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徐虹

季刊

1673-6524

hpfsxb@yahoo.com.cn

029-33787828

712099

陕西省咸阳市1号信箱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n Launch & Contro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是由中国兵工学会主办、中国兵器工业第202研究所和中国兵工学会火炮专业委员会等承办的火炮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源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是以工程应用为主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始终坚持技术导向和工程应用的办刊方向,传播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其内容涵盖了常规兵器和新概念兵器的理论和工程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垂直弹射系统中缓冲及反后坐效应的建模方法

    高帆王汉平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垂直弹射过程中,由缓冲以及弹射后坐引发的对发射性能与阵地产生的负面影响问题,从缓冲吸能角度,提出按缓冲器的塑性应变能-压缩量关系曲线拟合并求导解算缓冲力-压缩量关系模型的方法,有效规避了缓冲力波动所造成的拟合漂移问题,并据此构造了模拟缓冲器的线弹性-塑性弹簧模型;依据弹射试验数据,反演了反后坐效应的动态数据,据此构造了模拟反后坐效应的非线性粘弹性-塑性弹簧模型;通过力元、状态变量及牛顿迭代法的有机结合,在动力学模型中实现了上述二模型的高效解算.仿真结果表明:两模型计算稳定高效且缓冲特性与有限元仿真结果高度吻合、反后坐效应和试验数据符合良好,这验证了数据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和建模方法的可信性,为后续含缓冲和反后坐效应的弹射动力学仿真提供了一种稳定而又可信的建模思路.

    缓冲后坐土壤线弹性-塑性弹簧非线性粘弹性-塑性弹簧发射动力学牛顿迭代

    基于GQFD的装备综合保障能力需求分析

    邱雄飞张桦李明雨赵润泽...
    82-8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部队装备综合保障能力无法很好适应部队快速发展需要,为解决在分析过程中存在主观因素较多、需求指标标准模糊以及可靠性不强等问题,运用一种基于灰关联分析的质量功能展开(GQFD)方法.通过构建装备综合保障能力需求分析质量屋模型,引入灰关联分析法,概述了GQFD的分析过程以及求解步骤,并通过实例应用分析,计算得到了以协同配合能力为最重要需求的装备综合保障能力需求重要度排序.与其他方法相比,该分析结果符合现阶段我军装备保障发展规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对装备综合保障力量在下一步规划发展过程中应重点满足的需求提供了有效参考,从而提升装备综合保障效益.

    装备综合保障GQFD质量屋保障能力需求分析

    基于ATSMC的破障武器随动系统控制研究

    肖顺志高强侯远龙符伟鹏...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动缸驱动的车载破障武器随动系统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指数收敛的干扰观测器和反正切滑模控制器的方法.研究了电动缸传动时系统具有的非线性增益,推导了电动缸机构的变传动比和变负载力矩的公式.为了对随动系统进行位置和速度控制,根据多项式Terminal滑模控制器的思想,采用等效趋近律的方法,设计了反正切Terminal滑模控制器(ATSMC),其具有全局鲁棒性和有限时间可达的能力;为了对系统内部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进行观测和补偿,设计了一种基于指数收敛的干扰观测器.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ATSMC具有更好的鲁棒性,提高了随动系统控制精度,缩短了响应时间;基于指数收敛的干扰观测器能较好地补偿系统运行中产生的各种扰动,降低了系统稳态误差.

    滑模控制随动系统非线性增益反正切终端滑模鲁棒性

    3D激光雷达测量调炮精度的检测方法与精度分析

    唐卫李冬一刘榆华
    95-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炮武器装备调炮精度直接影响武器系统射击精度.基于3D激光雷达工作原理,结合火炮武器装备调炮工作过程,将3D激光雷达扫描测量空间点三维坐标的测量原理应用于火炮调炮精度检测,提出一种针对火炮调炮精度的检测方法.通过测量模型搭建,使用 3D激光雷达扫描火炮身管(或火箭炮定向管)上能代表其轴线方向上的两个工具球,测量得到代表火炮身管轴线方向的两个工具球球心的三维坐标,进而解算出调炮后火炮身管轴线的方向角度和高低角度变化量;并开展测量精度分析和实验验证.该测量方法不仅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简便的特点,还可以提高测量的自动化程度.

    3D激光雷达扫描调炮精度检测精度分析

    自行加榴炮系统反应时间优化研究

    冯颖龙王振明王屹华许耀峰...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器系统反应时间是反映武器装备自动化水平和火力反应能力的重要战技指标.针对某大口径自行加榴炮系统反应时间过长、作战效率较低、无法适应现代战场需求的问题,推导了操瞄解算模型,按照操瞄解算模型自动调炮,研究了操瞄调炮与弹药装填机构动作的特点和时长,设计分步并行的方法,优化了调炮动作与装填动作的联动过程,并进行试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优化后的方法使得该型自行加榴炮的平均系统反应时间减少了7.02 s,系统反应速度提高了 32.3%,使之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规定的战术动作,明显提升其战场生存能力和作战效率.

    自行加榴炮武器系统反应时间操瞄解算模型分步并行方法作战效率

    基于COMSOL的电磁发射一体化弹丸动力学分析

    裴畅贵刘国志金寅翔原泽坤...
    10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高效、精确的电磁发射一体化弹丸效果,深入理解一体化弹丸在电磁场中的动态响应和运动特性,通过采用基于COMSOL的电磁场仿真模拟方法,结合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对电磁发射一体化弹丸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弹丸在电磁场中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利用COMSOL软件进行仿真,得到了弹丸在电磁发射过程中的速度和位置等关键参数;并得到相关的磁场特性.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弹丸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和磁场特性,进一步揭示其运动特性和响应机制,为电磁发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电磁轨道发射一体化弹丸COMSOL发射动力学

    大口径火炮发射噪声场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

    蒋晟阮文俊孙雪明刘建功...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口径火炮发射时产生的炮口冲击波会对炮手区域内设备及人员造成损伤.为研究大口径火炮发射时噪声场分布规律,基于有限体积法,采用SST k-ω模型,根据某火炮实体模型建立了火炮计算区域三维仿真模型,利用动网格技术计算得到了不同内弹道参数下炮手区域超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与实验进行对照确认了计算的可靠性.计算结果表明,高压高速燃气从侧孔及炮口流出后不断发展,在火炮周围形成了带有周期性的压力膨胀波并对炮手区域产生影响;在总体噪声分布规律上,炮手区域内噪声集中于火炮模型对称面及地面附近;同时由于内弹道参数差异,整体的噪声水平随装药量增大而上升.计算结果为分析内弹道参数与炮手区域噪声分布规律的内在关系提供了有效参考.

    内弹道冲击波超压数值模拟FLU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