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章
华章

吕钦文

旬刊

1009-5489

jlhuazhang@163.com

0431-85320552,81182781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7520

华章/Journal Huazhang
查看更多>>坚持理论创新,繁荣社会科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析周恩来之路--建国前的多个时代及其影响

    贾同宇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恩来的人生拥有多方融合的经历,尤其在其早期革命生涯。学贯中西、融合四方的阅历养成了他与众不同的气质和远见卓识的能力。建国前的时期,他的人生风云变幻,经历了国内外多个地域的转换,每一个地方他都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活动,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命运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影响着周恩来,他的人生之路恰似一条不断变换的线索,与中国革命紧紧捆绑在一起。

    周恩来时代变迁影响斗争

    浅析尼采的“权力意志”

    毛晓英
    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尼采,作为一个时代精神的符号,在上帝把门关上的时候,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灵魂的窗口。他身体孱弱,却用积极昂扬的热情讴歌着强大的生命力,用尽生命的力量呼喊出:“人们能做些什么?”

    尼采权力意志生命力

    荀子、韩非子生态伦理思想比较

    廖颖
    4-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但荀子为先秦儒家代表之一,韩非子却是先秦法家的代表。荀子与韩非子虽为师徒,却分属于不同的学派,韩非子对于老师的一些观点既有继承亦有发展,同时还兼有自己法家学派的特点。如在生态伦理思想方面,荀子与韩非子都能认识到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都提出应合理利用自然,而且都把生态保护、合理开发资源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措施,但韩非子对于生态伦理思想的探讨是贯穿于其对于法术势的探讨之中,且更强调法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荀子韩非子生态伦理思想比较

    浅谈美术考古学的学科争议及研究趋势

    陈涛吉
    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梳理美术考古学的学科定位、研究方法,进而总结出作为交叉学科的美术考古学的研究趋势。

    美术考古美术史论分支学科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探索

    张燕婷尚静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外及港台地区学校社会工作近些年的理论和实务发展表明,仅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心理与行为干预会产生偏差。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学生的困境、发展与改变往往受到其身处的各种系统及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在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分析东莞学校社会工作在工作方法、资源整合两个层面的实践探索,并针对未来发展提出了两点建议。

    生态系统理论学校社会工作东莞学校社会工作

    论转型社会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及对策

    李明霞
    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职业女性承受着双重角色压力,分别表现在社会角色方面和家庭角色方面。笔者分析了职业女性角色冲突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社会转型职业女性角色冲突原因探究

    国有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困境与对策研究

    邱群清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国策,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实体,有必要也有责任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从而为民营企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就需要进一步发掘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困境,并加以适时的完善。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探讨了国有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面对的主要困境,进而给出了强化国有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困境对策

    浅探公孙述的两次刺杀行动

    唐文彬
    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光武帝刘秀派兵进攻盘踞巴蜀的公孙述,公孙述派刺客刺杀了南北两路军队的主帅来歙、岑彭,但并未能阻止刘秀军队的进攻。

    公孙述刺杀来歙岑彭

    论“西方式民主”的负面效应

    杨迪
    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式民主”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称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国家政治治理模式。但随着“西方式民主”的全球传播,它的负面效应也不断暴露出来。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实践也证明了“西方式民主”并不具有普世价值。探寻自己的“民主”之路还需要充分考虑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走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道路才能给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带来繁荣和幸福。

    “西方式民主”负面效应政治

    试析战略家诸葛亮--从《隆中对》

    陈伊莎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未出茅庐前,就对天下大势进行了研究。为刘备提出了统一天下的战略,那就是先取荆州,再图西川为基地。其后,兵分两路,一路从荆州向洛阳;另一路从四川翻秦岭取关中,最终一统天下,“恢复汉室”,从而实现刘备的政治理想。这便是“隆中对”。对此,历代对其评论褒多于贬。我本人认为诸葛亮在未出山之前,就能提出这样的战略规划,充分体现出了诸葛亮作为战略家的眼光。

    诸葛亮隆中对战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