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西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西医学
华西医学

石应康

月刊

1002-0179

hxyxqk@yahoo.com.cn

028-85421298

610041

四川成都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华西医学/Journal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为临床综合性季刊。主要刊载临床科研论著、临床经验、短篇报道等文章。循证医学为本刊国内首创的特色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医疗机构院内碳青霉烯类耐药菌预防与控制策略的Meta分析

    郭琳雯黄文治曾妮乔甫...
    392-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我国医疗机构院内碳青霉烯类耐药菌(carbapenem-resistant organism,CRO)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 检索 PubMed、Embase、Medline(Ovi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7个数据库,收集发表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的关于CRO预防和控制的我国医疗机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3篇随机对照研究,18篇非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标准防控措施相比,强化干预措施(包括主动筛查、信息化透明监管模式、综合干预和集束化防控策略可有效降低 CRO 感染率[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0。4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25,0。65),P<0。05]。开展院内主动筛查能有效降低CRO感染率[RR=0。52,95%CI(0。30,0。91),P<0。05]和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感染率[RR=0。47,95%CI(0。24,0。93),P<0。05]。信息化透明监管可通过提高标准防控措施的依从性,而降低CRE感染率[RR=0。42,95%CI(0。28,0。62),P<0。05]。结论 与标准防控措施相比,强化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CRO院内传播和感染风险,在临床实践中可将集束化综合干预与信息化透明监管相结合,必要时开展高危人群CRO主动筛查。

    碳青霉烯类耐药菌预防控制Meta分析

    人工智能在医院感染领域中应用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刘敏陈芳邓蓉赵静...
    399-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医院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HAI)领域中应用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的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数据库中有关 AI 与 HAI 的文献,检索时限为 1994 年 1 月1 日-2024年1月22日。采用VOSviewer(v1。6。19)和CiteSpace(v6。1。R6)软件绘制科研合作网络、关键词等知识图谱,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305篇,早期文献发表数量与被引频次长期维持在很低的水平;2018年后,二者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纳入文献来自50个国家/地区,文献发表数量最高的国家为美国。文献发表数量最多的科研机构为哈佛大学,文献发表数量最高的学者是来自南卡罗来纳州医科大学的Evans HL教授。根据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AI在HAI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在AI算法及技术、HAI的监控与预测、HAI诊断和预测的准确性3个方面。机器学习算法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模型解释性提升和跨领域融合,脓毒血症以及传播机制是未来的研究重点。结论 AI在HAI领域的相关研究已迈入新阶段。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学术成果较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未来可针对热点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医院感染人工智能文献计量分析CiteSpace

    甘肃省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梁杰吴明华蔡玲张映华...
    406-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甘肃省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690例发生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为感染组,1∶1匹配入院科室、年龄因素,选取同期住院的690例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基础疾病、内镜操作、输血和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以甘肃省人民医院数据的80%作为模型的训练集,其余20%作为测试集用于内部验证;以甘肃省内其他3所医院的病例数据用于外部验证。采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模型效能。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镜治疗操作[比值比(odds ratio,OR)=3。36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496,4。523)]、留置导尿管[OR=3。100,95%CI(2。352,4。085)]、器官移植/人工制品植入[O R=3。133,95%CI(1。780,5。516)]、输血及血液制品[O R=3。412,95%CI(2。626,4。434)]、糖皮质激素[OR=2。253,95%CI(1。608,3。157)]、基础疾病数量[OR=1。197,95%CI(1。068,1。342)]和住院期间手术次数[OR=1。221,95%CI(1。096,1。361)]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回归方程为:logit(P)=-2。208+1。212×内镜治疗操作+1。131×留置导尿管+1。142×器官移植/人工制品植入+1。227×输血及血液制品+0。812×糖皮质激素+0。180×基础疾病数量+0。200×住院期间手术次数。内部验证集模型灵敏度为72。857%,特异度为77。206%,准确率为76。692%,AUC为0。817;外部验证模型灵敏度为63。705%,特异度为70。934%,准确率为68。669%,AUC为0。726。结论 内镜治疗操作、留置导尿管、器官移植/人工制品植入、输血及血液制品、糖皮质激素、基础疾病数量、住院期间手术次数是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建立的模型可有效预测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指导临床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定植与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分析

