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红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红外
红外

陈桂林

月刊

1672-8785

iredit@mail.sitp.ac.cn;hwai@chinajournal.net.cn

021-25051554 25051555

200083

上海市玉田路500号

红外/Journal Infrared
查看更多>>《红外》杂志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刊物,创刊于1980年,它全面报道现代红外高新技术领域各种最新成果和发展动向。内容包括:红外材料与器件、红外遥感、红外成像、工业测温、微光与夜视、预警与制导等。本刊除刊登技术论文外,还设有国际专题会议介绍、国内红外与光电子技术消息、会展会议信息等栏目。 本刊的宗旨是为从事红外光电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广大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在读研究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园地,及时向读者传递和反映国内外红外与光电子科技领域中的重要成果和信息,以促进我国红外与光电子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主要发行对象:从事红外与光电子技术生产、研究与发展以及应用的广大科研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场效应晶体管太赫兹探测器在太赫兹成像领域的研究进展(上)

    靳晨阳康亚茹黄镇赵永梅...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赫兹(Terahertz,THz)波具有能量低、穿透性强、分辨率高等特性,因而THz成像技术在安全检测、医学诊断、无损探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THz探测器作为THz成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对成像分辨率、成像速度等有重要影响.由于具备可室温工作、易大面积集成、响应速度快等特性,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FET)THz探测器在成像应用中潜力巨大.综述了近年来FET THz探测器在THz成像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成像阵列、材料选择等方面),分析了设计和制造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天线和像素间距是限制大规模阵列化的重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新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将进一步改善器件性能,从而实现更快速、更清晰的THz成像.

    太赫兹成像场效应晶体管太赫兹探测器HEMTCMOS低维材料

    一种多谱段TDI线列制冷红外探测器

    王晓龙李冬冰袁媛张璐...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制出一种多谱段时间延迟积分(Time Delay Integration,TDI)线列制冷红外探测器.探测器阵列规模达到1024×4×6,像元尺寸为20 μm×20μm.读出电路具有分谱段将转换成电信号的模拟信号串行输出、边积分边读出(In-tegrate While Reading,IWR)、TDI以及盲元/闪元剔除功能.探测器芯片采用碲镉汞外延材料制造光伏二极管阵列,封装采用高可靠性的全金属真空杜瓦,制冷采用小型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整机具备体型小、功耗低、响应波段宽、集成度高、启动时间短等优点.测试结果表明,器件各谱段的盲元率小于1%,各谱段的噪声等效温差(Noise Equivale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NETD)小于 30 mK,各谱段的动态范围大于70 dB,各谱段的响应率非均匀性小于5%,各谱段的非线性度小于2%,器件行频大于20 kHz.

    多谱段时间延迟积分噪声等效温差

    基于自适应多特征融合的红外图像增强算法

    邸若海万乐乐李亮亮孙梦宇...
    1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红外图像纹理不清晰、亮度低、高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多特征融合的红外图像增强算法.首先,通过用自动线性映射的方法对14位红外图像进行有效特征提取得到了 16位图像,提升了图像可视化效果.其次,引入广义反锐化掩模(Generalized Unsharp Masking,GUM)算法与带色彩恢复的多尺度视网膜(Multi-Scale Retinex with Color Restoration,MSRCR)增强算法联合处理的方法,获得图像不同尺度的有效信息,提升了图像的对比度.最后设计了自适应权重图,并结合图像金字塔结构的特性,对不同特征层进行有效信息的互补融合,提升了图像亮度,丰富了图像的纹理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有效提升了红外图像的对比度和视觉效果;相较于现有的几种算法,其平均梯度(Average Gradient,AG)约提升 0.6%,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约提升10%,图像的边缘信息有效率约提升11%,图像的清晰度约提升10%.

    特征提取权重图金字塔多尺度融合

    基于空间特征融合的双路径图像去噪网络

    祖雅婷李梦琪张艺萌王赫...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在图像去噪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随着网络深度的增加,大多数深度CNN会出现性能饱和、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局部和全局特征的双路径去噪网络,将两个不同结构的网络组合后构成一个双路径模型,增加网络的宽度,从而获得更多不同的特征.通过长路径连接融合全局和局部特征,增强层间相关性.注意力机制利用当前阶段引导前一阶段的输入,获得更多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网络模型在Set12和BSD68两个数据集中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分别达到 了 32.95 dB 和 31.74dB.同时,主观视觉效果(如图像的边缘等细节)恢复得更好、更清晰.

    图像去噪深度学习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双路径

    制冷工质压力对红外用波纹管J-T制冷器制冷性能的影响研究

    张永壮韩蓬磊饶启超苏鹏翼...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具体实验研究了制冷工质压力对波纹管自调式J-T制冷器制冷性能的影响.实验工况内的结论如下: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11 MPa≤P≤23 MPa),随着工质压力的增大,应用该款制冷器的红外系统的启动时间逐步缩短,但启动加快的速率会随工质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当工质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23 MPa≤P≤27 MPa)时,启动时间将趋于稳定.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11 MPa≤P≤15 MPa),随着工质压力的增大,应用该款制冷器的红外系统的蓄冷时间逐步加长;但工质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15 MPa≤P≤27 MPa)时,蓄冷时间将趋于稳定.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11 MPa≤P≤27 MPa),随着工质压力的增大,制冷器启动时的最大流量呈线性增大趋势,运行时的稳定流量呈逐步增大趋势.本文实验研究的过程方法和研究结果具有工程借鉴意义.

    制冷工质压力波纹管自调式J-T制冷器制冷性能实验研究

    基于LabVIEW的透射转镜式傅里叶变换光谱分析软件设计

    陈艺海朱军锋李成瑞杜志强...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透射转镜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数据采集、非线性拟合补偿、信号预处理和傅里叶光谱反演等测试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LabVIEW的集数据采集和信号分析为一体的透射转镜式傅里叶光谱分析软件.该软件通过调用NI数据采集卡的物理通道接口来采集干涉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干涉图数据,并通过信号处理程序复原红外信号的频谱信息,可实现波形文件的自动存储和数据处理重要流程的可视化,适合在工控机上应用.测试面源黑体辐射源的辐射光谱曲线,利用聚苯乙烯的吸收光谱测试波长准确性,并利用水蒸气的光谱曲线测试光谱半高宽.采用本文设计的光谱分析软件,复原出了红外信号的光谱分布,实现了 0.40%的波长准确性、0.88 cm-1的光谱分辨率,验证了系统的可用性.

    透射转镜式光谱仪红外光谱测试傅里叶光谱仪

    中国科协发布2024重大科学问题难题

    《中国科学报》报社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