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大学

王道平

双月刊

1008-1763

hdwkxb@163.com

0731-88821883,88821734

410082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期刊社行政办公室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教育部主管湖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报道湖南大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亦发表国内外同行专家学者的优秀学术论文,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罗素赴湘讲学考论

    陈先初
    103-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四时期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来华讲学,其中一站即是湖南长沙。罗素赴湘讲学,系应湖南省教育会之邀;而此行能够实现,又得益于湘籍人士、时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和《民铎》杂志主编的李石岑。罗素在长沙讲学的主题为"俄国布尔雪维克主义与世界政治",主要内容来自此前他的游俄之感想。罗素长沙讲学在知识界引起热烈反响,提升了人们对苏俄的关注和研究兴趣;而他有关社会改良的观点和张东荪、梁启超等人对其的宣传鼓吹,则受到李达、陈独秀等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批评,这是五四时期社会主义论争的由来。现场聆听过罗素讲演的新民学会会员毛泽东,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认识到罗素提出的用教育的方法改造中国社会的主张"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进一步坚定了对俄式革命道路的选择。

    罗素《布尔札维克与世界政治》湖南省教育会李石岑

    欧阳修与濮议之争新论

    顾友泽
    113-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追奉宋英宗生父濮安懿王使用何典,执政派与台谏派展开了激烈论辩。台谏派依据纲纪礼法、皇权合法性等原则,主张英宗称其生父濮安懿王为皇伯;而以欧阳修为代表的执政派则以人情论为理论基础,对经典的理解不依傍汉唐经传而自我发明,解释《仪礼》中"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主张称皇考。濮议之争表面以执政派胜利而终结,但欧阳修因被误认为执政派的首议者,遭到公议的排斥,其政治生命与自然生命提前终结,成为濮议最大的受害者。欧阳修以及执政派对濮议之争走向的不确定性未有充分预估,在论辩中丧失了先机。欧阳修以及执政派之所以坚持主张称亲,是因为他们认为称皇考或亲既有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且符合其同情英宗的心理,欲借此帮助英宗建立心理安全。欧阳修遭到台谏派最激烈的攻击,既因为他是执政派的代言人,又与其高度的学术自信和偏执的性格有关。

    欧阳修濮议之争误解人情论

    冲突与调适:明初庙堂政治与孟学关系考论

    李谷悦
    12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初庙堂政治与孟学发生激烈的冲突,太祖、成祖两代君主为解决与孟学在理念上的矛盾采取了各种手段。明太祖时期发生"罢黜孟子配享"和"编修《孟子节文》"两大事件,明成祖时期又低调地废止《孟子节文》并颁行《四书大全》作为科举的标准教材,最终完成庙堂政治与孟学的调适。通过考察梳理几大事件的始末,会发现朱元璋、朱棣父子的基本立场与"王圣"精神是一致的,但是集权的策略又有所差异,产生的影响自然也不尽相同。最终孟学与科举的进一步紧密结合,深刻影响着明代士人的精神世界,并酝酿了明中期的学术变革。

    庙堂政治明代孟学《孟子节文》《四书大全》

    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培育及其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探究

    冯晓青
    130-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对于现有产业,未来产业是尚处于成长孕育期或者产业化初期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具有战略前瞻性、动态性、高科技引领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未来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发展我国未来产业,需要培育未来产业创新生态。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培育,涉及创新组织与资源配置、成果转化与创新效率、风险预防与反馈机制、知识共享与信息流动以及创新文化与理念协同等内容。基于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基本理念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在促进未来产业生态系统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我国需要重视利用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培育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实现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驱动和产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些策略尤其体现为:知识产权全过程保护策略、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策略、知识产权保护与标准化相结合策略、知识产权文化渗透策略等。

    未来产业创新生态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制度科技创新

    "实践"与"历史"中我国民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许中缘潘笛
    14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近现代法律史领域,基于传统民法的社会伦理、民商合一、公私法融合知识传统,通过"实践"与"历史"视角,针对我国法律崇公抑私、重财产轻主体现状,演绎出中国法律现代性转型的知识前提与知识动力。基于中国民法自身传统和司法基因,消除结构与行动二元对立,将"实践"置于中国民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对民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进行历史性反思与现代性重建。中国民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超越"形式理性"与"实质非理性"二元对立,基于"实用道德主义"的价值取向,突出传统司法道德性表达和实用性行动的结合,在认同多元传统、共同形塑现实基础上,完成允许移植和本土并存法律制度的自主性知识建构,形成多元价值共识,实现中国法律的现代性转型与发展。

    现代性历史主体实践主体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的版权侵权责任研究

    袁锋
    149-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以语言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而言,在认定其服务提供者版权侵权责任时,首先,应综合考虑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行业监管等因素,将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作为新型网络服务提供者进行规制。其次,应基于全周期思路,从事前、事中、事后的内容生产全过程审视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的注意义务。从训练数据的透明度义务来看,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必须确保所使用的数据来源合法、透明,避免因数据侵权而引发版权纠纷。同时,生成过程的内容审核义务意味着服务提供者需要对生成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审核,确保其不侵犯他人的版权。若最终生成侵权内容,服务提供者还需履行相应的必要措施,以规避侵权内容的扩大传播和再次生成。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版权侵权注意义务

    论清末白话报的业务革新

    徐新平黄敬茹
    158-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末白话报是中国近代报刊史上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它的兴起不仅改变了当时文言报刊一枝独秀的局面,而且在新闻业务上别开生面,呈现出别样的风采:在栏目设计和内容安排上突出针对性与实用性,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在报章语言上追求言文合一与平易浅近,有力地提高了报纸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在评论写作上讲究深入浅出和通俗易懂,增强了思想启蒙的传播效果。相对于文言报刊,清末白话报以通俗化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赢得了受众普遍的认同和喜爱。

    白话报清末栏目设计言文合一论证方法

    算法修辞:数字时代的媒介技术说服实践

    卓兰花
    16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媒介的普及,算法作为一种修辞策略被嵌入符号系统、界面设计及信息流通过程当中。算法修辞不仅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与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用户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决策,展现了强大的劝说和引导功能。在这个过程中,算法系统构建了一个由传者、受众和技术背景组成的对话与协商体系。信息可见性、显示序列与信息组合成为算法修辞的基本说服机制。大型语言模型等智能媒体进一步强化并掩藏数字媒体的说服性策略,个体对语言模型的使用,呈现出高度的媒介驯化的特征。

    算法修辞说服机制媒介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