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球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球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

王永炎(名誉),张伯礼(总编辑)

月刊

1674-1749

hqzyy@126.com,hqzhyy@163.com

010-65269860

100711

北京东四西大街46号597室

环球中医药/Journal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针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李秀魏莉娟吴敏
    1645-1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120 例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分为两组,各60 例.对照组55 例(脱落5 例)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组56 例(脱落4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电针联合手法松解治疗.两组疗程为4 周,比较两组中医疗效.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oring,VAS)评估患者主观的疼痛程度和压痛点疼痛程度.使用盆底表面肌电检测仪测定患者前后静息状态的肌电波幅和变异系数.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环氧化酶 2、β-内啡肽、白介素 1 的水平.运用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8.18%),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观疼痛程度、压痛点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减轻(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后静息状态的肌电波幅和变异系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环氧化酶 2、白介素 1 均低于治疗前,β-内啡肽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环氧化酶2、白介素1 均低于对照组,β-内啡肽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联合手法松解可提高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减轻中医症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调节疼痛介质的释放,降低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电针手法松解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医症状疼痛程度疼痛介质日常生活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气阴两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罗文宽卢健棋卢洁唐梅玲...
    1650-1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 例气阴两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 例和中药组36 例,最终有70 例患者完成试验(对照组和中药组各有1 例患者脱落).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连续治疗4 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及中医症状疗效.运用6 分钟步行试验(6 minutes walk test,6MWT)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估两组患者的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计算NYHA心功能疗效标准;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N-末端 B 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及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评定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以了解患者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中药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中药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为 91.4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80.88%,中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YHA 心功能疗效方面,中药组疗效(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6MWT高于治疗前,MLHFQ低于治疗前(P<0.05),且中药组的6MWT明显高于对照组,MLHFQ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NO均高于治疗前(P<0.05),中药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NT-proBNP、ET-1 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中药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通脉Ⅱ号方可显著提高气阴两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心衰症状,改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提高心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心衰患者康复.

    心力衰竭养心通脉Ⅱ号方气阴两虚血瘀心功能内皮功能

    基于MAPK信号通路的中药治疗急性胰腺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梁岑怡滕金豪辛宛铃王宁...
    1655-1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深入研究,具有成分丰富、靶点众多特点的中药,被发现在调节机体免疫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为治疗AP提供关键方向.本文通过对近年相关文献的搜集梳理发现,由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三条主要子通路构成的MAPK信号通路在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促进细胞凋亡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近年来,中医药领域以MAPK信号通路为起点,发挥辨病辨证特色优势对中药方剂、中药单体、中药提取物及中药活性成分等干预AP中MAPK信号通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将中药治疗AP的机制归纳为调控炎症因子、介导信号因子表达以抑制炎症级联反应;通过减少活性氧产生和释放、调控氧化酶的活性达到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增加线粒体膜通透性调节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和Bcl-2 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Bax)等蛋白与基因的表达、诱导内质网应激,进而平衡细胞凋亡,达到减轻胰腺损伤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目前基于MAPK信号通路中药治疗AP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今后治疗AP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急性胰腺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中药研究进展综述

    黄芪及其化学成分用于肺系疾病的研究进展

    寇梦佳焦扬曹芳
    1662-1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干燥的根,其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有效成分包括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以及氨基酸类.本文从抗炎、抗氧化应激损伤、抗纤维化、抗肺肿瘤、改善呼吸肌疲劳、调节肺血管通透性、保护肺血管内皮损伤、改善肺血管重塑、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等方面对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在肺系疾病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进行论述,以期为黄芪在肺系疾病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黄芪化学成分肺系疾病抗氧化应激抗纤维化抗肺肿瘤研究进展

    近五年地榆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吴杰谢开勇袁丽田朝娥...
    1669-1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中药地榆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现代研究对地榆的止血凝血作用、抗氧化作用、抗过敏作用、抗炎作用、抗菌作用、抗肿瘤作用、肾保护作用、升高白细胞作用等药理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机制明确.其中止血凝血作用机制是通过作用凝血酶及促进巨核细胞分化和血小板生成;抗氧化作用机制是上调抗氧化酶表达和清除氧自由基;抗过敏作用机制是抑制β-己糖氨酶和白介素-4 的产生、释放或促进血红素加氧酶-1 表达及激活;抗炎作用机制与巨噬细胞极化、聚集和迁移、脂质代谢、改善肠道菌群失调、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激活、自噬、核因子κB/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 3、Toll 样受体 4/核因子κB、磷酯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核因子κB/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信号通路等相关;抗菌作用机制破坏细菌细胞壁、细胞膜结构和内部微观结构、干扰细菌总蛋白的合成、降低细胞膜流动性及改变代谢通路等相关基因表达,或抑制青霉素结合蛋白2a表达和mecA基因表达;抗肿瘤作用机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磷酯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磷酯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核因子κB、缺氧诱导因子1、丝裂原化蛋白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肾素—血管紧张素/丝裂原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Wnt、自噬等信号通路及脂质磷酸酶活性相关;肾保护作用机制是抗氧化、抗炎、抗脂质过氧化、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升高白细胞作用机制与自噬、造血系统相关通路和相关基因、造血生长因子等表达、糖代谢、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的途径相关.在临床上用于消化道出血等出血症、过敏性紫癜及急性湿疹、烧烫伤、痤疮及压疮、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且地榆制剂地榆升白片常用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效果明确,表明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传统中药地榆临床应用.本文对地榆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为地榆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地榆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地榆升白片研究进展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机制研究进展

    李文鑫何聪刘征
    1679-1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刺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常用疗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是其作用特点.本文对近年来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机制进行概述,发现针刺有以下作用:(1)通过调节单胺类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2)增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表达及调节CREB/BDNF/TrkB信号通路保护受损神经元;(3)调控Bcl-2 家族蛋白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4)通过激活 PI3K/Akt/mTOR 通路降低自噬;(5)调控大麻素受体 1(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R)增加线粒体再生及增加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改善氧化应激损伤;(6)调节促炎因子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发生;(7)调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亢进;(8)调节肠道菌群等多途径发挥抗抑郁作用.研究表明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具有多靶点、全方位调控的特点,本文旨在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基础研究提供参佐.

    针刺脑卒中后抑郁神经递质保护神经元氧化应激炎症基础研究

    广泛性焦虑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李文慧朱陵群罗玮伯陈燚...
    1685-1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泛性焦虑症中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焦虑障碍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郁证"是广泛性焦虑症研究较多且较为公认的病名,根据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古代文献记载的"心悸""百合病""脏躁"等均与之密切相关.本病常因素体正虚,复为七情所伤所致,病位在脑,涉及肝、心、脾,基本病机为肝气不疏,气机郁滞,郁而化火,耗伤阴血,血不养心,心神不宁.肝郁化火、痰火上扰、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等是其常见证型,中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多采用经典方、经验方等中药治疗,结合针刺、推拿、八段锦等非药物疗法形神并调,能明显改善焦虑情绪,特别是增效减毒,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广泛性焦虑症中医药研究进展病因病机郁证情志病非药物疗法

    《环球中医药》杂志稿约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