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西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西医学
华西医学

石应康

月刊

1002-0179

hxyxqk@yahoo.com.cn

028-85421298

610041

四川成都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华西医学/Journal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为临床综合性季刊。主要刊载临床科研论著、临床经验、短篇报道等文章。循证医学为本刊国内首创的特色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成人普通感冒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3)》解读

    刘燕童翔刘思彤范红...
    505-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普通感冒多数呈自限性,但其同样可以导致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近年来普通感冒患者症状呈复杂多样,部分患者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诊感染学组编撰的《成人普通感冒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3)》,探讨了 15个临床实践相关的重要问题。该文对指南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解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成人普通感冒的诊断和治疗,服务于临床实践。

    普通感冒指南解读

    2022版《临床实践中的伤口感染:最佳实践原则》专家共识解读

    雷常彬许珂周川茹刘珊珊...
    509-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伤口感染会延长伤口愈合时间,增加住院周期和再入院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增加经济支出。及时、准确地识别和处理伤口感染,是促进伤口愈合和实现成本效益管理最大化的关键。2022年,国际伤口感染协会发表了第3版《临床实践中的伤口感染:最佳实践原则》专家共识。该共识囊括了伤口环境、感染的危险因素、生物膜、抗菌药物耐药性以及伤口感染的识别和管理等相关领域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新进展,并提供了详细的感染评估和处理方法。该文将介绍2022版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解读其中更新的内容,以帮助医务人员、患者、照顾者和政策制定者了解最新的共识文件,促进其在伤口感染预防和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更好地提升临床实践质量。

    伤口感染感染管理最佳实践专家共识解读

    基于病理结局的肺结节良恶性率影响因素分析及全程管理策略优化

    胡晓兰周爱玲粟红霞周永召...
    517-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肺结节手术患者的良恶性结局及其影响因素,为肺结节全程管理模式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 2023年10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2年7月-2023年6月肺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肺结节术后病理结果良恶性率,并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良恶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4600例行手术治疗的肺结节患者,其中恶性肺结节4078例(88。65%),良性肺结节522例(11。3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肺结节发现方式、吸烟史的人群恶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出生地、肺癌家族史的人群恶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比值比(odds ratio,OR)=1。533,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71,1。850)]、高龄[61~75 岁组 vs。≤30 岁组:OR=1。640,95%CI(1。021,2。634);>75 岁组 vs。≤30 岁组:OR=2。690,95%CI(1。062,6。814)]、体检发现肺结节[OR=1。286,95%CI(1。064,1。554)]是恶性肺结节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在肺结节全程管理中,不能忽视女性、年长的患者,因为这些可能是比吸烟还重要的影响因素;肺部体检是早期发现肺部恶性肿瘤的有效方式,值得普及和推广。

    病理结局影响因素肺结节全程管理

    表现为孤立结节的肺隐球菌病与肺癌CT特点比较的Meta分析

    刘前李倩边翠霞
    52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表现为孤立结节的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与肺癌的CT特点差异。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CT表现为孤立结节的PC患者与肺癌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12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研究,PC患者342例,肺癌患者37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肺癌,PC患者的CT结果更可能存在以下特点(P<0。05):结节位于肺下叶[比值比(odds ratio,OR)=1。9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9,2。62)],存在支气管充气征[OR=5。79,95%CI(1。45,23。21)]、晕征[OR=6。64,95%CI(2。87,15。38)]。而相比PC,肺癌患者的CT结果更可能存在以下特点(P<0。05):结节位于肺上叶[OR=0。52,95%CI(0。35,0。78)],存在分叶征[OR=0。15,95%CI(0。08,0。27)]、毛刺征[OR=0。48,95%CI(0。35,0。65)]、胸膜凹陷征[OR=0。15,95%CI(0。04,0。50)]、血管集束征[OR=0。20,95%CI(0。05,0。77)]。PC 患者与肺癌患者的CT中病灶大小、与胸膜的关系、空泡征、空洞、宽基底是否与胸膜相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表现为孤立结节的CT,PC结节更可能分布于肺下叶,存在支气管充气征及晕征;而肺癌结节更可能分布于肺上叶,存在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