    陈翔高晓东周春妹黄声雷...
    412-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定植与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及同源性。方法 对2021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外科重症监护室和肝外科重症监护室分离的CRKP感染菌株和2021年1月-3月上述科室分离的CRKP定植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对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及同源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6株CRKP菌株,其中10株为定植株,6株为感染株。除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CTX外(16。7%vs。100。0%,P<0。05),CRKP感染株与定植株的其他耐药基因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菌株的耐药基因聚类分析较为接近。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CRKP菌株均携带多种毒力基因,entB、irp2、iroN、rmpA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87。5%、37。5%和62。5%。CRKP感染株与定植株的毒力基因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源性分析显示部分菌株同源关系较接近,存在交叉传播的可能。结论 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CRKP感染株与定植株的部分菌株有交叉传播的风险,今后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以降低感染的发生。

    主动筛查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同源性分析

    江苏省不同区域间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监控数据差异化分析

    陈亚男李阳宋培新刘菁...
    418-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收集江苏省二、三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监测过程数据并开展不同区域间的对比分析,查找存在差距,为开展有针对性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结合等级医院评审、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采用自主上报联合信息化抓取相结合的方式收集2023年1季度江苏省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发病率等指标数据,将全省按照位置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区域进行分析,以评价区域水平。结果 共纳入109所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院78家、二级医院31家,总体医院感染发病率为0。81%,总体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为0。90%,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LABSI)、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发病率分别为 0。113‰、1。553‰、0。424‰,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比例及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7。72%和0。16%,上述感染指标中除CLABSI和VAP的发病率苏中地区较高外,其余指标均呈现苏南地区依次高于苏中地区高于苏北地区的特点。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与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41。07%和41。50%,苏南、苏北和苏中地区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 41。83%、41。51%和 39。51%(x2=446。789,P<0。001),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 46。09%、40。94%和 35。09%(x2=3036。865,P<0。001)。在耐药菌感染发现率方面,前3位依次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0。067%)、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0。031%)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0。029%)。其中,苏南地区耐药菌感染率指标明显高其他两个区域。在检出率方面,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各区域接近(83。77%vs。53。91%),而苏南地区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x2=95。619,P<0。001)、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x2=520。855,P<0。001)和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x2=191。918,P<0。001)检出率明显高于苏中地区和苏北地区。结论 江苏省不同区域间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监控数据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在强调医院感染监测的同时应开展针对性质量控制反馈与督查整改。

    医疗机构区域性医院感染数据差异化

    2018年-2022年上海市软式内镜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督查结果分析

    付路高晓东崔一忻孙伟...
    423-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医疗机构软式内镜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2018年-2022年软式内镜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变化趋势。方法 根据《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将上海市院内感染质量控制(质控)中心每年制定的督查条款划分为组织管理、布局流程、洗消流程、环境消杀、终末漂洗水、记录和监测、职业防护7个质控项目,每个质控项目根据现场得分及整改意见进行判定,提出有整改意见的项目结果判定为"不合格",反之则为"合格"。收集和分析2018年-2022年软式内镜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督查结果,分别计算不同级别医院、不同年份质控项目合格率。结果 2018年-2022年,上海市质控医院的组织管理、终末漂洗水、环境消杀、职业防护总体合格率>90%,洗消流程、记录和监测总体合格率>80%,年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局流程总体合格率78。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前(2018年-2019年)合格率高于疫情期间(2020年-202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类别医院组织管理、布局流程、洗消流程、记录和监测、职业防护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漂洗水、环境消杀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软式内镜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合格率高,疫情期间布局流程合格率低于疫情前,其他质控项目近5年无明显变化趋势。洗消流程、记录和监测是管理薄弱环节,建议采取针对性培训、督查。

