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江学良

旬刊

1009-3079

wcjd@wjgnet.com

0351-4078656;办公电话010-85381901-644

030001

社址:山西省太原市双塔西街77号;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远洋国际中心D座903室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Journal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湖北"肺炎1号"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肠道微生态机制探讨

    袁榛舒兰谭周进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治离不开中医药的积极参与。湖北省中医院创立的"肺炎1号"方,是以小柴胡汤合达原饮加减为基本方,并结合当地新冠肺炎患者的证候特点而成。本文分析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关联,并从中医理论与肠道微生态理论的一致性角度入手,探究"肺炎1号"通过肠道微生态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效用提供理论支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肠道微生态中医药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吴香安石岳杜顺达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患者容易出现肝转移,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是目前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唯一方法。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转移病灶的手术进展情况:包括通过新辅助化疗或分阶段肝切除等方法提高肝转移病灶的手术切除率、肝转移灶切缘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腹腔镜下肝转移灶切除的影响及优势,肝移植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应用等。本文旨在结合结直肠肝转移的手术进展和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预后

    CMTM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李爱云吴玉秀郜娜张建光...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低,同时大部分患1者发现时已发展为远处转移的晚期或局部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然而,GC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的确切分子机制仍不完全明晰。目的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生物信息分析结合细胞实验方法探讨CMTM3基因在GC中的表达、生物学功能及其潜在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首先在GEO和TCGA数据库中分析CMTM3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并比较CMTM3基因高低表达与GC患者预后的关系。在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和多个GC细胞系(HGC-27,BGC-823和MKN45)中比较CMTM3基因的表达情况。在MKN45细胞中转染外源性小干扰RNA(sh-CMTM3-1)下调细胞中CMTM3基因表达后,采用MTT实验和划痕实验,评价下调前后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有无改变。GEO数据库中筛选GC组织vs胃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croRNA谱,并根据microRNA在线预测软件Targetscan预测CMCT3上游靶基因miR-125b-5P.选取我院收治的15例GC患者,采用q-PCR方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MTM3和miR-125b-5P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jR-125b5P与CMTM3靶向调控关系。转染外源性miR-125b-5P-mimic,评价MKN45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在GC患者,癌组织中的CMTM3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P<0。05)。CMTM3基因高表达GC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均低于低表达患者。外源性小干扰RNA(sh-CMTM3-1)可显著下调MKN45 GC细胞中CMTM3基因表达(P<0。05)。sh-CMTM3-1下调MKN45 GC细胞中CMTM3基因表达后,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减低(P<0。05)。MTT实验显示,sh-CMTM3-1下调CMTM3表达后,MKN45 GC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筛选出CMTM3上游靶基因miR-125b-5P。miR-125b-5P在正常胃黏膜细胞系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GC细胞系(P<0。05),GC患者癌组织中1nR-125b-5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CMTM3基因在G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GC组织中CMTM3与miR-125b-5P表达呈负相关(rPearson=-0。58,P<0。05)。MKN45细胞中,miR-125b-5P可显著下调CMTM3基因表达(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miR-125b-5P基因与CMTM3基因3'UTR靶向结合。转染miR-125b-5P-mimic下调CMTM3表达后GC MKN45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明显减低(P<0。05)。结论miR-125b-5P靶向调控CMTM3基因表达影响GC增殖和迁移能力,并有望成为GC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胃癌miR-125b-5PCMTM3基因预后生物学功能

    IncRNA HOTAIR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达春丽刘凯孙伟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由于缺乏食管早期诊断、转移复发检测和预后判断的高效生物标志物,导致食管鳞癌晚期确诊,生存率低。IncRNA HOTAIR在癌组织中一致高表达,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但其在血清中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IncRNA HOTAIR在健康志愿者和食管鳞癌血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qPCR分别检测48例健康志愿者血清、48例食管鳞癌初治患者血清及其配对癌组织中IncRNA HOTAIR表达水平。秩和检验分析健康志愿者和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HOTAIR表达水平及其差异性;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对血清IncRNA HOTAIR诊断效能进行评价;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与其配对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相关性采用Spearman分析。结果IncRNA HOTAIR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 0。0099,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8,敏感度为0。7612,特异度为0。9091,截断值为14。4670,提示血清中IncRNA HOTAIR表达水平对食管鳞癌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满意;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与其配对癌组织中IncRNA HOTAIR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 = 0。3920,P= 0。0124);其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的研究发现,伴远处转移食管癌患者血清HOTAI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 0。003;伴随TNM分期渐晚,IncRNA HOTAIR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具有等级相关性,P= 0。011。结论血清IncRNA HOTAIR及其动态变化有望成为食管鳞癌患者早期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预测治疗效果及预后生物学指标。

    IncRNAHOTAIR食管鱗癌生物学指标

    思连康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及对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