    肺隐球菌病肺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系统评价Meta分析

    益活化痰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虚血瘀痰阻证的临床研究

    李庭冯睿智彭丽桥蒋红丽...
    526-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益活化痰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虚血瘀痰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3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虚血瘀痰阻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活化痰方,两组疗程均为60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评分、6 min步行距离、远期疗效指标、肺功能指标、血清和诱导痰上清炎症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结果 共纳入患者69例。其中,试验组34例,对照组35例。使用益活化痰方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44。1%vs。8。6%,P=0。001)。两组随访2、4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评分、年急性加重次数、年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和年急性加重总住院日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6 min步行距离,用力肺活量,1 s用力呼气量,1 s用力呼气量/预计值,血清和诱导痰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IL-10浓度在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和大、小便常规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益活化痰方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虚血瘀痰阻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虚血瘀痰阻证益活化痰方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管理相关政策分析

    屈明叶刘扣英汤婷孙晓慧...
    535-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健康管理政策文本的内容和结构,为后续相关政策的优化与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17年1月-2023年12月国家层面慢阻肺健康管理相关政策文件,构建政策工具和慢性病健康管理流程二维分析框架,对政策文本编码归类,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结果 纳入政策文本24份。政策工具维度编码183条,供给型、环境型及需求型工具分别占43。72%、47。54%、8。74%。健康管理流程维度编码124条,健康信息收集与管理占12。10%,风险预测占14。52%,干预与治疗占66。13%,随访与效果评估占7。26%。结论 目前我国慢阻肺健康管理相关政策工具比例需动态调整,适当降低环境型工具,优化供给型工具内部结构,全面增强需求型工具拉动作用,强化慢阻肺健康管理流程耦合性,不断提升相关政策系统性和总体性。

    政策工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管理政策分析

    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皮肌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预后相关性研究

    李芊蔚陈波尹耕谢其冰...
    541-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与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 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的预后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7年2月一2021年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为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相关ILD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并进行随访。根据生存和死亡状态,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根据TG值,将患者分为TG高水平组和TG低水平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以研究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相关ILD患者的死亡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相关ILD患者204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135例;年龄30~81岁,平均(49。5±11。8)岁;死亡53例,存活151例;快速进展肺间质纤维化(rapidly progressive pulmonary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PILD)57 例,非 RPILD 147 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TG≥1。65 mmol/L、合并RPILD、合并呼吸困难、年龄、乳酸脱氢酶≥321 U/L、白蛋白<30 g/L是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TG高水平组的生存率低于TG低水平组(P=0。032)。结论 TG升高可作为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相关ILD患者不良预后的临床指标。此外,年龄、合并RPILD、合并呼吸困难、乳酸脱氢酶≥321 U/L、白蛋白<30 g/L是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相关IL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甘油三酯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皮肌炎生存分析间质性肺疾病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哮喘与胃食管反流病因果关系的研究

    刘松马建岭史利卿罗景舒...
    546-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研究方法评估哮喘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发生风险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 利用大样本全基因关联研究汇总数据,选择与哮喘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作为工具变量,分别采用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法进行MR分析。同时采用MR-Egger检测水平多效性,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保证结果稳健性。结果 共纳入77个SNP作为评估哮喘与GERD因果关联的工具变量。逆方差加权法分析结果显示哮喘与GERD呈正相关[比值比(odds ratio,OR)=1。04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6,1。083),P=0。024)],加权中位数结果显示了相似的因果关系[OR=1。075,95%CI(1。021,1。133),P=0。006]。MR-Egger回归结果显示,哮喘与GERD呈正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OR=1。080,95%CI(0。983,1。187),P=0。115]。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哮喘与GERD的因果关系不存在异质性(P>0。05)。水平多效性检验结果显示SNP不存在水平多效性(P>0。05)。留一法检验结果显示,未检测到对结果影响大的SNP。结论 哮喘与GERD存在正向因果关系。

    哮喘胃食管反流病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因果关系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探讨肠道菌群与儿童哮喘的因果关联

