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球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球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

王永炎(名誉),张伯礼(总编辑)

月刊

1674-1749

hqzyy@126.com,hqzhyy@163.com

010-65269860

100711

北京东四西大街46号597室

环球中医药/Journal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王沛教授从本虚标实分阶段辨治胃癌经验

    郭喜平张耀圣卢冬冬俎亚杰...
    622-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王沛教授论治胃癌经验.王沛教授认为胃癌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机为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虚损,痰湿、瘀血、热毒停聚,日久积滞而成有形之肿块,其中脾胃虚弱为基,气滞、痰湿、瘀血为核心因素.王沛教授认为胃癌患者受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及不同治疗手段的影响,其主要病因、病性、主要证型不同,因此治则治法亦有所区别,根据胃癌初起阶段、放疗阶段、化疗阶段、手术后阶段、胃癌末期阶段的主要病性、核心病机及主要证型,在虚证中确立了健脾养胃、养血补血、滋阴清热、温补脾肾的主要治则,实证中确立了清热解毒、化痰利湿、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

    王沛教授胃癌本虚标实发病之本核心因素分阶段辨治治则经验

    叶桂从三焦论治痿证浅析

    龙媛媛于顾然
    626-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叙述了三焦辨证的源流并探讨了三焦辨证在内伤疾病中的运用.《临证指南医案》中叶桂将三焦分治的思路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辨证治疗,如黄疸、肿胀、儿科痧症、暑湿病等,笔者通过梳理叶桂治疗痿证的医案,发现其对于痿证的论治亦体现了三焦分治的思路.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角度分析总结了叶桂从三焦论治痿证的经验,希望对临床有所启发.痿在上焦,叶桂认为病机多属肺热叶焦,津液不布,用药以甘寒轻清为主,力戒性味厚重之品;痿在中焦,叶桂认为病机多属阳明脉衰,运化失司,治以通补阳明,重在恢复气机之升降平衡;痿在下焦,叶桂认为多肝肾亏虚或湿热留恋,病程迁延难愈,需分辨阴阳虚实,采用虚则补益,实则清泄的治疗大法.叶桂独特的三焦论治在痿证诊疗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不仅为后世治疗痿证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对吴鞠通创立三焦辨证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进一步学习发扬.

    叶桂三焦三焦辨证痿证《临证指南医案》病因病机用药思路辨证论治

    吴鞠通对张仲景复脉汤之继承与发挥

    谷劼楠王国为王永涛田笑新...
    630-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脉汤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用以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方剂.吴鞠通在复脉汤的基础上进行化裁,去其温阳益气的成分,形成加减复脉汤系列方,以补阴为主,适用于温病下焦证.本文通过对吴鞠通化裁复脉汤的分析,深入理解复脉汤之机理.第一,养阴为复脉之本,吴鞠通保留复脉汤养阴药之生地、麦冬、阿胶、麻仁.第二,脉动有阴阳之分,张仲景取桂枝温卫阳以复脉,吴鞠通取芍药以补营阴而复脉.第三,温病发热不伤阳气,故吴鞠通加减复脉汤不用参姜枣.在此基础上加入三甲(牡蛎、鳖甲、龟板),以应对阴虚而成的变证阴虚风动,配入鸡子黄、五味子以防阴阳离决等,这扩大了复脉汤的适应范围.通过机理的深化和拓展,使复脉汤在温病治疗中发挥更广泛作用.

    复脉汤养阴加减复脉汤大定风珠吴鞠通张仲景

    基于"消渴之病,独责肝木"理论探讨从肝论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甘盼盼杨怡然全毅红
    633-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认知障碍(diabetic cognitive dysfunction,DCD)作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基于《素灵微蕴·消渴解》中"消渴之病,独责肝木"所述,认为肝阴不足,火热上逆,则病上消;肝气不疏,湿热不化,遂成中消;肝阳不潜,耗损肾阴,渐致下消.提出肝阴亏虚,脑髓失充;肝失疏泄,邪蒙神府;肝阳失潜,元神不安为DCD重要病机.以滋养肝阴,以充脑髓;疏肝行气,祛邪醒神;平肝潜阳,以安元神为法论治DCD,探讨从肝论治糖尿病认知障碍,冀为临床论治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糖尿病认知障碍中医

    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的铅丹治疗癫狂时不宜随意替换

    李可盈周强李佳轩叶星兰...
    637-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伤寒论》中经典名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因含有铅丹成分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铅丹由于其具有铅毒性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因此未被药典所纳入.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应用过程中,一些医家选择将铅丹替换为其他药物,如磁石、生铁落等.然而,本文提出不同的观点: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的铅丹治疗癫狂时不宜随意替换.通过中医典籍对铅丹治癫狂的文献支撑及铅丹治癫狂的药理机制研究,本文探讨了铅丹从不同角度治疗癫狂的作用机制,说明其机制靶点的多元化,治疗癫狂疗效显著;通过对比铅丹与其主要替代品磁石、生铁落在理化性质、性味、归经、主治、疗效等各方面的差异,本文指出使用替代品后降低治疗癫痫疗效,进一步论证铅丹不宜随意替换.综合分析替换铅丹的利弊性,笔者认为应辨证看待替代品的临床应用.针对铅毒性,提出铅丹在临床治疗中的新思路:以合理的剂量控制、正确的煎煮方法以及定期的检测达到预防铅中毒的目的,从而确保铅丹在应用中更为规范和可控,并为特殊类中药在现代临床发展中提供了新的方向.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铅丹癫狂磁石生铁落利弊性用药原则

