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陈善广

双月刊

1002-0837

jianhui_li@263.net

010-66365788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26号(北京5132-25分箱)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Journal 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8年创刊,中英文混编,原为季刊,1996年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有关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动向。期刊设置有学术论著、文献综述、研究快报等栏目,本刊是我国载人航天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之一,目前被美国工程索引(EI)、医学文献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航空航天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和引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CJN)、万方数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N)、中国科学工程期刊文摘数据库(英文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航空航天文献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收录,是相关领域广大硕博士毕业生和科研工作人员发表英文论文和中文论文的大舞台。请将电子档投至信箱suhongyu@vip.sina.com,同时要求邮寄纸质稿件1份,单位介绍信1份(证明无失泄密、无政治问题、无一稿多投、作者署名无争议,在校生还需导师签字)、作者简介1份(必须有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DNA损伤效应主动监测的抗氧化基因缺失微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性能评价

    俞悦李安一王文甲姜浩...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活性氧基团(ROS)水平升高会引起生物体的DNA氧化损伤,监测DNA的氧化损伤程度,能够实现ROS损伤效应的有效评价.基于微生物传感器监测DNA损伤效应可以定量评价氧化损伤程度,但微生物本身具有的ROS清除机制,会影响监测灵敏度.本研究旨在敲除细菌ROS清除机制的关键基因,构建抗氧化基因缺失微生物传感器,实现对DNA损伤效应的灵敏监测,评价ROS对生物体的损伤效应.方法 本研究基于λ-Red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细菌抗氧化损伤相关基因ahpCF、katE与katG,构建抗氧化基因缺失微生物传感器,并评价传感器对萘啶酮酸钠和紫外照射的响应.结果 成功构建ΔahpCF、ΔahpCF/ΔkatE与ΔahpCF/ΔkatE/ΔkatG三种抗氧化基因缺失的微生物传感器,工程菌ΔahpCF/ΔkatE/ΔkatG对DNA损伤试剂萘啶酮酸钠的响应灵敏度最高,检测限为0.40 μmol/L,另外,1.80 min的紫外照射(254 nm)可诱导工程菌产生显著的荧光表达效应.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抗氧化基因缺失微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DNA损伤试剂和紫外照射等DNA损伤效应的主动灵敏监测,可为未来空间辐射效应的评价提供一种主动、有效、灵敏的潜在监测方法.

    DNA损伤效应基因敲除微生物传感器空间辐射萘啶酮酸钠紫外照射

    非接触式生理心理检测在长期模拟失重效应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丁帅许梓戎千刘书娟...
    78-8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模拟失重生理效应场景下,构建基于面部视频的非接触式生理心理检测模型,探索长期模拟失重生理效应分析的非接触式心率和负性心境状态检测新方法.方法 搭建可见光和热红外视频融合分析的非接触式生理心理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地星二号"90 d头低位卧床实验中受试者生理心理相关数据,构建基于图卷积网络面部多区域特征融合的非接触式心率检测模型和考虑数据可靠性的非接触式负性心境状态检测模型,并以指夹式心率和POMS-SF量表为标签,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非接触式心率检测模型的Bland-Altman图差值平均数为-1.26 bpm,且96.3%的误差值检测数据处于95%一致性区间内,模型检测的心率与指夹式心率有较高的一致性;非接触式负性心境状态检测模型对于紧张、压抑、愤怒、疲劳的检测准确率均超过0.85,且心率、AU06、眼部视线、头部姿态对心境状态检测的影响显著.结论 非接触式生理心理检测方法不仅能够用于长期模拟失重的生理效应分析,还可为未来长期空间飞行的航天员在轨健康保障提供新途径.

