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球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球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

王永炎(名誉),张伯礼(总编辑)

月刊

1674-1749

hqzyy@126.com,hqzhyy@163.com

010-65269860

100711

北京东四西大街46号597室

环球中医药/Journal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中药"毒—效"关系探讨中药毒性特征

    赵崇军贾哲汤阳李发荣...
    1602-1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毒中药"毒—效"关系和转化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药研发和临床应用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识毒、用毒、控毒、解毒皆是中药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药"毒—效"关系也一直是研究者的研究焦点和难点.中药"毒—效"特征均属于中药的基本属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健康机体本身是一个稳态的平衡体,笔者认为大多数中药毒性的本质也是针对特定靶点的一种强调节活性效应,而造成"毒—效"差异的根本在于药物的强活性调节对机体本身状态的影响程度差异.因此,结合前期的研究思路和进展,作者提出了建立一套基于临床综合征—成分为衔接、中药"毒—效"联系和转化为切入点的中药毒性研究思路和模式.中药毒性未来的研究应该结合现代生物信息和分子生物技术,基于临床真实环境筛选和确认能够反映中药"毒—效"相关的物质基础和作用靶点,考察其在"毒—效"不同生物效应发生过程中的变化水平,系统完善不同中药毒性的个性化评价体系,进而为中药炮制、配伍减毒增(存)效药性理论的完善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有毒中药"毒—效"关系和转化强调节活性临床综合征物质基础中药药性安全用药

    从《伤寒论》"津液—胃气"配对体系探析仲景三承气汤处方思路

    雷娜王庆国宋虹霏曾玲...
    1607-1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伤寒论》"津液—胃气"以燥润相和构建的配对体系是仲景论阳明病篇的主要内容,以"津液—胃气"失和导致的"胃气"相对或绝对的亢燥构建了阳明病"胃家实"的病机基础,而参合阳明腑"主通降""传化物"的病机叠加态又是阳明腑实证的主要病机.张仲景的三承气汤处方思路则是以此为据,引舟无水则不行,水载舟无风亦不行之理,其中大黄、芒硝是用以制约"胃气"亢燥,使舟有水载,厚朴、枳实是"击惰归之邪"的攻下腑实之品,使风能行舟,故以此小议之,以期有资于同道.

    张仲景伤寒论三承气汤津液胃气

    从"虚气留滞"论斑块状银屑病静止期的中医治疗

    雷胜屹孙占学
    1611-1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斑块状银屑病静止期是银屑病治疗及愈后的转折点.该病在引起众多不适症状的同时,因其能导致关节变形、继发感染、肝肾功能衰竭等而备受社会关注.中医学"虚气留滞"首见于《仁斋直指方论》,其言强调了"正虚"与"邪实"的具体联系.王永炎院士认为"虚气留滞"应强调虚为本,滞为标.今基于"虚气留滞"理论并结合临床经验,笔者团队认为"虚气留滞"与斑块状银屑病静止期的发生发展和病机演变存在密切相关性,并认为"虚气留滞"是其核心病机."虚气"即指元气之虚弱,为发病之本,"留滞"乃实邪之壅塞,为病变之标.据此,笔者团队根据病机特点认为"补虚"与"行滞"并举,补虚行滞为治疗大法,通过"温中暖脾,益气扶正、温肾助阳,滋阴填精"以"补虚","祛湿浊,消顽痰、行气滞,散瘀血"以"行滞",以期促进皮损消退,促进病情痊愈.从"虚气留滞"论治银屑病可丰富临床辨治角度,为中医药防治疗银屑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虚气留滞静止期斑块状银屑病温脾益气温肾助阳滋阴填精祛湿消痰行气散瘀

    基于"药—证—病"辨证体系探讨运用风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段佩瑶韩捷
    1615-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基于"药—证—病"辨证体系下运用风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思路.结合溃疡性结肠炎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与症状表现,认为本病因脾胃虚弱,湿热相搏,阻络成瘀,蕴毒成脓而发病.虚而感外风,郁而化内风,内外相引,助湿热瘀毒走窜攻注,导致本病病程迁延、变证丛生.治疗时结合现代药理学知识辨证加入风药,调节肠道菌群,抑制肠道炎症,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对证候与发病机制进行双重调控,有助于实现深度缓解的治疗目标.并通过分析风药防风、柴胡、葛根、升麻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参考.

    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症"药—证—病"辨证体系肠道黏膜屏障风邪为病风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

    基于中医外科阴阳辨证探讨温通法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的应用

    郑洁莹楚爱景仲文莉黄子宸...
    1620-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外科诊病首辨阴阳,根据局部体征、全身症状、发病缓急及预后转归等进行辨别.阴证阳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阳证易治,阴证难医.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除在脓肿期可短暂性出现红肿高凸,多以乳房肿块色不红或暗红、质韧难消难溃,溃后难敛,病程迁延难治为临床特点,NPM属于半阴半阳证或阴证,多种因素导致的"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是本病发生的根本病机.诊察治疗时要注意阴阳转化,尤其把握半阴半阳病证阶段,要避免由阳转阴,促其由阴转阳.治法上以温通法为主要方法,以阳和汤、阳和解凝膏、冲和膏为主要代表方,于肿块期、脓肿期、溃后期分别采用温通散结消肿、温通托毒排脓、温通生肌促愈的原则选方用药,并选用火针、热奄包、溻渍、熏蒸等多种中医外治疗法配合治疗.通过阴阳辨证深化病机认识,拓宽丰富温通法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的应用,有益于提高临床疗效.

