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大学

王道平

双月刊

1008-1763

hdwkxb@163.com

0731-88821883,88821734

410082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期刊社行政办公室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教育部主管湖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报道湖南大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亦发表国内外同行专家学者的优秀学术论文,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成就、经验与展望

    秦书生王新钰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十年来,我国围绕环境法制建设、环境政策规范和环境管理体制三个主要方面精准发力,环境立法逐步走向健全,环境政策规范不断完善,环境管理和执法效能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取得了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垂直管理与统一监管相结合、坚持刚性约束与多元激励相结合等若干工作经验。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仍需在制度内容丰富完善、制度整合衔接和制度执行落实等方面持续发力,协同推动生态文明制度的效能充分释放。

    生态文明制度环境法制建设环境政策规范环境管理

    马克思恩格斯技术异化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冯庆想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恩格斯著作蕴含丰富的技术异化思想,深刻揭示了技术异化的内涵、表征、根源和扬弃路径。他们以大工业的机器应用为批判靶点,坚持自然和历史相统一,将技术批判与社会批判有机结合,形成严谨缜密的逻辑理路,展现了对技术批判的彻底性。在当代,马克思恩格斯技术异化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然适用,我们在充分发挥技术转化生产力的杠杆作用的同时,也要着力纾解技术异化带来的负向效应。通过激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对资本逻辑进行扬弃,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为人工自然观提供引导,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促进技术劳动的解放,从而使得技术文明的进步更好地服务人类共同福祉。

    马克思恩格斯技术异化资本人工自然观

    清儒礼学研究中的"礼意"追求

    林存阳罗刚
    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礼学的发展过程中,"礼意"受到治礼者的重视。"礼意"源自"礼义",可看作是对"礼"的义理或意蕴的诠释。作为记载礼学内容的"礼文"经层累的构建而愈密,"礼意"经层累的构建而愈精。历代的礼学研究均注重寻求"礼意",也关注到了"礼文"和"礼意"的关系。清儒在治礼过程中格外关注对"礼意"的寻求,主张"通礼文之穷"以寻求蕴藏在"礼文"背后的"礼意",并呈现出清初"礼时为大"、清中期"即器明道"、晚清"会通汉宋"的阶段性特征。对"礼意"的寻求与阐发,既是一种治"礼"的方法,也是一种治"礼"的理念,更是一种治"礼"的目的,展现了清儒"通经明道"的立学旨趣及"以礼经世"的礼治思想。

    清儒礼学礼意礼义通经明道以礼经世

    经学儒学关系论

    黄开国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四部分类法与经学始于汉武帝独尊儒术说的影响,在经学与儒学的研究中,一直存在儒学为子学,非经学的认识。孔子开创的儒学是阐发五经常道的君子儒的儒学,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不过是先秦汉初儒学发展的结果,经学与儒学的本质完全相同,四部分类法的以儒学归于子部不能成立,说明儒学与经学都是阐发五经元典常道的学说,二者不存在经子之分。

    经学儒学本质

    《周易》与北宋治国理政思想——以《宋朝诸臣奏议》为中心的考察

    贝淡宁李贺亮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宋士大夫为复兴三代之治,重建王道政治秩序,主张以经术治天下,重视经学的经世功能。在探索王道的过程中,士大夫以《周易》为经世之大法而推崇备至,并注重运用《周易》义理指导现实的政治实践。他们通过在奏议中引用《周易》经义议论时政,为朝廷提出合乎圣人之道的治国之策以实现儒家通经致用的理想。在北宋奏议中,士大夫不仅以《周易》经义培育皇帝的政治道德,而且还从《周易》中厘定出内政治理原则施用于今,从修己、治人两方面充分展现了易学的经世指向。他们以《周易》经义作为评判现实政治得失的标准,批评并制止不合经义的政治行为,规正政治发展方向,从而使《周易》对北宋治国理政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易》治国理政《宋朝诸臣奏议》士大夫

    经学管钥异文渊薮:万希槐《十三经证异》探论

    吴柱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儒万希槐撰《十三经证异》八十卷,将唐以前经史诸子、小学要籍、类书政典及汉魏六朝隋唐古注古疏中所引经典异文广搜博辑,逐经逐篇逐句排纂,并加按断考证。其引群书以证群经,囊括了本校、对校、他校、理校之法,而尤以他校为特色。该书兼具学术著作和工具书性质,征引宏富,体例详当,对异文的考订涉及本字借字、异字俗字、衍脱讹倒、古文今文及史料异同等诸多类型。这对于考察写本时代经典古本的面貌及流变,对经典文字校正和训诂阐释,对研究汉字形音义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至今仍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万希槐十三经异文《十三经证异》

    资金流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

    王修华魏念颖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2006-2019 年全国 722 个脱贫县和 1058 个非贫困县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乡村产业振兴指数,实证检验了金融资金流动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资金流入能显著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且对脱贫县的促进效果强于非贫困县;金融资金流动主要通过带动"实物流""技术流"和"人才流"发挥促进作用,实现乡村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及产业体系的现代化,进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需求端、普惠金融发展的供给端和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政策端均能对促进作用产生正向效应。

    资金流乡村产业振兴脱贫县作用机制

    数字化转型能抑制企业的"漂绿"行为吗

    王建新曹智铭
    5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漂绿"行为的识别与治理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现代化中国的重要途径,数字化转型或是治理企业"漂绿"行为的重要契机。基于 2011-2021 年我国 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能否抑制企业"漂绿"行为,并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抑制企业"漂绿"行为;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缓解融资约束三个方面抑制企业"漂绿"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重污染行业、高市场化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漂绿"行为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数字化企业漂绿信息披露ESG

    房地产企业资本结构对股价波动的传递效应分析——基于结构化GARCH模型

    王虹唐媛媛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房地产企业资本结构长期处于高负债、高杠杆状态。在二十余年的房地产高速发展过程中,高杠杆风险长期被忽视,甚至被认为是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固有模式。在结构化 GARCH 模型中引入资本结构因素,检验房地产企业资本结构对股价波动的传递与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房地产市场具有结构化特征,杠杆乘数与股价波动具有同步性;过高的负债水平并不会提升房地产企业的规模效应,反而会抑制股票收益率的增长。

    房地产企业资本结构股价波动结构化GARCH模型

    贸易网络中心性对国际证券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基于全球市场的经验数据

    欧阳海琴
    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1990-2019 年全球 131 个国家(地区)的进出口贸易等数据构建贸易网络中心性测度指标,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贸易网络中心性对国际证券资本流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贸易网络中心性水平提升,该国国际证券资本(净)流入将受到抑制;抑制作用的机制通过影响股票和债券的国际投资得以实现,次贷危机期间及发达国家所受到的抑制效果更趋明显;抑制作用的强弱受各国的股市波动率、银行业发展水平和贷款风险溢价等因素影响,套利因素将促使资本经由处于贸易网络中心的国家流到边缘国家。我国应结合贸易网络中心优势产生的外部影响力和控制力,优化政策体系,提高国际证券资本配置效率。

    贸易网络中心性股市波动率银行业发展贷款风险溢价国际证券资本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