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农业科学
湖南农业科学

邹学校

半月刊

1006-060X

hnnykx@vip.163.com

0731-84691322

410125

长沙市芙蓉区远大二路892号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

湖南农业科学/Journal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创刊30多年来,始终把握时代脉搏,报道高新技术与农村实用技术,普遍受到不同层次读者和农民朋友的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株硝化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机制初探

    刘强林元山粟桂蓉周喜新...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硝化纤维素为筛选培养基,对采样分离所得菌株和实验室保藏菌株进行平板筛选,获得长势优良的 6 株降解菌;经固态发酵复筛,获得硝化纤维素降解菌TL06;经ITS序列分析及构建进化树分析,TL06 被鉴定为西蒙斯木霉,且命名为西蒙斯木霉TL06。分别探究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对西蒙斯木霉TL06 产生纤维素酶和酯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有机氮源会显著降低纤维素酶和酯酶活力,而添加无机氮源硫酸铵会显著提高纤维素酶活力;添加碳源会显著降低纤维素酶活力,但对酯酶活力影响不明显。为优化发酵条件设置正交试验,发现在硫酸铵浓度 1。5%、硝化纤维素与麸皮的质量比 5∶5、发酵时间 5 d、料水比 10∶12、培养温度 30℃、自然pH值条件下,纤维素酶活力达到 1。36 IU/g,比优化前提高了 189。36%。初步探明,西蒙斯木霉TL06 降解硝化纤维素的机制是分泌纤维素酶和酯酶,水解β-1,4 糖苷键和硝酸酯键,其中糖苷键的水解优先启动。

    硝化纤维素生物降解纤维素酶酯酶西蒙斯木霉

    湖南多花黄精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唐铭鑫符天昊杨韬坛沈子豪...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分别以叶片、根状茎、芽以及种子为外植体,基于前人研究对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共确定了21种培养基配方,从中筛选适用于湖南多花黄精的最佳萌发培养基、最佳增殖培养基以及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建立了湖南多花黄精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以当年采收的种子为外植体,消毒后纵切再接种培养效果较好;最佳萌发培养基配方为:B5+1。0 mg/L 6-BA+0。5 mg/L KT+30 g/L蔗糖+6。0 g/L琼脂+2。0 mg/L GA3;最佳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4。0 mg/L 6-BA+0。2 mg/L NAA+30 g/L蔗糖+6。5 g/L琼脂;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 MS+1。0 mg/L NAA+30 g/L蔗糖+6。5 g/L琼脂。该研究为湖南多花黄精组培苗的生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扩大多花黄精的人工种植规模提供了技术支撑。

    多花黄精组织培养萌发增殖生根

    赣芝系列芝麻品种的引种与筛选

    王素华何录秋张璐杨学乐...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应湖南生态区大面积推广的芝麻品种,在湖南长沙、怀化对赣芝系列12个芝麻品种开展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赣芝系列芝麻品种的单株产量表现出极显著的地域差异,长沙的增产潜力更高,长沙点的黑芝麻品种单产显著高于怀化;白芝麻品种单株蒴数和单株产量都表现出极显著的地域差异;丰产性最好的黑芝麻品种是赣芝19号,白芝麻品种是赣芝12号;赣芝 9 号、赣芝 10 号、赣芝 14 号、赣芝 18 号、赣芝 11 号、赣芝 19 号、赣芝 20 号表现高产、抗倒、抗病、成熟期蒴果轻度开裂,可在湖南各生态区进行生产试验,赣芝 12 号、赣芝 15 号、赣芝 17 号较对照增产幅度超过 20%,但植株倒伏,可进一步进行多点小区试验。

    芝麻品种引种筛选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茎叶除草剂的防效及安全性

    刘磊黄运友周乐银冯正锐...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茎叶除草剂对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田杂草的防效及对作物的安全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 5 种大豆茎叶除草剂和 5 种玉米茎叶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施药 14 d后,35%精喹·氟磺胺水乳剂和 10%乙羧氟草醚乳油对大豆行间杂草的防效较好,株防效分别达到85。61%和84。34%,288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和30%硝磺·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行间杂草的防效较好,株防效分别达到90。04%和87。34%,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药害指数逐渐降低,对大豆玉米安全。除草剂处理均增加了大豆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 11。18%~19。42%和 13。11%~25。77%。这 4 种除草剂在推荐剂量下可有效防除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田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茎叶除草剂安全性防效

    控水增氧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欧阳垚嘉蒋正义赵毅斐罗统成...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水稻"中早 39"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控水增氧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根系形态、根系活力、根系氮素代谢酶活性、植株光合特性和植株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控水增氧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水稻同一生育期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平均根直径、根系活力、根系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片蒸腾速率(Tr)、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根系及秸秆干重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施氮量180 kg/hm2控水增氧处理为峰值;同一施氮水平的控水增氧处理较不控水增氧处理,水稻同一生育期的上述指标均显著增加;施氮量 180 kg/hm2 控水增氧处理较施氮量 0 kg/hm2 控水增氧处理、施氮量 180 kg/hm2 不控水增氧处理开花期的根系活力分别增加 127。6%、26。4%,孕穗期根系NR活性分别增加 41。2%、88。7%,黄熟期根系干重分别增加 257。2%、20。0%,黄熟期秸秆干重分别增加 161。2%、16。4%。

