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

熊楚才

双月刊

1007-1032

zkb4618035@hunau.net

0731-84618035

410128

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面向全国征稿、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湖南省首届十佳科技期刊和美国《CA》、俄罗斯《Pж》和英国《CAB》等数家权威数据库来源期刊,优先优惠刊登具有创新性、前沿性的省部级以上基金课题论文,有作物栽培与育种、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畜牧兽医、水产、茶学、果蔬、园林花卉、农业工程、食品科技、生物技术、学研产亮点等主要栏目,是农林、水产、师范及综合院校相关学科的师生、农业科研管理和推广人员及农业干部的重要参考文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复制型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弓形虫对雏鸡组织荷虫量及脾脏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刘思勤祁浩瑞雷佳佳任超...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 2周龄雏鸡随机分成 3组,试验组雏鸡颈部皮下注射 0.l mL 107个/mL 非复制型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弓形虫(NRTUAs),感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注射等剂量的RH虫株和PBS;于感染的第 4天采集各组雏鸡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睾丸、法氏囊、胸腺、脑、胸肌、腿肌组织,提取其DNA,采用绝对荧光定量PCR检测各器官组织的荷虫量;提取剩余脾脏组织的RNA,采用相对荧光定量PCR仪检测脾脏中IL-1β、IL-6、TNF-α、CCL26、STAT1、IRF1、IFN-γ、IL-10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雏鸡感染弓形虫的第 4天,各器官组织不能完全清除NRTUAs,除肝脏、睾丸、腿肌和脑组织外,NRTUAs组的组织荷虫量均显著低于RH组的;NRTUAs刺激脾脏不会使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或下调,说明NRTUAs是致病性较低的虫株,不会刺激雏鸡脾脏引发强烈的先天性免疫反应,不会引起促炎、抑炎因子的过量产生.

    雏鸡非复制型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弓形虫组织荷虫量脾脏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

    大口黑鲈烂身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物敏感性

    冯兴浪丁戈野张秋实侯金亮...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湖南省醴陵市某大口黑鲈工厂化养殖场中患烂身病的大口黑鲈体表溃疡处分离得到 1 株病原菌MS315509,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人工感染结果显示,MS315509 对大口黑鲈鱼苗的半数致死剂量为 5.47×107 cfu/mL,为弱毒株;MS315509 携带细胞兴奋性肠毒素基因(alt)、细胞毒性肠毒素基因(act)和黏附素基因(aha1)3种毒力基因;采用 12种抗生素与12种中草药对菌株MS315509 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MS315509 对庆大霉素、头孢拉定、石榴皮、苏木、五倍子、诃子等高度敏感,对四环素、头孢唑啉、卡那霉素、苯唑西林、恩诺沙星、青霉素、强力霉素、链霉素、黄连、艾叶和熟地黄等表现出耐药性.

    大口黑鲈烂身病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基因药物敏感性致病性

    稻田微型螺旋推进抑草机的设计与试验

    吴坚崔正卿杨生旺张同峰...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稻田机械除草作业中除草率低、伤苗率较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光学-机械复合除草方法,该方法通过提高水层浑浊度来抑制杂草光合作用,从而达到除草的目的.通过改进传统的螺旋推进装置,设计一种可适用于稻田土壤环境的微型螺旋推进抑草机.建立滚筒转速对螺旋滚筒工作阻力、运行转速的关系曲线;采用显式动力分析模块LS-DYNA对抑草机在稻田有水环境下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建立螺旋滚筒-土壤-水的耦合模型,进行流固耦合的仿真求解,取得抑草机在作业过程中的切削阻力及功率等参数;通过试验槽样机试验,探究水层深度对水层浑浊度影响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设计的微型螺旋推进抑草机最优转速为400 r/min;仿真阻力平均值较试验值大5.47%,仿真功率平均值较试验值大6.06%,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的吻合度高,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当试验槽中水层深度为20、40、60 mm时,浑浊度大于120 NTU的持续时间分别为5、8、8 h.

    稻田抑草机螺旋推进光学-机械复合除草浑浊度SPH算法

    影响白萝卜拔取力关键因素的研究与试验

    赵周桥刘大为肖霄谢方平...
    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影响白萝卜拔取力的关键因素,设计一种白萝卜拔取装置.该装置采用直流电机驱动,利用钢丝绳连接夹持器拉拽白萝卜缨叶,并由计算机记录拔取过程中的拔取力峰值和时长.以'捷夏美 50'白萝卜为试验材料,分析白萝卜拔取受力情况,确定以白萝卜拔取装置的拔取线速度、拔取角度、夹缨高度和土壤含水率为试验因素,白萝卜拔取力峰值为试验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响应面法试验,探究各试验因素对白萝卜拔取力峰值的影响,进而确定白萝卜拔取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为夹缨高度 1 cm、拔取线速度 0.03 m/s、拔取角度为 35°、土壤含水率 21.63%,此时,白萝卜拔取力最小,拔取力峰值为 52.5 N,该结果与白萝卜最小拔取力峰值预测结果具有良好的拟合性.

