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魏仕民

双月刊

1671-8275

xuebao5020@126.com;xuebao5020@sina.com

0561-3115020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相阳路146号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aibei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

    沈锦华江晓晖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党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有助于提高党性修养,筑牢理想信念;汲取精神源泉,激发奋斗动力;提升文化传承,赓续红色血脉.大学生党员初心具有多样性与差异性,存在入党动机不纯、初心意识淡薄、理论素养不高、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应以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为滋养,确立党员初心教育目标、注重党员初心教育内容、创设党员初心教育环境、拓宽党员初心教育载体,为实现中国梦奉献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

    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三重逻辑探析

    张海珍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自我革命始终贯穿全过程.探究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固有的革命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革故鼎新"精神特质;历史逻辑生成于党的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实践逻辑根植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自身建设中,扎根于伟大社会革命的迫切要求中.

    自我革命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实现高校学生社团思政育人功能——以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为例

    王鹤琴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是提升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以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生社团建设为例,通过引领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组织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创建共青团品牌项目和举办文化活动,发挥学生社团的思政育人功能.

    学生社团思政育人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培育

    赵艺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师范生在师德素养、师德培育内容、师德培育方法、师德评价机制等方面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从打造三位一体特色课程群,抓牢课程建设"主战场";构建三段式教学模式,畅通课堂教学"主渠道";凝聚学校教师双方合力,建强教师队伍"主力军";完善师德培育评价机制,用好师德评价"指挥棒";拓宽师德培育渠道,创设实践育人"体验场"等路径融入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培育,以提高培育质量.

    课程思政高职师范生师德培育

    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李燕伶
    18-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传播、流行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基于此,可从网络舆情的内在机理出发,分析网络舆情的三大特点,结合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境三个层面的现实困境,从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学生网络素质教育、健全高校舆情监管机制等应对策略的角度,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生成逻辑与内涵意蕴

    任梓洁
    22-2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生成逻辑源于理论和实践全方位的创新,这一科学成果的时代内涵体现在青年之定位、青年之理想、青年之成才三方面,它对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弘扬,是新时代青年思想教育工作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凝练表达.以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为引领,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培养是指导大学生奋斗精神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青年责任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许德珩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雷丽胡火清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四先锋"许德珩的爱国主义精神蕴含着知识分子的爱国奋斗传统,探寻许德珩爱国主义精神的发展轨迹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有利于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充分发挥许德珩爱国主义精神的引领作用,以培养青年学生爱国之情;弘扬许德珩爱国主义精神的奋斗传统,以砥砺青年学生强国之志;凝聚许德珩爱国主义精神的实干力量,以鼓励青年学生实践报国之行;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坚定爱国追求,切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许德珩爱国主义精神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刍议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主动精神

    赵嫒嫒邓娟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主动精神具有探究历史规律、尊重人民主体、坚持敢于斗争的丰富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所展现出的优秀精神品格和强大制胜法宝.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的培育当中,以党的初心与使命坚定新时代青年的信念与担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以党的百年历史成就激发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精神.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主动精神需要强化理论学习,担当使命;涵养精神自觉,抢抓机遇;增强奋斗意识,立足于新时代伟大实践.

    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新时代青年培育

    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的价值与培育路径

    黄一希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一代担当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未来,培育其担当精神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为此,需大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担当精神的文化基因,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促进担当精神培育,加强优良家风建设与担当精神的融合发展,利用网络新媒体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实践路径

    人民至上: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发展新阶段

    陈永红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揭示了人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发展的新阶段.人民至上激发了人的思想自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主、客观条件.人民至上体现了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理论上的升华.人民至上意味着新时代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和以人民为评价主体.

    人的本质人民至上自由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