调,肝脾不和,寒热错杂,正气不足,治疗应注重调枢,而调枢重在运转枢机,疏利肝胆,调理脾胃.晋老师治疗脾胃病用药轻灵,认为"药不在重,取效则灵",单味药量大多为3~15 g.对于脾胃气滞者,多用枇杷叶、枳壳、厚朴、藿香、紫苏梗、醋香附、陈皮等理气降逆;对中气不足兼湿滞者,多用升麻、柴胡、桔梗、羌活、独活、防风等风药以升提,振奋中焦阳气.中药药对可增效、减毒,晋老师临证时擅用药对,如益智配连翘,一补一攻,一凉一温,治疗寒热互结之气滞、腹痛、腹胀;用藿香配紫苏梗,一化一行,主理中焦;用高良姜配香附,治疗脾胃虚寒冷痛明显伴肝气不舒者;用蒲公英配枇杷叶通阳明大肠经,使魄门得通而胃气自降;用旋覆花配代赭石肝胃同治,治疗顽固呃逆、嗳气.临证常用方有半夏泻心汤、补中益气汤、小建中汤、丹参饮等.

    脾胃病半夏泻心汤补中益气汤小建中汤丹参饮晋献春

    田波运用滋阴健脾法治疗痹证经验

    杨文罗兵强立彬田波...
    1556-1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滑膜炎和软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痹证"范畴,病机复杂,病情多变,究其病因,不外乎风、寒、湿"三气",由外感与内生"三气"相互交织而致.田波教授认为,湿邪为痹证的致病核心,治疗应以健脾化痰除湿为核心治法,同时重视滋阴活血除痹.临证时,当湿邪停滞于关节时,治疗上不能一味地化湿,也不主张直接使用大量祛风药、祛寒药;当关节发生僵硬、畸形、骨间肌肉萎缩,并呈现"梭形"肿大时,在健脾的同时,加用知母、石斛、玉竹、天冬、麦冬、玄参等滋阴药物;当关节肿胀,但僵硬程度不重,尚有一定活动度时应重点使用健脾化湿类药物,如白术、茯苓、薏苡仁等,同时还可加入活血化瘀药物,如当归、鸡血藤、三七、红花、桃仁、苏木、豨莶草等活血化瘀以改善关节功能.

    痹证类风湿关节炎滋阴健脾法田波

    四君子汤调节氧化三甲胺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能量代谢重构

    李烨徐强袁宏伟
    1561-1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四君子汤通过调节氧化三甲胺(trimetlylamine oxide,TMAO)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7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3d后,随机选取8 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24 只大鼠分为模型组、四君子汤低剂量组(2.97 g·kg-1)、四君子汤高剂量组(11.88 g·kg-1),每组各8 只,连续灌胃给药4 周,给药体积为10 mL·kg-1,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各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LVDs)、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at end-diastole,LVPWd)、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at end-systolic,LVPWs);ELISA法检测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水平;使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丙酮酸(pyruvic acid,PA)、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水平;RT-PCR检测心肌组织CPT-1 mRNA、PDH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稳定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MAO的含量及心肌组织中ATP的水平;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Ds、LVDd显著升高(P<0.01),LVEF和LVFS明显降低(P<0.01);血清PA、FFA、NT-proBNP及TMAO含量明显升高(P<0.01);大鼠心肌组织CPT-1 mRNA、PDH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AT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各剂量组大鼠LVEF、LVFS明显升高(P<0.01);血清FFA及TMAO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心肌组织大鼠PDH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ATP水平明显升高(P<0.01).HE染色和透射电镜发现,四君子汤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结构紊乱.结论:四君子汤可调节肠道菌群代谢产物TMAO的水平,从而改善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抑制心室重塑及心力衰竭的进展.

    氧化三甲胺代谢重构线粒体能量代谢四君子汤慢性心力衰竭大鼠

    藏药二十五味珊瑚丸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运动能力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崔海燕李红艳孙亚楠李捷...
    1569-1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藏药二十五味珊瑚丸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大鼠运动能力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 只SD大鼠随机分为藏药二十五味珊瑚丸组(180 mg·kg-1)、模型组及正常组,每组各8 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采用纹状体单点注射6-羟基多巴胺(6-hydrodopamine,6-OHDA)法制备PD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每天灌胃给药1 次,连续4 周,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第1 天、第7 天、第14 天、第21 天、第28 天分别称量动物体质量;给药4 周后,采用旋转实验及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ELISA法测定大鼠纹状体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结果:各组大鼠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旋转频率显著升高(P<0.001);旷场实验平均速度显著降低(P<0.05),运动距离显著缩短(P<0.01),静止时间显著延长(P<0.05);纹状体内 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及 GSH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十五味珊瑚丸组大鼠旋转频率显著降低(P<0.05);旷场实验平均速度显著升高(P<0.05),运动距离显著延长(P<0.05),静止时间显著缩短(P<0.05);纹状体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GSH及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二十五味珊瑚丸可显著改善PD大鼠运动能力,调节脑中氧化应激反应.

    氧化应激运动能力二十五味珊瑚丸帕金森症藏药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