    模拟失重效应非接触检测心率检测心境状态分析

    持续近高温暴露下基于心率变异性的认知表现评价方法

    朱辉王雨菲王怡超高琨...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持续高温暴露对人体认知表现的影响规律,为因高温应急导致的认知表现降低提供解决方案,减少高温应急时航天员的误操作问题甚至安全事故.方法 本研究招募了14名右利手男性受试者,在32℃、35℃、38℃、41℃这四种热环境下均连续暴露150 min,其间持续进行5种不同的认知任务(Posner Cueing Task、Deary-liewald Task、N-back Task、Wisconsin Card Task、Visual Search Task)得到相对认知表现;同时在认知测试过程中使用便携式2导联动态心电仪连续捕捉心电R波信号,并且基于心电数据进行心率变异性非线性分析,探索非线性指标SD1、Shannon entropy、α2、D2与相对认知表现的定量关系.结果 结果表明,所有非线性指标均随着暴露时间与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一定规律的变化.此外,通过相对认知表现与非线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系数最高的指标α2(相关系数为0.7).在此基础上分析了α2与相对认知表现的定量关系,发现非线性指标α2与相对认知表现呈近似U型函数关系,当α2=0.98时,相对认知表现最差.结论 本研究表明心率变异性非线性指标α2可较准确地预测近高温暴露下人的认知表现,能够为高温暴露下各行业作业人员的工效与健康评价提供一种较为可靠的客观指标.

    心率变异性认知表现环境温度暴露时间任务负荷

    基于系统生物学方法筛选癫痫潜在风险基因

    郭盼张殊悦王学韬蔡春泉...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综合分析癫痫相关基因,从网络和通路的角度探讨其主要功能,并提取疾病关键基因.方法 通过OMIM、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以及文献检索收集癫痫相关基因,利用"ClusterProfiler"R包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通路富集分析,通过通路串话分析识别通路之间的关联;将癫痫相关基因映射到人类蛋白质互作网络(PPIN),获得癫痫特异性蛋白互作网络,基于网络拓扑学提取疾病关键基因和潜在基因.结果 收集获得572个癫痫相关基因,富集分析获得642条显著GO生物学过程条目和80条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涉及学习、记忆和认知等过程;通过PPIN,提取获得10个疾病关键基因,大部分为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基因;整合PPIN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提取获得17个疾病潜在基因,涉及热休克蛋白、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等.结论 癫痫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功能基因的异常,基因间通过紧密联系调控多个生物学过程及通路,通路间彼此交叉,共同导致疾病的发生.

    癫痫功能富集生化通路蛋白质互作网络

    模拟微重力环境对皮肤干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王思远赵映松谭映军施鏐佳...
    99-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皮肤干细胞在模拟微重力(SMG)环境下的增殖能力与干性变化.方法 以SD大鼠皮肤干细胞为模型,建立悬浮培养体系,对比SMG环境与正常重力(1G)环境下皮肤干细胞的增殖及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差异.结果 SMG环境显著影响悬浮培养环境下的皮肤干细胞球增殖速度,其增殖率较1G重力组约高12%.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SMG组1 673个基因上调,1 409个基因下调;Calcium signaling、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及PPAR pathway等重要信号通路在两个环境下表达差异显著.结论 SMG环境可通过调节关键信号通路的表达,影响悬浮培养环境下皮肤干细胞的增殖行为,为SMG环境下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了实验依据.

    模拟微重力皮肤干细胞增殖悬浮培养

    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磁刺激-音乐融合刺激对脑力疲劳干预效果的研究

    任振峰曹勇牟锴裕王立志...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经颅磁刺激(TMS)和音乐(Music)多物理场融合刺激方案对脑力疲劳的干预效果.方法 疲劳诱发后,10名受试者分别接受空白(静息态)干预、音乐干预和tDCS-TMS-Music多物理场干预.tDCS刺激部位位于受试者双额区,TMS刺激部位为后脑双侧枕部.每次刺激干预前后统计受试者主观疲劳量表、测定心率变异性和被试反应绩效,研究不同干预方案对脑力疲劳的缓解效果.结果 与音乐组和空白组相比,tDCS-TMS-Music组干预后脑力负荷程度、反应绩效和心率变异性指标改善效果更好.结论 tDCS-TMS-Music融合干预方案能够有效缓解长时间认知操作任务诱发的脑力疲劳,干预效果优于相同时间的音乐干预和静息态缓解.

