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造纸装备及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造纸装备及材料
造纸装备及材料

宋善军

季刊

1672-3066

hunanpaper@163.com

0731-58523295

411104

湖南省湘潭市建设中路7号

造纸装备及材料/Journal Hunan Papermak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策略

    曹雅丽
    218-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许多高等学校引入了"1+X"证书制度.该制度通过让学生在专业课程之外学习其他相关证书课程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1+X"证书制度的实质是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反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过程,通过对相关高职院校已有的"1+X"证书相关专业进行实际调研和分析,探索出适合学校融合"1+X"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文章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的实施目标,分析了支撑"1+X"证书制度实施的条件,并提出了有效的实施路径.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知识融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强化了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机电一体化技术"1+X"证书制度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新形态教材的开发研究

    周加盈
    22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教融合,即将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此背景下,开发适应产教融合需求的新形态教材,对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概述了产教融合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了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教材开发现状,论述了新形态教材开发的重要性和方法,并探讨了教材内容设计和教材形式创新.

    产教融合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新形态教材

    面向就业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教学优化策略

    牛姣峰
    224-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快,需求大量的电气控制类人才,为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带来了良好的就业机遇.但多数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训设备老旧,数量不足、实训平台与工业现场脱节;同时教师队伍整体技术技能水平低下,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学生职业胜任力很弱,就业情况不理想.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教学现存问题,并以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立足面向就业岗位的理念,提出培养和引入优秀实训教师、改造升级实训设备、应用虚拟仿真技术与数字孪生技术、搭建符合生产实际的学习实训平台等方案,旨在改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训教学环境,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实践检验教学成果,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胜任力.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平台职业胜任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分层教学、分类成才"教学模式研究

    张晶孙玉峰
    227-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机电领域,智能生产技术的演进和提高是推动创新与进步的重要因素.这一发展促进了学科间的广泛交融与深度合作,进一步推动了机电技术的进步.在高职扩招背景下,文章分析了"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介绍了"分层教学、分类成才"教学模式的内容,根据学生情况划分层次,设置专业标准型、专业复合型、卓越创新型三层递进的培养体系,并针对每个层次学生的特点探索制订培养方案,并提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的教学模式改革实施路径,分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应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成效,促使学校本质上成长,对教育界产生了正面且有价值的影响.

    "分层教学、分类成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模式以生为本

    "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下中职机电专业PLC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章敏艳
    230-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中职机电专业PLC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传统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知识内容抽象、学生理解较差,理论实践分层,缺乏实践及实训等.基于这种情况,积极推行"岗课赛证"融通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更为紧密的结合,同时对学生日后职业发展也有重大意义.因此,文章介绍了"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对中职机电专业的意义,并提出了"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下中职机电专业PLC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旨在提高教学效率,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支持.

    "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中职机电专业PLC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洪可迪
    23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国家对现代化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学校在开展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时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推动理论指导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职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基于此,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价值,然后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多个层面具体探讨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路径,希望能够给职业院校和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帮助,推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质量的提高.

    机械设计基础一体化教学中职院校教学改革

    "1+X"证书制度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以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为例

    焦萌
    236-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职教改革、产教融合、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排头兵.为进一步落实"1+X"证书制度,专业教师的课程改革应开阔思路、融入最新的职教理念并结合所授课程特点,并基于"1+X"证书制度优化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方案,这有助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创新实施,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针对这一目标,文章以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为例,分析了"1+X"证书制度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的设计要求,并提出了优化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方案改革的有效策略.

    "1+X"证书制度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课程改革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校企共建培训学院研究——以"FANUC机器人授权培训中心"为例

    梅宇超
    239-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深入推进,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设置十分必要.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作为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开设的一门新型专业,学校在技术的掌握上并不成熟,通过与上海发那科机器人设备有限公司共建培训学院,能够更好地为地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校企共建培训学院的意义,介绍了校企共建培训学院的模式,揭示当前校企合作共建培训学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实施策略,为今后培训学院的合作方式提供参考和依据.

    工业机器人技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新工科背景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项目式教学研究

    朱铁欣颜丙学
    242-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广泛推进,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理工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大部分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最重要的就是实际应用.因此,文章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对单片机课程教育教学模式做出改革,构建出单片机项目式教学的教学模式,介绍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项目式教学原理,分析了项目式教学过程,形成了适用于高等教育教学的项目式教学评价体系,并提出针对学生个体的提升策略,以此实现应用与实践型教育教学模式的最优效果.

    新工科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项目式教学

    模具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吴国强
    245-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提高模具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技工学校模具专业育人水平,文章围绕提高模具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质量的意义展开分析,并探究模具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从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工学结合机制等策略出发,不断促进模具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质量的提高.

    模具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