    白萝卜拔取力拔取线速度夹缨高度拔取角度土壤含水率响应面法参数优化

    基于CFD的烟叶松散润叶筒气固耦合数值模拟

    徐超金浩蒋明洋沈凯...
    103-11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烟叶松散润叶筒内部的"黑箱"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对其进行气固双向耦合的数值模拟,通过建立可视化的流场和温度场模型,探讨润叶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流场模拟中,颗粒的存在能有效改善气体流动形式,总体气相速率从 1.0 m/s降低到 0.3 m/s,增加了气固间的接触,强化了两相间的传热;温度场模拟中,温度变化呈现阶段式变化,在润叶筒前半段气固之间传热显著,气相平均温度由 81.0℃下降至 68.8℃,颗粒平均温度从 25.0℃迅速升温到 64.8℃,后半段温度维持相对稳定,气固间传热的热流密度随着轴向位置呈现先逐步下降后平稳的趋势;气相、颗粒温度的模拟值与试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 0.7%、-2.5%,模拟值与试验实测值整体吻合良好,说明模型合理有效;随着筒体倾角、转速增大,两相间的传热效果随之减弱,为满足润叶工艺要求,筒体倾角应小于 8°,综合考虑生产速率与能耗,转速应选择 15 r/min.

    烟叶松散润叶筒两相流颗粒运动传热数值模拟

    酸水解联合生物转化对剑麻皂素提取效率的影响

    温岚朱作华陈伟男彭源德...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剥制后的剑麻残渣为材料,筛选对其具有降解功能的菌株,并对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建立酸水解联合微生物发酵技术体系,以提升剑麻皂素提取率.结果表明:在剑麻渣中分离获得 14 个菌株,其中黑曲霉、哈茨木霉和里氏木霉对剑麻皂素具有较高的生物转化能力;对黑曲霉、哈茨木霉和里氏木霉进行发酵,发酵时间3 d,初始pH 6、发酵温度 30℃、添加体积分数 0.1%的吐温-80时皂素提取率分别达到 42.56、61.70、73.53 mg/g;在上述条件上,当添加 1.0 mmol/L Fe2+时,对黑曲霉和里氏木霉进行发酵,皂素提取率分别达到 55.14、89.45 mg/g;当Fe2+添加量为 0.5 mmol/L,对哈茨木霉进行发酵,皂素提取率达到 78.64 mg/g;单独酸水解试验结果表明,盐酸浓度为 4.5 mol/L,水解时间为 60 min时剑麻皂素提取率达到 92.249 mg/g;采用 1.5 mol/L盐酸结合黑曲霉、哈茨木霉和里氏木霉发酵对剑麻残渣进行提取,3个菌株提取剑麻皂素的提取率分别为 78.70、95.40、107.3 mg/g.综上所述,采用酸水解联合微生物发酵法提取剑麻皂素,减少了 2/3的酸消耗,且提高了剑麻皂素的提取率.

    剑麻皂素生物转化酸水解里氏木霉

    益智酮乙纳米乳液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

    谢文杰范伟郭时印覃静萍...
    119-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豆卵磷脂为乳化剂,菜籽油为油相,制备一种稳定纳米乳液体系包埋益智酮乙.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优化纳米乳液制备条件,运用纳米粒度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测量乳液的粒径、多分散系数(PDI)、Zeta 电位、包封率、稳定性、光谱特性等.结果表明:在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大豆卵磷脂质量浓度 18.4 g/L、均质压强 172.35 MPa、均质次数 7次和益智酮乙质量浓度 7 mg/mL)下,益智酮乙纳米乳液平均粒径为(175.37±4.33)nm,PDI为0.13±0.02,包封率为(91.00±0.03)%;益智酮乙包埋量不影响乳液的粒径和PDI,包埋 7 mg/mL益智酮乙的纳米乳液包封率最高;益智酮乙纳米乳液的微观结构为球状,乳液颗粒分布均匀,于 4℃贮藏 28 d时,乳液的粒径、PDI和包封率均无明显变化,乳液系统稳定,添加NaCl浓度≤30 mmol/L时,乳液能维持较为稳定的状态,NaCl浓度≥50 mmol/L时,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乳液的粒径和PDI显著升高,Zeta电位绝对值显著降低,乳液稳定性下降;菜籽油、大豆卵磷脂和益智酮乙之间没有形成共价键,也未发生化学相互作用.

    益智酮乙纳米乳液高压微射流均质包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