    水稻控水增氧根系氮代谢酶

    不同育栽方式下早稻高产群体的生长及产量形成研究

    戴典张慧颖王森张再仁...
    30-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杂交稻两优 152 为材料,通过大区试验研究早稻机抛、机插两种移栽方式水稻全生育期、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病虫害发生、产量性状等重要指标对早稻高产群体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抛水稻的全生育期比机插短 2 d,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茎鞘叶物质转运水平均优于机插;机抛茎鞘叶干物质对稻谷产量贡献率高于机插2。3%,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机抛和机插实际产量分别为 589。1、574。5 kg/667m2,差异不显著;齐穗期稻纵卷叶螟虫量机插显著高于机抛,其他病虫害发生的差异不显著;机插成本低于机抛约 16 元/667m2;在早稻群体生长及产量方面,机抛秧优于机插秧。

    机插机抛干物质积累病虫害产量

    烟草与高粱轮作对烟叶产量、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周轶伟侯雨邓泽征彭建斐...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湘烟7号、云烟87烟草品种与高粱轮作及烟草单种田间试验,对比烟草与高粱轮作与烟草单种对烟农经济收益及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湘烟 7 号、云烟 87 与高粱轮作对烟草株高、有效叶片数、最大叶长和叶宽、单株最大叶面积影响不大,与对应的单种相近,但对最大单叶鲜重有明显的影响,轮作显著高于烟草单种;湘烟 7 号与高粱轮作的烟叶总糖、还原糖、糖碱比达到优质烟叶标准,而烟草单种未达到;云烟 87 与高粱轮作的烟叶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均达到优质标准,单种烟叶的还原糖、糖碱比未达到;轮作的湘烟 7 号、云烟 87 上等烟叶比例分别为 41。7%、48。3%,显著高于单种,中部上等烟叶的比例分别为33。65%、37。2%,显著高于单种的占比;烟草、高粱轮作与单种烟叶产量差异不显著,烟叶均价及产值差异显著;轮作收益远高于单种,湘烟 7 号轮作收益达到 3 243。26 元/667m2,而单种只有 176。65 元/667m2;云烟 87 轮作收益达到 3 469。11 元/667m2,单种仅为 566。61 元/667m2。

    烟草高粱轮作产量烟叶化学品质

    卷丹百合生根期镉吸收转运规律初探

    谢进戴艳娇郑思乡周利...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卷丹百合根系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以卷丹百合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浓度的水培试验,比较不同镉浓度处理的卷丹百合生根期根部镉吸收、转运规律,并比较根系蛋白质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镉胁迫下,卷丹百合鳞茎生根期没有富集镉的特性,而卷丹百合根在 20 μmol/L及以上浓度情况下,富集系数大于 1;转运系数分析表明,卷丹百合生根期鳞茎对镉的转运能力很弱,同时卷丹百合根系蛋白质发生了差异表达,这些蛋白功能包括与氧化活性相关的过氧化物歧化酶、与异黄酮分解相关的异黄酮还原酶、多功能调节酶核苷二磷酸激酶b。

    卷丹百合蛋白质

    地肤对土壤镉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

    黎标郭佳源谭璐王凡...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地肤对酸性土壤中重金属镉(Cd)污染的抗性和敏感性,分别在初始土壤pH值6。1(T处理组)、pH值5。0(TS处理组)条件下,设置不同浓度Cd(1。253、1。553、2。153、2。753、4。253 和 10。253 mg/kg)胁迫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 2 种pH值和不同Cd浓度处理对地肤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Cd胁迫对地肤根总长度、总表面积、总体积、平均直径及根尖数影响均不明显,其中1。253~2。753 mg/kg Cd胁迫下的地肤根、茎及全株生物量变化较小,对土壤镉的耐受性较强,且能较好地适应偏酸性土壤环境;T处理组地肤根系生长发育整体上优于TS处理组。(2)土壤镉含量对地肤光合作用的抑制性不明显,但土壤pH值降低会提高地肤叶片光合色素含量。(3)地肤根部SOD、POD活性、MDA含量整体上高于茎部,相同Cd浓度处理下,土壤pH值升高会提高地肤根茎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地肤的抗氧化酶系统在防御土壤镉污染胁迫方面起到显著保护作用。

    Cd胁迫地肤生理响应抗氧化系统积累分布

    水肥一体化对山地椪柑园的影响

    杨辉文李德金曹胜杨玉...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泸溪山地椪柑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水肥一体化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树体养分、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常规施肥,水肥一体化施肥能够提高酸性土壤pH值 0。40 个单位,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1。48%,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硼的含量分别增加了 30。92%、7。20%、3。02%、52。92%、10。48%和 86。96%;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全镁和全硼的含量分别增加了 3。15%、3。67%、13。36%、25。52%、29。27%和 85。28%;果实全氮、全钾、全钙、全镁和全硼分别增加了 50%、37。95%、51。05%、25。86%和 112。30%;椪柑单果重提高了 117。66%,可食率提高了 8。7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 28。57%,固酸比提高了 77。12%,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27。40%,椪柑纯收入增加 11 404。42 元/667m2。综合来看,水肥一体化应用能够改善果园土壤地力,促进树体养分的吸收,提高椪柑的果实品质和产量,适宜在椪柑产区示范与推广。

    椪柑水肥一体化土壤肥力果实品质经济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