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张强

双月刊

1007-8444

hysz@chinajournal.net.cn

0517-83511053 83511120

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交通路71号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期刊。对我国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语言以及高等师范教育等进行理论探讨,为校内外优秀科研成果提供发表园地。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与“双百”方针,扶持新人新作,繁荣学术研究,开辟有“周恩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史考辨”、“学术百年”、“现当代学人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特色专栏。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时代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强调研究深度,鼓励学术讨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周恩来的民主监督思想——兼论周恩来对破解"历史周期率"的贡献

    王涛
    541-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恩来不仅是自我革命的杰出楷模,而且对人民民主监督也曾作过有价值的思考,对破解"历史周期率"作出了杰出贡献.周恩来对民主监督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注重思想教育,为实施民主监督奠定基础;注重监督形式,为实施民主监督提供保证;注重制度建设,抓住实施民主监督之根本.深入学习研究周恩来的民主监督思想,对于继续走好民主监督新路和持续开展自我革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恩来民主监督思想教育监督形式制度建设

    周恩来回答"欧洲人要了解的问题"

    于曦蒸张秋兵
    546-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强大之后会不会侵略别人",这是"欧洲人要了解的问题".在周恩来的外交生涯中,欧洲各界人士多次当面向周恩来提出该问题.周恩来对该问题的理解、回答与说明,是研究周恩来以及中欧关系发展的一个全新的视角.

    周恩来欧洲安全和平共处中欧关系

    从遵义会议的抉择看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

    刘震生左娇娇
    55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和挫折,主要原因是盲目照搬俄国革命经验、教条地执行共产国际指示,没有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脱离了实际.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使中国革命从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经验走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周恩来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坚定地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推动了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周恩来遵义会议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乐记》"人生而静"章不同解释路向的考察与反思

    成守勇
    560-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乐记》"人生而静"章蕴含着对人性、欲望与恶之间关系的思考.程朱一系重视"天理""人欲"之说而极力推崇此段文字,在陆九渊、王船山及部分清儒那里,此节文字却颇遭诟议.通过对诸家注解文字的梳理分析与阐释剖判,反思经典文本在不同思想家那里际遇之不同,源于思想家们对经典文本的理解存在分歧、各自思想态度与关注旨趣有异、对儒家根本精神认同不一等因素.就对经典文本的理解而言,在尊重文本自身与其结构呈现的情况下,也需要注意发掘文本解释的潜力与文本结构义理的一贯性,从而使文本在保有自身一致性的情况下,也存在意蕴增长的可能性.

    《乐记》"人生而静"天人理欲朱熹

    先秦儒家"孝道"观的历史生成

    管爱花周璐
    567-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秦"孝道"观念大体经历了从殷商的"宗教之孝"、西周的"宗法之孝"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伦理之孝"的转变.先秦儒家从家庭自然亲情出发,突出了"孝"的情感特征,实现了"孝"这一伦理思想从具有维护宗法秩序的工具价值向具有维系普遍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情感价值转变,突显了"孝"文化主体的道德自觉.这使得儒家孝道观念在以后的各个时期虽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但仍是中国人表达情感最本真、最重要的形式,成为理解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观念.

    "孝道"先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版权风险及其治理

    陶中怡
    573-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创作过程,从而对既有的著作权规则产生了冲击.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数据获取和挖掘阶段是否适用合理使用著作权例外存在争议,在内容生成阶段存在可版权性判断规则的争议,在内容生成后的使用阶段存在侵权风险.为应对这些问题,有必要适当增加人工智能公司训练数据来源披露义务,在现有的立法框架下借助司法裁判认定数据获取和挖掘的法律性质,并鼓励人工智能企业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形成合作,努力达成作者、著作权人、人工智能企业和用户等多方主体之间利益平衡.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版权风险治理

    人工智能视野下刑事速裁案件快速审理研究——以3260份判决书为样本分析

    许健陶明
    581-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事速裁程序目前并未发挥出简案快审的立法本意.一方面,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在不断激化;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具有数据量越大,机器学习能力越强,得出参考结果亦越准确的天然技术优势,最终让人工智能运用到刑事裁判中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当事人隐私保护与审判数据信息安全面临挑战,以及受将人类自然语言提取为裁判要素的技术瓶颈限制,人工智能技术还无法运用到所有刑事案件中.刑事速裁案件相对简单、罪名固定,在防范当事人隐私泄露、保障司法稳定与安全的基础上,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刑事文书送达电子化、案件审理网络化、文书生成自动化、卷宗生成及归档自动化,达成刑事速裁程序简案快审的立法本意.

    人工智能刑事速裁要素式化简案快审智慧法院

    责任编辑分工及投稿邮箱

    589页

    公羊学定然重放异彩——《中国本土阐释学的精彩演进》后记

    陈其泰
    590-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统学术中,春秋公羊学说以其传承久远、风格独特、历史命运跌宕起伏等特征,在儒学体系中独树一帜.其学术风格的最大特点是专讲"微言大义"、注重义理阐释,这些特点与专门注重训诂考证的学派大异其趣.公羊学说的历史命运陡升陡降,它在西汉成为朝野共尊的政治指导思想和学术指导思想,在东汉以后则消沉了一千余年,到了清朝嘉道年间却又复兴,在晚清再度风靡一时,直接推动社会进程和学术变迁.在这一跌宕起伏的演进过程中,经过一代代学人的推演,公羊学的核心命题"三世说"也逐渐发展成为内涵十分丰富的学术体系,尤其是在晚清成为接受西方进化论的本土资源.当前,我们要构建阐释学的中国学派,必须让公羊学发挥它的宝贵作用,将它构建到我们的学术体系当中,而且让它走向世界,对世界史学理论作出贡献.

    公羊学"三世说"阐释学中华民族

    以史为鉴与实事求是:苏辙《龙川略志》和《龙川别志》中的现实探索与历史考证

    施建雄施阳
    597-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宋时期的苏辙将学术研究与政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晚年著述《龙川略志》和《龙川别志》,回顾并反思了他有关政治、经济和民族交往等方面的一系列主张.书中对政治和历史问题的探索包含着浓厚的务实、求真与资鉴意识,同时彰显出对国计民生问题进行探究的民本诉求,对民族关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则是其经世致用治学旨趣的集中反映.苏辙的学术研究在宋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苏辙以史为鉴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