    梁家浩杨舒龄王海
    553-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肠道菌群和儿童哮喘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 从MiBioGen数据库下载人类肠道菌群数据集,保留196个已知菌群(9个门、16个纲、20个目、32个科和119个属)用作暴露因素,筛选出与暴露因素强相关且相互独立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作为有效工具变量。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库下载包含3 025例病患和135 449例对照的儿童哮喘数据集用作结局变量。分别使用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MR-Egger、加权模式和简单模式方法进行两样本MR分析,以优势比(odds ratio,OR)评估肠道菌群与儿童哮喘的因果关联。同时利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MR-Egger截距测试和MR-PRESSO全局检验来检测水平多效性,Cochran Q检测异质性。结果 共发现196个肠道微生物群类中有15个菌类与儿童哮喘发病风险有因果关联(P<0。05),共纳入分析SNP 181个。逆方差加权分析结果显示柔膜菌纲[OR=1。4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0,1。83),P=0。007]、埃希菌-志贺菌属[OR=1。39,95%CI(1。02,1。90),P=0。036]、草酸杆菌属[OR=1。30,95%CI(1。10,1。54),P=0。002]、瘤胃球菌属 UCG-009[OR=1。34,95%CI(1。09,1。64),P=0。006]和软壁菌门[OR=1。42,95%CI(1。10,1。83),P=0。007]与儿童哮喘呈正相关;放线菌纲[OR=0。76,95%CI(0。58,0。99),P=0。042]、双歧杆菌科[OR=0。76,95%CI(0。58,0。98),P=0。035]、缠结真杆菌属[OR=0。81,95%CI(0。70,0。94),P=0。007]、双歧杆菌目[OR=0。76,OR=0。81,95%CI(0。70,0。94),P=0。007]、双歧杆菌目[OR=0。76,95%CI(0。58,0。98),P=0。035]和放线菌门[OR=0。74,95%CI(0。56,0。99),P=0。040]与儿童哮喘呈负相关。此外,留一法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MR-Egger截距测试和MR-PRESSO全局检验无水平多效性,Cochran Q检验不存在异质性。结论 肠道菌群和儿童哮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柔膜菌纲、埃希菌-志贺菌属、草酸杆菌属、瘤胃球菌属UCG-009和软壁菌门可增加儿童哮喘风险,放线菌纲、双歧杆菌科、缠结真杆菌属、双歧杆菌目和放线菌门可降低儿童哮喘风险。

    儿童哮喘肠道菌群孟德尔随机化因果关联

    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鼻咽微生态特征分析

    吴胜符顺丹秦亚丹
    561-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患者鼻咽微生态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将2020年11月-2023年3月在海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41例哮喘儿童回顾性纳入研究,同时选择同期行腺样体检查的2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从下鼻甲的前内侧采集鼻黏膜样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分析DEFB2、IL17A、TSLP、IL13、IL5、T1R3基因表达。从研究人群中收集鼻拭子,使用基于16S核糖体RNA基因测序对细菌组成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特应症患儿比例增加(53。7%vs。19。2%,P<0。05)。在门的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儿童中绿弯菌门、髌骨细菌门、软壁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检出数量增加(P<0。05),迷踪菌门检出数量降低(P<0。05)。在属的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儿童中芽孢杆菌属(厚壁菌门)、瘤胃球菌属(厚壁菌门)、红球菌属(放线菌门)、不动杆菌属(变形菌门)、莫拉菌属(变形菌门)和亚细亚菌属(变形菌门)的成员明显增加(P<0。05),肠球菌属(厚壁菌门)、需烷烃型菌属(变形菌门)、立克次体属(变形菌门)、根瘤杆菌属(变形菌门)的成员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的Shannon指数降低(2。63±1。45 vs。3。90±1。44;t=2。708,P=0。010)。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确定的Shannon指数最佳分界点值为3。10。在所有研究人群中,与Shannon指数高于分界点儿童相比,Shannon指数低于分界点的儿童鼻腔炎症的特征是IL17A、T1R3表达增加(P<0。05),TSLP表达降低(P<0。05)。结论 哮喘儿童和健康对照儿童的鼻咽微生态组成和丰度明显不同。

    儿童支气管哮喘鼻咽微生态16S核糖体RNA基因测序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