    疲劳缓解多物理场干预微弱直流电刺激弱磁场刺激

    军事飞行人员超龄特许航空医学鉴定回顾性研究

    苏楠朱迪齐林嵩张家康...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军事飞行人员超龄特许飞行航空医学鉴定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相关人员的健康管理及超龄特许鉴定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23年于某军队医院申请超龄特许飞行航空医学鉴定的509人次飞行人员临床资料及鉴定结果,分析疾病检出情况及不合格疾病谱,并比较不同机种、飞行职务的飞行合格率.结果 申请超龄特许飞行医学鉴定的509人次飞行人员中,79.57%检出疾病,检出疾病排序前10位的依次是高脂血症、脂肪肝、甲状腺结节、后天性肾囊肿、肝囊肿、胆囊息肉、高尿酸血症、颈内动脉斑块、高血压、肝血管瘤.96.08%人次鉴定结果为飞行合格,1.96%飞行不合格,1.96%暂时飞行不合格.不同机种、飞行职务超龄特许医学鉴定合格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达到最高飞行年龄的飞行骨干可通过积极申请超龄特许飞行,以延长飞行年限,维护部队战斗力.针对年大飞行人员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在航卫保障中应重视防控,在超龄特许航空医学鉴定中进行科学评估及鉴定.

    超龄特许航空医学鉴定飞行人员疾病谱

    月球车驾驶运动感知特性研究

    陈炜谢绍丽安明杜芳...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天员月球车驾驶技能地面训练需要模拟逼真的运动感知特性,其关键在于掌握地面与月面驾驶运动感知的差异.笔者建立了高度逼真的月球车驾驶运动仿真场景,模拟月球车驾驶运动的地月差异;开发了以空间定向模型为框架的人体运动感知软件,仿真比较了月球车驾驶前向运动感知的地月差异.结果表明,月面环境下月球车加速度变化范围减小、加减速缓慢且易发生侧滑;视觉信息受限时动态俯仰角感知显著大于地面,而静态俯仰角感知则大大降低;这种地月差异在加入视觉信息后大幅度减少.揭示了月面与地面驾驶运动感知特性的差异,为月球车驾驶运动模拟策略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月球车低重力驾驶模拟运动感知空间定向模型

    双氯芬酸钠胶囊致军事飞行员急性肾损伤1例

    宋媛媛康阳祝玉慧
    121-12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1例军事飞行员服用正常剂量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2 d后发生急性肾损伤.化验血清肌酐519.1 μmol/L,血尿素15.01 mmol/L,血尿酸590.4 μmol/L,予地塞米松注射液静脉滴注等治疗,8 d后肾功能恢复正常.经1个月地面观察,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复查腹部超声、肾血管超声、血尿常规、肾功能均正常,经特勤科健康鉴定委员会讨论决定,航空医学鉴定结论:飞行合格.本文表明军事飞行员因病情需要服用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用药后密切关注肾功能情况,切实做到保障用药安全的同时维护部队战斗力的稳定.

    飞行员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急性肾损伤

    载人航天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技术的应用探讨

    熊涛李广利丁平杨松林...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水处理功能材料,离子交换树脂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核工业等领域.由于其高效、可靠的特点,也被大量使用在我国天宫空间站的尿处理子系统、水处理子系统、电解制氧子系统等水循环系统中,有效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水资源的安全使用.考虑到此材料的可再生性,发展面向载人航天任务的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技术可进一步减少长期飞行任务的补给需求,对推动载人航天技术由近地走向深空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重点阐述了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技术的应用特点和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热再生、生物再生、超声再生和二氧化碳再生等潜在辅助再生技术的应用,结合载人航天技术的应用特点,从可行性、安全性、发展潜力等方面探讨了离子交换再生技术的应用前景.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载人航天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