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程功林

双月刊

1671-4733

hnxbwq@163.com

0554-6647426 6656907

232001

淮南市洞山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ain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水平,展示各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成果,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办出自己的特色,学报稿件来源以反映煤矿主体专业为主,成为理论在实践中运用的文章应给予重点关注和发表的突出学科优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慧学习模式下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

    杜环环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提升是实现智慧学习模式的必然要求,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助于打造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分析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建智慧教学环境、促进思想意识转变、完善信息化培训以及建立信息能力评估机制等对策。

    智慧学习模式信息化教学能力

    "双高计划"视阈下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陈贵萍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重视师德师风的优良传统。进入新时代,"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高职院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策略。

    双高计划师德师风实践进路

    "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陈旭原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思政教育贯穿在大学生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中,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关键。在大学生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可以促使多学科融合,从而发挥课程思政的教育功能。分析了"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开展现状,提出了"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大学生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思政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究——以甘肃省西峰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李浩雄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师型"教师是我国对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中职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保障。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对职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了当前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中职学校双师型职业教育

    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建设实践路径研究——以广东省河源市为例

    邹建辉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社会建设及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奉献精神、无畏精神、拼搏精神及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与人文底蕴。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推进乡村经济、文化、政治、组织、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分析了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建设的策略。

    红色文化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煤炭资源型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梁枫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淮南市作为传统资源型城市,面临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费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与碳排放压力大的挑战。因此,必须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通过多维度分析淮南市成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的基础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推动淮南市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他类似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资源型城市减污降碳

    新时代煤矿班组建设管理体系构建研究——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蔡坤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班组是企业管理的根基,加强班组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强基固本的根本要求。作为传统能源企业,近年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不断推进班组建设和班组长选用、培养、考核、淘汰等管理模式升级,打造了一支能够扛起新时代现代新型能源集团高质量发展重任的高素质班组长队伍。

    班组建设选拔培养激励

    雨水资源权属法律问题研究

    徐婉舒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对雨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视,雨水资源的法律定义、权利归属、开发利用过程缺乏相关法律依据等问题逐渐显现。通过对雨水定义与性质的研究,明确雨水符合自然资源和水资源的法律属性,明确其所有权、使用及收益权的权属,同时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提出可在相关自然资源法中增加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法律依据,建立雨水取水许可制度,增设雨水收集设施建设的前置审批程序,以及出台相关激励政策等建议。

    雨水资源自然资源水资源

    涉黑恶案件财产处置机制研究

    王军梁娟娟袁玲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扫黑除恶是我国为打击黑恶势力、维护社会稳定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暨常态化扫黑除恶的深入开展,涉黑恶案件财产处置逐渐凸显其重要性。分析了涉黑恶案件中财产处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了涉黑恶案件财产处置的策略。

    涉黑恶案件财产处置法律框架创新路径

    孔子之教:从小人"仁"到君子"仁"

    施春华王贞贞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子之教以培养理想人格为目的,人格的培养又以"仁"为核心,"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篇》)"仁"为人人皆有之本性,具有普遍性,内在"仁"起点都是相近的,通过后天学习践行而逐渐拉开距离,因此又具有差异性,《论语》中,孔子提供了一条通过不断"修己以敬"以提升"仁"的晋级之路,故孔子之教是一个从小人"仁"到君子"仁"动态的培养过程。

    孔子小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