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江学良

旬刊

1009-3079

wcjd@wjgnet.com

0351-4078656;办公电话010-85381901-644

030001

社址:山西省太原市双塔西街77号;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远洋国际中心D座903室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Journal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胰腺癌免疫治疗研究现状

    孙诚谊
    1151-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胰腺癌是一种临床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是胰腺癌患者首选治疗方案,但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无根治性手术治疗机会。目前,已开展多项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过继细胞疗法等手段为主的胰腺癌免疫治疗研究,有望成为胰腺癌治疗的新策略,最终达到提高胰腺癌患者整体预后的目的。本文简要概括胰腺癌免疫治疗研究现状,并分析胰腺癌免疫治疗研究的未来趋势。

    胰腺癌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过继细胞疗法联合免疫治疗

    信息动态

    1157,1166,1178,1200,1206,后插1-后插5页

    HGF/Met/JNK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自噬在肝硬化癌变进程中的作用

    彭全斌朱书渊汪望月
    1158-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肝癌干细胞样细胞(hepatocarcinoma stem cell-like cells,CSCs)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和肿瘤发生能力,在肝硬化进展至肝癌的进程发挥关键作用。我们将肝脏Axin2+CD90+细胞鉴定为肝硬化的CSCs,并观察了HGF/Met/JN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自噬在肝硬化进展至肝癌期间的作用。目的明确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Met/JNK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自噬在肝硬化癌变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从肝血管瘤患者中共收集8例非肝硬化手术标本;2007-09,在本院收集了 18例酒精相关,30例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活检样本。这些患者随访至2015-12。来自患者的3例外科肝癌样本与酒精相关的肝硬化,通过手术收集来自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的8个肝癌样本。8 wk龄雄性SD大鼠每周两次腹膜内注射50 mg/kg二乙基亚硝胺持续8 wk建立肝硬化模型。Western-blotting检测人和大鼠进行的组织自噬状态、HGF的水平及HGF/Met/JNK信号途径分子的变化。采用c-Met抑制剂EMD1214063治疗肝硬化大鼠并评估细胞增殖和凋亡,同时评估HGF/Met/JNK信号途径分子的变化。结果 相较于正常肝组织对照,肝硬化患者的自噬水平显著升高(全部P<0。05),而自噬水平的下降与肝硬化进展为肝癌有关;同时,这些肝硬化异常自噬样本中HGF的产生显著增加。肝硬化肝脏根据自噬状态和HGF表达首先分层后发现p-Met、t-Met及p-JNK水平在自噬增强的Axin2阳性细胞中显著升高(全部P<0。05)。治疗8 wk和11 wk后细胞增殖显著减少(全部P<0。05),而TUNEL染色的结果显示细胞的c-Met抑制剂EMD1214063对肝细胞的凋亡并无明显影响。在第8周和第11周使用来自对照和EMD1214063处理组的全肝裂解物的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p-Met、p-JNK及HGF在11 wk的大鼠中显著降低,而t-Met、p-JNK及HGF在8 wk的大鼠中显著降低。结论 HGF/Met/JNK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自噬参与到肝硬化癌变进程中,并且c-Met抑制剂能够在肝硬化进程中发挥治疗作用。

    HGF/Met/JNK信号通路自噬c-Met抑制剂肝硬化

    L3-PMI在乙肝肝硬化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叶青蔡均均闫俊卿吕蓉...
    116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肌肉减少症是终末期肝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受到广泛关注。但对于肌少症来说,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标准,临床应用受限。目的评估乙肝肝硬化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的第三腰椎腰大肌指数(the third lumbar level psoas muscle index,L3-PMI)与临床指标的关系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4-01/2017-12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内科住院的符合乙肝肝硬化相关ACLF诊断标准且有腹部CT扫描资料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由同一名研究者在患者腹部CT图像上手动追踪第三腰椎下缘水平面,测量双侧腰大肌最大前后径和横径,计算腰大肌指数。分析患者的L3-PMI和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将140例患者按90天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102例,死亡组38例。死亡组患者L3-PMI值4。89 cm2/m2±1。42 cm2/m2较生存组患者5。94 cm2/m2±1。24 cm2/m2显著降低(P<0。001);血小板(platelet,PLT)、白蛋白(albumin,ALB)、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死亡组患者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水平、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而血清钠显著低于生存组(P值均<0。05)。此外,ACLF患者中33例合并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的患者L3-PMI值5。17 cm2/m2±1。49 cm2/m2显著低于107例未合并HE的患者5。80 cm2/m2±1。29 cm2/m2,(P=0。02)。所有ACLF患者中男性120例,女性20例,其中男性组L3-PMI值5。92 cm2/m2±1。23 cm2/m2显著高于女性组4。03 cm2/m2±0。92 cm2/m2,(P<0。05)。按性别分别绘制L3-PMI预测死亡的ROC曲线图,其中男性ROC曲线下面积0。726,截断值为5。02,敏感度为85%,特异度50%;女性ROC曲线下面积0。774,截断值为4。60,敏感度为50%,特异度100%。结论 L3-PMI对于评估乙肝肝硬化相关ACLF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慢加急性肝衰竭肌肉减少症腰大肌指数预后

