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牛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牛业科学
中国牛业科学

陈宏

双月刊

1001-9111

huangn2002813@yahoo.com.cn

029-87091423

712100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农校区动物科技学院内

中国牛业科学/Journal China Cattle Scienc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5年,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黄牛育种委员会主办。双月刊。本刊是全国畜牧类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科学试验、调查研究、综述与专论、科技讲座、经验交流、高新技术、产品加工、专业户园地、牛病防治、国外动态、品种简介。可供大专院校、科技人员、农村养牛专业户、肉牛和奶牛饲养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干部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疆褐牛分子生物学和组学研究进展

    王骁马桢高亮谢鹏贵...
    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与总结近十年新疆褐牛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组学技术在遗传,育种,产品品质,消化道微生物和疾病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为新疆褐牛持续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CBI PUBMED)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与新疆褐牛研究相关的文献,收集到SCI文献 28 篇和中文文献 22 篇,共汇总分析50 篇文献。[结果]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疆褐牛经济性状基因包括:生长性状6 个基因,肉质性状7 个基因,泌乳性状10 个基因,抗病性状4 个基因。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宏基因组学和DNA甲基化)研究了新疆褐牛的遗传进化,基因组选择育种,经济性状候选基因,消化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抗乳房炎和抗呼吸道疾病的分子机理。[结论]新疆褐牛研究已进入组学时代,但相较于国内其他牛种起步较晚,文献数量较少,可借鉴和研究的空间比较大。应加强与内地省份科研院所的联合攻关,积极加入国内外有关牛组学的大型研究计划,利用其中的大数据资源和新算法或模型,深入挖掘新疆褐牛的遗传潜力和经济价值,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培育新疆褐牛新品系,在种业振兴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疆褐牛PCR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宏基因组DNA甲基化

    麟游县牛羊寄生虫发病情况的调查研究

    张静
    102-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牛羊寄生虫病是威胁畜牧产业健康发展主要因素,患病牛羊表现为生长发育受阻,身体消瘦,生产能力下降,很容易诱发感染多种传染性疾病,危害严重时会引发大批量牛羊的死亡。为掌握我县牛羊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科学制定消杀方案,切实做到"精准施药、效果良好",减少寄生虫病对养殖业的危害。2021 年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县境内 10 个规模羊场和6 个秦川牛养殖户,随机抽样6 头秦川牛、20 只布尔山羊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体内寄生虫检查。经检查感染寄生虫山羊 15 只,检出寄生虫 9 种,感染率 75%,秦川牛感染寄生虫4 头,检出寄生虫4 种,感染率67%。

    牛羊寄生虫病调查试验研究

    初产母牛产后截瘫的诊治报告

    杨振李豪杰郭小萍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母牛产后截瘫是家畜养殖中常见的外产科疾病,其临床症状多以精神不振、后肢截瘫无法自行站立、行走,仅前肢可做出行为动作为主要表现,如对病畜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其便会出现后肢肌肉萎缩进而导致无法治愈,会对农牧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该疾病的出现需引起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重视与研究。笔者救治了一起因不科学助产导致初产母牛产后截瘫的病例,该例共3 头患病牛,其中2 头在治疗的7d内恢复正常,另1 头在连续治疗7d后仍未出现好转,反而症状加重,因此对该患病牛只得做淘汰处理。该病例患病牛只多、病情各异且对畜牧兽医工作者极具学习与反思的意义,故笔者对该例病畜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等内容进行了详尽的记录,以此与同行进行交流探讨。

    家庭农场初产母牛产后截瘫诊断治疗

    浅谈省外引牛检疫规程

    毛力权
    109-110,118页

    牛热射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范富辉黄浩晟
    111-113页

    基于Cite Space对培植牛黄的研究现状分析

    高明彦吴闽建余春生孙国志...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植牛黄作为一种天然牛黄代用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探讨培植牛黄的研究动态,以中国知网(CNKI)和 Web of Science 对 1990-2023 年度培植牛黄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利用文献计量学软件 Cite Space 6。1 对文献内容进行可视化并对培植牛黄的研究现状分析,以发现研究热点和趋势。结果显示,国内的发文量较国外多;国外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培植牛黄的临床技术应用,而国内研究热点则主要集中在培植牛黄产量及质量等方面。未来将结合现阶段技术扩展培植牛黄研究领域范围,为培植牛黄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培植牛黄牛黄CiteSpace研究现状

    2025年全国畜牧兽医期刊征订目录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