    软式内镜医院感染质量督查

    2020年-2022年云南省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

    张丽娟吕宇向钱杨欣雨...
    428-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床位数≥900张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现状,为下一步制订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2022年云南省医院床位数≥900张的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数据,分析各年度医院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结果 共纳入综合医院119所,调查患者166 745例,发生医院感染3 237例;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为主;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是重症监护病房,其次是神经外科和血液病科。2020年-202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8%vs。1。99%vs。1。79%;x2=14。301,P<0。001)。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体1315株,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较常见。2020年-2022年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送检率均呈上升趋势(x2=79。233、23。866,P<0。001),Ⅰ类手术部位切口感染、Ⅰ类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均呈下降趋势(x2=15。551、6。311,P<0。05)。结论 目前,云南省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呈下降趋势。但对重点科室的监管、病原体防控措施的落实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医院感染现患率病原体抗菌药物

    贵州省市县两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现状调查分析

    韩松涛徐艳杨廷秀陈黎媛...
    434-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市县两级医院感染(院感)管理质量控制(质控)中心建设和运行现状,为推进全省各级院感管理质控中心建设提供对策。方法 2023年9月26 日-10月12 日,依托感控工作间移动网络平台调查问卷,对全省市县两级院感管理质控中心的组建、人员、信息化水平、管理及质控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 贵州省9个地级市/自治州均成立了市级院感管理质控中心。市级和县级质控中心工作人员专业背景均以护理为主(分别占比36。4%和58。4%),学历以本科为主(分别占70。5%和83。3%)。各市县级质控中心均未建立区域内院感管理信息化质控平台。县级质控中心多数无专项经费(87。5%),仍有16个(25。0%)县级质控中心未建立工作及管理的相关制度。各中心开展质控工作的形式主要为组织培训、现场检查及指导评价,且多为不定期进行。结论 贵州省已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三级院感管理质控体系,但院感管理质控网络仍未完全覆盖所有市县,政策、经费支持和人员配备仍有不足。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质控中心需要统一监测标准与质控规范、加强监管、提升质控能力、完善培训体系,以实现全省质控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提升质控效率。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四川省妇幼保健机构新发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情况调查

    张静刘伟信李渠赵甜静...
    440-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四川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传染病疫情防控相关的组织机构建设、常规管理、突发应对、物资储备等情况,掌握全省妇幼保健机构的新发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妇幼保健机构疫情防控体系现状调查表,分别于2020年10月及2021年7月开展调查。对2020年与2021年四川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基本情况、新发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情况、发热门诊/诊室的设置及管理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20年共有166家妇幼保健机构参与调查,回收问卷166份,其中省市级妇幼保健机构17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149家。2021年共有182家妇幼保健机构参与调查,回收问卷182份,其中省市级17家,县级165家。2021年四川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均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2021年相比2020年,四川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新发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情况在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院区三通道管理、三级预检分诊、住院病区配置、工作人员管理和患者管理等方面有一定改善(P<0。05)。2021年相比2020年,四川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发热门诊满足三区两通道管理要求、发热门诊达到闭环管理要求、发热门诊/诊室管理情况有一定改善(P<0。05)。结论 通过疫情防控期间的强化建设,四川省妇幼保健机构的新发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情况有所改善,但仍面临常态化防控的不断挑战。

    妇幼保健机构新发传染病防控体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江西省医院感染防控专业人力资源的影响研究

    陈思思谢承峰章新平秦欢...
    445-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当前江西省医院感染防控(感控)专业人力资源现状,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感控专业人力资源的影响。方法 2023年10月1日-31日采取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江西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感控专业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选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前(事件前,2019年12月)、事件中(2022年6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转段后(事件后,2023年6月)3个时间点进行调查,重点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前和事件后的感控专业人力资源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89家医疗机构数据,2019年、2022年和2023年医疗机构拥有的感控专业人员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9。677,P<0。001),2019年低于2022年(P<0。001)和2023年(P<0。001),但2022年与2023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2019年、2022年、2023年每千张床位配备的感控专业人员数量为4。40、6。16、5。76人。在感控专业人员职称、性别、学历和专业背景构成情况上,2019年与2023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促进了感控专业人员数量的增加,但感控专业人员在职称、学历和专业背景上无明显差异。

    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感染防控人力资源影响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