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航天制造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航天制造技术
航天制造技术

陈济轮

双月刊

htgy818@sohu.com

010-68750167;88531537

100076

北京34信箱12分箱

航天制造技术/Journal Aerospac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航天系统唯一的一份工艺类期刊,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广大科技人员的广泛关注。刊号CN11-1887/V。国内公开发行,发行量1000多册,涵盖航天科技、机电集团各企、事业单位及部分集团外的企、事业单位。《航天工艺》主要刊登航天产品制造技术及民品制造技术方面的科技论文及工艺管理等文章。涉及的专业包括焊接、冷热加工、机械加工、电装工艺、精密加工、微细加工、特种加工及各种难加工材料、非金属材料加工、装配工艺与检测技术、生产的最新成果及工艺动态,具有实用性推广交流价值。文稿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精练,逻辑严谨;文中计量单位,文字,标点符号,插图,表格均应符合国标;文稿不应涉及保密内容,不得损害他人权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焊丝成分对2050铝锂合金焊接性能影响研究

    陈永来丁俊峰杜玥黄思源...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十字搭接试验方法测定 2050铝锂合金焊接裂纹敏感性,研究了焊丝成分变化对 2050铝锂合金焊接结晶裂纹率、液化裂纹率的影响,并对焊接接头的组织形貌、断裂特征和力学性能等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钨极氩弧焊匹配Al-Cu-Si-Ti-Sc-Ce-B系焊丝对 2050铝锂合金进行焊接,获得的焊接接头结晶裂纹率K1 和液化裂纹率K2均为0,其强度系数可达母材的 70%.

    2050铝锂合金焊丝焊接性能

    基于改进的VGG-16网络结构的焊缝缺陷识别技术研究

    刘骁佳曹立俊刘欢王飞...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焊接技术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近年来焊缝缺陷的自动检测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铝合金熔焊焊缝的X射线图像,采用VGG-16 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基础网络,提出了一种SC-VGG的新型网络结构.该结构通过引入多尺度合成卷积层来替代传统的单一卷积层,优化了训练过程中的损失函数,使网络更加聚集于焊缝缺陷类型的精确预测.实验结果表明,SC-VGG 网络结构在训练过程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收敛性.与其他网络相比,SC-VGG网络在提取焊缝缺陷特征方面表现优异,其平均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了 95.86%和98.33%,为焊缝缺陷的自动化分类提供了算法支撑.

    焊缝检测缺陷识别VGG-16模型合成卷积

    弹簧零件表面离子液体电镀铝应用研究

    郑玉杰李吉丹宋启良韩涛...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氯化铝-1-乙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AlCl3-EMIC)型离子液体对弹簧零件电镀铝.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及能谱仪(EDS)分析了铝镀层的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检测了铝镀层的相关性能.结果表明,铝镀层分布均匀、无漏镀起皮缺陷,结合力、摩擦性良好,中性盐雾试验96 h后无白锈,336 h后无红锈,无氢脆现象,通过载人火箭两次飞行验证,综合性能满足航天产品要求.

    离子液体电镀铝弹簧耐蚀性氢脆性

    基于轮廓误差灵敏度函数的增益匹配研究

    姜佳利董蓉桦郑涛张辉...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数控系统和伺服驱动系统开放性有限,实时轮廓误差控制策略难以实现,为避免加工设备二次开发,研究了精密加工轮廓误差的离线补偿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减少轮廓误差为目的的跟踪误差匹配方法.首先在构建各进给系统的机电混合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推导轮廓误差关于参考轨迹的灵敏度函数;然后以轮廓误差灵敏度函数为理论依据,针对数控加工过程中常用的G01 直线和G02/G03 圆弧指令,分析伺服参数在不同运动学参数下对加工轨迹的影响;最后通过调整各伺服轴的控制参数,匹配动态误差系数,提高轮廓精度.此方法可在不增加控制系统复杂性的同时减小各轴动态特性导致的误差,对提高多轴联动加工轮廓精度具有参考价值.

    轮廓误差数控加工灵敏度函数运动控制动力学匹配

    航天机加车间数字孪生虚拟重构技术研究与应用

    徐磊刘金山王黎黎孙连胜...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天器结构产品机械加工生产过程存在生产组织管理难度大、管控和优化难度大等问题,随着航天器结构产品总量和批量持续增加,现有制造模式无法满足未来发展需求.本文提出一种航天机加车间数字孪生虚拟重构技术,建立航天机加车间虚拟数字孪生体,在不调整设备布局的情况下,形成可视化连续运行的虚拟生产线,经应用验证可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批量产品的混线生产,有效减少因产品不同、工艺不同频繁变换设备而导致的生产不连续问题,可提升生产过程管控能力、设备利用率以及生产线快速响应能力,满足总量和批量持续增加的航天型号任务需求.

    虚拟重构数字孪生航天产品机械加工

    卫星三维电缆网精细化设计及三维下厂

    朱效杰顾永坤冯彦军张贻旭...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缆网是卫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卫星电缆网加工、敷设非常复杂,而且不同功能的电缆布线要求也不同的问题,文章从电缆折弯半径、穿舱孔、接插件插拔空间,不同功能电缆单独布线、避免干涉、减重设计,特殊电缆的走向设计以及电缆网的三维下厂几个方面,提出了三维电缆网精细化设计以及三维下厂方法.经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优化三维电缆网的布线效果,提高电缆网的加工及敷设效率.

    三维电缆网精细化设计减重设计三维下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