    黄龙武李雷
    1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基于药理学和药物遗传学,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的优化二联疗法开始运用于临床。近期共识报告指出益生菌对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根除治疗亦有显著效果。但目前临床关于两者治疗H。pylori相关性胃炎治疗效果及可能作用机制的研究鲜有报告,值得进一步研究。目的思连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H。pylori相关性胃炎疗效及对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 κB,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11/2019-12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H。pylori相关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对象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入院后均接受优化二联疗法,即艾司奥美拉唑钠肠溶片20 mg+阿莫西林胶囊1000 mg,均为bi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思连康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黏膜改变情况、H。pylori根除率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情况,同时于治疗前后通过胃镜下病理活检后采用蛋白质定量(BCA)法进行NF-κB P50、P65蛋白定量,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NF-κB P50、P65 mRNA,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8、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NF-κB P50、P65 mRNA和蛋白均呈下降趋势,同时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1。42±0。33 vs 1。10±0。24,1。27±0。26vs0。87±0。17,2。51±0。52 vs 1。94±0。28,2。33±0。37vs1。77±0。23)(P<0。01);两组IL-1β、IL-8、TNF-α均呈下降趋势,同时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11。50±3。40 vs 7。30±2。16,237。70±27。72 vs 193。68±19。88,19。30±3。41 vs 10。87±2。18)(P<0。01);此外,治疗组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点好转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88%vs 78。13%,P<0。05),H pylori根除率亦高于对照组(93。75%vs 75。00%,P<0。05)。结论思连康联合优化二联疗法治疗可显著缓解H。pylori相关性胃炎症状,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及炎性因子释放有关。

    思连康优化二联疗法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疗效NF-κB炎症信号通路

    品管圈在肝癌介入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楼婷婷
    138-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关于品管圈应用于肝癌介入术的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其应用效果进行Meta分析,进而为广大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工作中提供循证医学相关的依据。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品管圈在肝癌介入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从2010-06/2020-06国内外有关肝癌介入手术患者运用品管圈的相关文献。主要数据库包括:国内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国外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文献、文献中数据提取、文献质量评价后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比较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检索出60篇文献,经过筛选后共选出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运用品管圈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OR:6。57,95%CI(4。04,10。68),P<0。00001]、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OR:5。73,95%CI(3。74,9。83),P<0。00001]、降低术后食欲减退[OR:0。37,95%CI(0。21,0。68),P = 0。001]、发热[OR:0。42,95%CI(0。26,0。67),P= 0。0003]、腹部疼痛[OR:0。36,95%CI(0。21,0。62),P = 0。0003]、恶心呕吐[OR:0。37,95%CI(0。221,0。61),P<0。0001],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肝癌介入术后的患者,运用品管圈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降低手术并发症。

    肝癌介入品管圈应用效果Meta分析

    饮食疗法通过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研究进展

    刘畅吴慧范恒
    14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与遗传、环境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既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又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结果。研究发现,饮食疗法能调节微生物群以改变环境因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饮食方式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发展及预后整个过程均有关,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影响也愈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饮食疗法能通过肠道菌群调节脑-肠功能轴、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作一综述。

    肠道菌群饮食疗法溃疡性结肠炎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并发肠系膜灌注不良综合征1例

    柴琳王玥范阜东王东进...
    152-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并发肠系膜灌注不良综合征(mesenteric malperfusion syndrome,mesMPS)死亡率高,早期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容易漏诊。一旦出现非特异可疑症状,需及时复查主动脉CTA或腹部CT,尽早诊治。病例简介本例病人以"突发胸背部撕裂样疼痛15小时"为主诉急诊转入我院。急诊行"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岛状吻合)+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自体血管取用术"。术后大便隐血阳性;术后第11天,可见肉眼血便;术后第12天有腹部压痛;术后第13天,有腹痛,并检查CT为肠梗阻。遂当日剖腹探查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小肠占位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回肠造口术。出院诊断为:(1)主动脉夹层(A型);(2)冠脉夹层;(3)急性弥漫性腹膜炎;(4)结肠多发穿孔;(5)小肠先天性腺体异位(可能性大);(6)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术后一年余行"肠粘连松解术+回肠造口闭合术+切口疝修补术",之后一年随访恢复佳。结论本例病人高度提示并发肠系膜灌注不良综合征的表现包含:2支以上的肠道供血血管夹层累及(图1,图2是术前的;图3是术后的);乳酸高;并发急性肾衰;大便隐血阳性;术后11 d大便红色稀糊状;术后12 d腹部压痛;术后13 d诉腹痛,急查腹部平扫CT示肠梗阻。本例病人肠系膜灌注不良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直至后期出现透壁性肠坏死引起腹膜炎,动力性肠梗阻。CTA是肠系膜灌注不良一线的检查手段,A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治中所行全主动脉CTA包含肠道供血血管的影像。对于肠道供血血管中2条或2条以上夹层受累的情况下,应高度怀疑并发肠系膜灌注不良综合征,有非特异临床表现时,就要提高警惕尽早复查CTA看肠道供血血管闭塞情况或复查腹部CT看是否存在透壁性肠坏死的迹象,及时干预以改善病人预后。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并发mesMPS肠系膜灌注不良病例报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投稿指南

    后插1-后插5页

    人物介绍

    前插1,前插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