    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日间手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金曜杨帆徐继宗张弦...
    1174-1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展,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已成为治疗结直肠息肉的首选方法,其微创、快捷、安全以及经济有效的优势已得到临床广泛认可。基层医院如何在医疗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在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是医疗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分析无痛肠镜下息肉切除日间手术模式的可行性,研究其合理运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03/2021-05在我院行无痛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2251例,依患者意愿与内镜医生共同评估决定后分为日间手术组(观察组)879例和常规住院非日间手术组(对照组)1372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均无再入院及死亡病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息肉数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30 d内再入院例数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总住院时间(20。5±3。2)小时,治疗总费用(含门诊检查费用)(2968。8±677。2)元,均明显低于同期普通住院手术患者(P<0。05),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t=9。45,P<0。05)。两组患者均无出现腹腔感染、麻醉意外、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5 d病理结果显示均为良性。两组均随访30 d,无一例因术后并发症再次入院。结论 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日间手术较普通住院手术相比,可以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在合理优化治疗路径的前提下,选择符合适应症的合适患者进行日间手术,不仅安全可行,还具备降低医疗成本、有效利用医疗资源的优势。

    结肠镜肠息肉切除日间手术临床价值

    RNA化学修饰在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付学明王文杰宋自芳
    1179-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体内大分子物质的特定化学修饰是调节分子结构与功能的高效性方法,DNA和蛋白质的修饰会影响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RNA化学修饰则在基因选择性表达中发挥关键性调节作用。大自然中存在170多种不同类型的RN A化学修饰,它们分别参与编码和非编码RNA的修饰过程。RNA修饰的失调会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在这篇综述中,我们着重介绍了N6-甲基腺苷、5-甲基胞嘧啶、N1-甲基腺苷、7-甲基鸟嘌呤和Pseudouridine在内的多种RNA化学修饰,并对其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作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RNA化学修饰转录后调节表转录组消化道肿瘤

    外泌体在胰腺癌诊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李宗倍李华志郭春海崔宏力...
    1186-1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起病隐袭、进展快速、预后极差,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外泌体(exosomes)作为人体内重要的囊泡小体,可反映来源细胞的生理、病理状态,并在细胞间信号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外泌体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就外泌体在胰腺癌诊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医生在胰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中有一定借鉴意义。

    胰腺癌外泌体生物标记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小肠损伤的研究进展

    罗洋朱兰平雷月赵经文...
    1191-1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种抗炎镇痛及抗血小板药物,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但随着NSAIDs的长期应用,其并发症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往在临床上关注较多的是其导致的上消化道并发症,但随着内窥镜如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镜等的普及,人们发现NSAIDs引起的小肠损伤也并不少见。虽然大部分患者并无明显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症状或复杂的溃疡,需要进行治疗干预。然而,针对NSAIDs相关性肠病的药物尚未被研发,因此,进一步研究NSAIDs相关肠病的发病机制并制定合适的防治策略是有必要的。本文对NSAIDs所致小肠损伤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了归纳总结,为NSAIDs的使用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

    非甾体抗炎药小肠损伤干预治疗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结直肠息肉性质鉴别中的应用

    朱兴旺严俊何英丽刘刚...
    1201-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是明确可以从结肠镜筛查中获益且最宜开展筛查的癌症,2017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约431951例,发病人数在28年间增长了203。5%。在结肠镜检查中对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早发现、早切除,可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然而各种因素导致结肠镜检查过程中息肉的漏诊,使结直肠癌发生的风险增加。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AI辅助结肠镜检查能增加息肉的检出率(adenoma detection rate,ADR),提高结肠镜检查的质量。本文主要就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为架构的AI辅助系统在结肠镜检查中的的质量控制(automatic quality control system,AQCS)、肠道准备、结直肠息肉的诊断与分型以及AI在结肠镜领域未来面对的机遇与挑战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给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结肠镜检查结直肠息肉腺瘤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