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社会科学
湖南社会科学

周勇

双月刊

1009-5675

hnsheke01@163.com

0731-84213603

410003

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37号

湖南社会科学/Journal Social Sciences Huna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反映改革开放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研究为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双百”方针,为两个文明建设,为繁荣社会科学,促进湖南经济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权界到德范:作为德治思想资源的先秦儒家群己观

    李风华刘梓任
    158-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比较心性观、政治观,儒家的群己观仍然具有创造性转化的时代价值.儒家的群己权界观念是以基于身份的伦理秩序为核心,而群己德范则以基于仁义的美德伦理为核心.撇开其糟粕以及一些具体的细节规定,先秦儒家群己观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在当代实现创造性转化,从而构成当代中国德治的思想资源: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民立场,发掘儒家的大同理想、民本思想、先忧后乐等思想精华,确立当代儒家群己观的正确政治立场与方向;群己权界方面,吸取儒家的集体主义与和谐共处精神,为各种社会角色构建多层次的底线伦理;在群己德范方面,批判吸收先秦儒学的概念、判断和行为标准,构建更符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美德伦理;实现群己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话语、儒家话语和公众日常话语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群己话语体系.

    群己权界群己德范先秦儒家创造性转化

    乐教思想的价值意蕴、当代语境与实践路径

    杨冰陈薇伊
    16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是为乐教."乐"可通心意、融情欲及养雅志是上古先秦时期治世安民的根本,对现代社会治理仍有积极借鉴意义.乐教思想所传递的审美精神及育人内涵不仅囊括安邦理政与教化人心的理性内聚,更是祀德修身与雅志尚善的感性结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中国教育应从乐教思想丰富的美学及育人资源出发,更加突出创新性、特色性、文化性,从而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在理论及实践上的创新,为当代音乐教育、美育及思政教育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导向与路径.

    乐教思想价值意蕴当代观照

    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