    非哺乳期乳腺炎阴阳辨证"阳化气,阴成形"半阴半阳证温通法内外合治

    皮部浅刺法治疗插管后失音一则

    孙洁黄桃庄晓云艾思雨...
    1624-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管插管后失音是一种少见的医源性声带运动障碍疾病,因全麻术中机械通气不当造成,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治疗难度高.本案患者平素过度用嗓,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出现失音,耳鼻喉科确诊为声带麻痹,西医治疗罔效.付于主任采用皮部浅刺疗法,在诊疗中辨证论治,标本兼固,以培土生金及金水相生法论治本源,通关利窍开音以疗喉络受阻.笔者通过五行能量流动及开阖枢阴阳理论对本案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并且提出皮部浅刺法迅速调气、意在调神、协调整体平衡的特色优势,其效果稳定持久,针刺深度浅、疼痛程度低、易于接受,利于术后体虚恢复,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具有启发临床的意义,以期提供借鉴参考.

    插管后失音皮部浅刺法声带麻痹喉瘖开阖枢培土生金验案

    从调和营卫到调和阴阳:以桂枝汤治疗疑难疾病验案三则

    吴心陈朝俊
    1627-1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桂枝汤治疗偏身感觉异常和偏身汗出、发作性下肢抽搐三则医案,展示了桂枝汤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临床功效,提示抓住病机采用经方论治,能有效如桴鼓的疗效,其中偏身感觉障碍案以左侧肢体发凉为主要表现,伴恶风,汗多等症,属于营卫不和兼风邪入中之证,故用桂枝汤加减来调和营卫,益气祛风;偏身汗出案以左侧颜面及左侧半身汗凝如珠,拭而复生,右侧颜面及右侧半身则无汗出为主要表现,伴呼之不应,目合口开,面白唇暗,四肢不温等症,舌淡苔白,脉沉缓,属于阴阳不和,元阳虚衰证,故运用桂枝加附子汤调和阴阳,补益元阳;发作性下肢抽搐案以左腿冰冷刺骨感、活动不利,放射至脚尖后冰冷感消失回温为主要表现,症状繁多,辨证属于阴阳离乱,治疗以桂枝汤加减,调和阴阳,息风通络.

    桂枝汤偏身感觉异常偏身汗出下肢抽搐营卫不和调和营卫阴阳不和调和阴阳

    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西医整合治疗晚期宫颈癌一例

    彭昭文尤海玲孙小梅陈若...
    1631-1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宫颈癌作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尤其是中晚期宫颈癌,在临床上的治疗往往面临诸多困难.本文报道了一则关于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西医整合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成功案例.一位68 岁的宫颈癌复发转移患者,通过接受中医药、消融、化疗、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不仅肿瘤得到了稳定控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并且生存期明显延长.本病例旨在强调对于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应该注重两个方面.首先,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中医理论的优势,结合多种辨证思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其次,要整合多种治疗手段,包括中医药、介入微创、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以及内服外用、局部整体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的中西医整合治疗,可能成为晚期肿瘤患者的一种有希望的选择.未来,我们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西医整合治疗在晚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为更多的患者带来新希望.

    宫颈癌晚期肿瘤中医理论中西医整合治疗中医药免疫靶向介入微创化疗

    通督调任法针刺联合柴黄疏肝补肾汤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冯小倩刘颖辜婷婷姚瑶...
    1636-1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通督调任法针刺联合柴黄疏肝补肾汤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 例POI患者分为2 组,75 例/组.对照组71 例(脱落4 例)进行激素补充治疗.观察组 71 例(脱落 4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通督调任法针刺联合柴黄疏肝补肾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肝郁肾虚证中医症候积分.运用改良Kupperman评估患者的低雌激素症候群.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中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抗缪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雌二醇(estradiol,E2)、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介素2(interleukin 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水平.对比两组卵巢体积、窦卵泡计数、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55%)明显比对照组(78.87%)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主次症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治疗相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改良Kupperman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改良Kupperman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 FSH、LH 的显著降低,E2、AMH 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SH、LH低于对照组,E2、AMH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TGF-β1 显著升高,IL-2、TNF-α 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 TGF-β1 高于对照组,IL-2、TNF-α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卵巢体积、窦卵泡计数、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升高,且与对照组治疗相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通督调任法针刺联合柴黄疏肝补肾汤可提高POI的疗效,进一步减轻临床症状和低雌激素症状,调节性激素分泌,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卵巢状态.

    通督调任法针刺柴黄疏肝补肾汤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低雌激素症状性激素炎症反应卵巢状态

    宣肺平喘汤塌渍配合推拿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57例

    何永平蔡爽刘黎礼
    1641-1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宣肺平喘汤塌渍配合推拿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 例大叶性肺炎患儿分为两组,各60 例.对照组57 例(脱落3 例)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7 例(脱落3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宣肺平喘汤塌渍配合推拿治疗.统计两组治疗10 天的综合疗效.比较两组患儿痰热闭肺证主次症评分的变化.随访记录患儿主要症状的消失时间.使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评估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检测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白介素 10(interleukin 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水平.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84.21%,治疗组总有效率96.49%,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痰热闭肺证的主次症评分均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痰热闭肺证的主次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咯痰、胸闷的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CPI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 HMGB1、IL-10、TNF-α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儿血清 HMGB1、IL-10、TNF-α 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宣肺平喘汤塌渍配合推拿可显著提高西医常规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疗效,进一步减轻中医症状,减轻病情严重程度和炎症反应.

    宣肺平喘汤塌渍推拿儿童大叶性肺炎中医症状病情严重程度炎症反应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