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魏仕民

双月刊

1671-8275

xuebao5020@126.com;xuebao5020@sina.com

0561-3115020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相阳路146号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aibei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

    王子龙陈乐欣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奋斗铸就了自我革命精神这一伟大力量.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既是一种精神形态,又是系统化的理论表述,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治理智慧,形成特有的质性规定.在学理与主体的辩证统一中明晰和把握自我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实践路径对新时代进一步弘扬自我革命精神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实践路径

    长征精神的生成逻辑、内涵意蕴与当代价值

    熊志强
    7-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铸就的精神财富,汇聚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动力及坚持斗争的伟大实践力量.长征精神蕴含理念、品质、方法、战略及动力五维科学内涵.新时代长征精神在践行群众路线、构筑中国精神及淬炼斗争精神三方面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深入探究长征精神的实质,有助于总结长征经验,以利于发挥长征精神在新长征路上的价值引领作用.

    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价值

    论"坚持胸怀天下"的中国共产党国际观

    胡琦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胸怀天下"的中国共产党国际观蕴含着推进人类和平发展、顺应人类发展潮流、坚持全球团结合作三个层面的思想内涵,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实践中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群众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产物.新征程上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国际观的精神实质,把握其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方法论,以此指导学习和实践,有利于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开放包容,更好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

    中国共产党国际视野胸怀天下历史经验

    牢牢把握全周期全链条党性教育的三重属性——以基层党校为例

    钱丹洁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校教学的主体,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党性教育模式意义重大.对照全周期全链条的新目标、新要求,发现基层党校在党性教育实践探索过程中面临着教学布局失衡、师资合作粗浅、部门联动乏力等新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性教育的覆盖面与实效性.为使党性教育各环节、各方面相互配合,发挥更大的叠加效应,应优化教学布局,增强党性教育全过程协同;优化师资合作,推动党性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突出政治引领,保障党性教育实施效果.

    全周期全链条党性教育困境应然性实然性必然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构建——基于新年画视角

    杨丽萍谭诗溢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年画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通过俗化抽象概念、歌颂政治领袖、讴歌集体主义等方式以加强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并达成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化传播、形象化传播、生活化传播的基本成效,实现人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接纳.新时代借鉴运用新年画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经验,应立足人民性,善用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立足时代性,善用传播媒介和话语表达;立足创造性,善用人民的目光进行叙事来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不断探索人民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主流意识形态新年画传播

    抗美援朝精神的生成机理、科学内涵与当代价值

    李紫璇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美援朝精神源起于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凝结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并在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实践运动中得以生成.深入剖析抗美援朝精神的五大内涵,揭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密码在于人及人的精神力量.在传承精神本源的同时,将抗美援朝精神内涵进行时代性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以消解当代人在社会化生存困境中的精神危机,推动新时代之中国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与时俱进、共同发展.

    抗美援朝精神生成机理科学内涵当代价值

    延安时期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高云赵星雨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大力兴办高等教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效能,为党和人民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新征程上,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汲取延安时期的历史经验,对新时代扎根中国大地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启示

    解读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理路

    喻清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资源的源泉,也是人类活动的载体.现代文明中自然界与人类和谐共处及协调发展趋势至关重要,生态文明不仅关系到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在不断发展的科技背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已经成为人类存亡的问题,要解决中国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必须从理论入手,理清思想逻辑,切实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应对方案.

    生态马克思主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内在逻辑、现实价值与实践进路

    黄思静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习近平在经济领域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目标指向,二者具有契合性.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多重现实价值,将为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具体的实践进路,发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作用.

    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内在逻辑现实价值实践进路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新使命、新境遇、新路向

    胡泽彬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使大学生具备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配的劳动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劳动教育肩负着把大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新使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境遇,需要新的实践进路,加快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理念更新、加速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拓新、加大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资源投入.

    新质生产力大学生劳动教育新使命新境遇新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