    基于"虚—痰—瘀"探讨风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吴娇吴煜
    641-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脾虚是其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痰瘀互结是其发病和进展的关键机制.风药不仅有"治风"之用,还具有"如风"之性,具有"升、散、透、窜、燥、动"等特点,其临床运用广泛,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可升脾胃清阳、醒脾燥湿,助健脾养胃药物使其补而不滞;可化痰浊瘀血,搜剔全身上下皮里膜外痰瘀之邪;可走窜透达,破伏至骨骼机窍的癌瘤毒邪;可引药人脑,直至肿瘤病所达抗肿瘤之效.本文就结直肠癌"虚—痰—瘀"的关键病机,探讨风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脾虚痰瘀互结结直肠癌风药

    基于"态靶结合"探讨温阳法治疗抑郁症

    王英巩子汉梁文青杨婧雯...
    645-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属中医"郁证"的范畴,中医治疗主要以疏肝解郁为主,近年来的临床及临床前研究发现温阳法亦有良好的疗效."态靶结合"将宏观"调态"和微观"打靶"相结合,发挥了中医整体观和西医精准化治疗的优势.从该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和躯体特征与阳虚证相似,表现为"不足、低下"等表现,具有"阳虚"偏态,而以温阳为治疗大法的中药及针灸等治疗手段均可以纠正抑郁症的"偏态".现代科学研究认为抑郁症有多种理化指标的变化,如单胺神经递质减少、细胞因子水平增加、神经内分泌失调等,而多种温阳类中药复方的临床前研究均已证明其可以调节抑郁症的相关症状及理化指标,具有微观"打靶"的作用.本课题组多年来致力于研究温阳法在治疗抑郁症中的重要性,在动物实验中通过与单纯的解郁法相比,温阳及温阳解郁法在行为学、神经炎症、突出可塑性等方面均具有更好的疗效.因此本文基于"态靶结合"对其治疗抑郁症的理论依据进行梳理,希冀对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抑郁症态靶结合调态打靶温阳阳虚

    "甲状腺—肝—肠"轴在甲状腺结节疾病中的理论构建和应用

    隗睿张雪雪徐钰莹王旭杰...
    649-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状腺结节的中医治疗常以调理肝脾和冲任气血为法,具有独特优势,笔者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提出"甲状腺—肝—肠"轴理论,认为甲状腺激素作为精微物质影响周身,肝胆主导气机升降,肠系统维持气血精生成,冲任调节气血精藏泻;病理状态中该轴任一环节失常都会影响整体的气机运行,致使甲状腺结节发生.在结节的治疗上,结合超声结果以精准判断局部结节性质,通览总体虚实以辨证论治,重视调神以安形."甲状腺—肝—肠"轴理论阐述了甲状腺的生理运行状态,剖析了结节形成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可为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与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新参考.

    甲状腺—肝—肠轴甲状腺结节理论构建临床应用

    从调和脏腑平衡等五种平衡辨治功能性胃肠病

    李佳睿朱炜楷李吉彦王政芃...
    653-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脾胃为中焦之枢,其配合如常之时,气血得生,水湿得运,体内处于稳态平衡,正合从古至今以"衡"为求,辨治疾病多以"衡"为要的思想.脾胃失常之时,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脾困而胃腑热邪结聚,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脾胃间之"衡"不复存在.且脾胃与肝、肺密切相关,若肝失疏泻,则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若肝气太过,则横逆犯胃;若肺失宣降,则脾胃失和,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以上皆为中焦失衡之态,故笔者以"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为功能性胃肠病主要治则.本文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主要从脾胃与脏腑间之平衡及脾胃自身寒热、虚实、升降、燥湿之平衡人手,论述舒达肝木、宣降肺气、调达寒热、消补并施、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等一系列消长平衡之法论治功能性胃肠病的经验,稳己固彼,以达到机体周身平衡之态,病由此愈.

    中焦治衡功能性胃肠病脾胃脏腑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升降失调燥湿相济

    基于"脾不及"病机探析胰腺癌免疫治疗抵抗的中医治疗

    张传龙李奕张曦元王擎擎...
    657-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治疗为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然而,免疫治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较为局限.中医药在干预治疗抵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中医认为胰腺归属于五脏中"脾"的范畴,胰腺癌免疫治疗抵抗的关键机制为免疫激活不足和免疫过度抑制,与中医"脾不及"理论高度契合.笔者认为"脾不及"实为脾功能不及,其内涵既包括脾实,又包括脾虚,更能体现胰腺癌免疫治疗抵抗的中医内涵.脾功能不及体现为脾运化不及与脾升降不及,免疫激活不足和免疫过度抑制与之密切相关.在治疗方面,笔者提出泻脾实、补脾虚以求脾和、脾平的策略,以此应对胰腺癌免疫治疗抵抗的发生,以期为后期研究中医药联合免疫治疗胰腺癌提供理论基础,为胰腺癌防治提供新思路.

    胰腺癌脾不及免疫治疗治疗抵抗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