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侨大学

张禹东

季刊

1006-1398

hdxbzsb@hqu.edu.cn

0595-22692431

362021

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华侨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办好传统的特色栏目,增加新栏目,使学报的质量和档次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主流媒体农业农村政策话语变迁及其演进逻辑——基于《人民日报》(1949-2023 年)的文本分析

    潘俊张掬婴
    135-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农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政策是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以 1949 年至2023 年《人民日报》涉农报道为研究对象,建立历时性文本语料库.运用文本挖掘、语义网络和可视化等方法,探析新中国以来农业农村政策核心话语体系的建构及全景式演变过程,以期深化对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及政策变迁的认识.从话语网络、政策语境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对核心话语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农业农村政策的调整与变迁主要围绕农村土地制度、经营方式、流通体制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展开,主流媒体的政策传播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势、国家战略目标和农民群体需求相适应,政策的形成、延续和发展过程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

    农业农村政策话语分析语义网络《人民日报》

    网络舆论共情疲劳:表征、成因及规避

    陈华明梁文慧
    14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时代,由于公众情感被反复调用,在长期接触和参与网络讨论的过程中,其对社会问题和舆论事件的共情能力及共情意愿逐渐减弱,没有足够的情感能力来正确地共情和处理网络中的大量信息,在情感、认知和行为层面表现出明显的"倦怠感",网络舆论共情疲劳随之产生.而究其根本,网络舆论共情疲劳是互联网信息过载、事件反转和信息过滤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于个体、社会互动及清朗网络空间的建构均具有负向影响,阻碍了信息的有效传播、共识的形成和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为了规避这一现象,亟须超越理性和情感的二元对立,既要防止信息失序损耗共情能力,又要及时释放网络舆论共情压力,防止网络舆论陷入集体感情的沉溺,进而构建理性共情的和谐网络空间.

    共情疲劳网络舆论共情情感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