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教学
化学教学

叶建农

月刊

1005-6629

ecnuhxjx@163.com

021-62232484

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化学教学/Journal Education in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的出版宗旨是为广大的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各地化学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和化学科学前沿知识,为探讨中等化学的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师德和教学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跨学科实践教学设计

    卫环环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为例,阐述跨学科实践活动在主题内容的价值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实践等方面的设计与实施.围绕学习主题提出五项学习任务和十项学习活动,及时跟进学习评价,为跨学科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提供了思路与范例.

    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跨学科实践教学设计

    乙醛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吗

    朱马尔刘永珍赵雪徐延渭...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分析近期文献中有关乙醛能否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的研究与表述.通过实验验证了乙醛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打破了高中教学中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原有认知.通过验证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以及改用甲醛进行对比实验,确认了乙醛与溴之间反应的基团,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反应机理.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证实乙醛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

    乙醛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甲醛α-H取代

    浓硫酸与铜反应实验改进

    岳倩曾春梅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教材中浓硫酸与铜反应实验装置的不足,如易倒吸、尾气未处理尽等进行改进:使用定制的双边具支试管作为该反应装置、性质检验装置以及净化装置,用硅胶塞代替橡胶塞,铜丝可以轻松穿过.避免了橡胶塞打孔使气密性良好.换用棉团浸取试液,可减少药品用量且效果良好.改进后的装置能有效检验二氧化硫的还原性、酸性以及漂白性,具有现象明显、无污染、防止倒吸等优点.

    浓硫酸与铜反应实验改进双边具支试管

    借助球形干燥管进行铝热反应实验

    朱玉忠石磊李德前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丰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对化学教材上编排的铝和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增补了铝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新设计的两个铝热反应实验,选用球形干燥管作反应容器,借助鞭炮引燃铝热剂,利用瓷砖接收反应产生的熔融物.改进后的实验具有很强的安全性、简便性、可视性和观赏性,有利于学生认识铝热反应的原理及其应用.

    铝与氧化铁反应铝与氧化铜反应铝热实验球形干燥管

    利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改进二氧化硫性质实验

    万莉杨新佳夏晓丽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比较三版教材及相关文献中关于二氧化硫制取及其性质检验的内容,对现有实验存在的问题进行设计与改进.将注射器、医用输液袋和气体压力传感器等联合使用,实现气体制取、性质检验、气体收集及尾气处理等一体化实验设计,有效帮助学生构建"可逆反应"概念.改进后的实验具有操作方便、现象明显、绿色环保、便于理解等优点.

    二氧化硫气体压力传感器实验改进一体化实验设计

    燃烧条件实验改进设计

    李清
    80-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遵循组装简约、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效原则,从药品、仪器、组装、操作等维度,运用控制变量法对"燃烧条件实验"进行两次改进设计.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简约,药品用量少、操作方便、实验现象明显,对照性强.

    燃烧条件控制变量实验改进

    碳酸氢钠、碳酸钠与酸反应实验的新设计

    丁小婷陈凯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注射器、矿泉水瓶、紫甘蓝汁、气球等材料改进碳酸氢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设计不同质量碳酸氢钠、碳酸钠分别与醋酸反应的实验,从气球变化、液体颜色变化、反应后固体剩余情况等视角观察实验现象.当碳酸钠过量时,发现气球先变大后变小,通过测定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并用pH传感器测定碳酸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过程的pH变化.从"被反应完的物质、证据、推理"三个视角设计评价量表,对学生活动给予反馈.

    碳酸氢钠碳酸钠实验创新实验改进

    新高考背景下"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研究

    周紫薇邓峰李妃陈圳...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高考方案实施后,各省市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逐渐取消了选考题.原来的"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题成为必考题后,与其他类知识的整合考查已成为主流趋势.基于构建的试题分析框架,对2017~2023年已取消选考题各省市的高考试卷进行分析,从中总结"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在试题中的整合类型和整合机制,进而对试题命制与复习教学提出建议.

    化学高考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整合试题分析

    稀释对弱酸弱碱盐水解平衡影响的探讨

    朱成东杨涛谌祥波徐泓...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实验事实、理论计算、分布系数三个维度说明常用的"越稀越水解"规律并不适合像苯甲酸铵这一类盐的双水解,这类盐加水稀释过程可能抑制其离子水解,水解平衡也可能不移动.依据对盐水解本质的理解和理论计算,通过数据分析和分布系数,明确在一定温度下,盐的水解百分率主要决定于溶液中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运用这一观点解释了对醋酸铵加水稀释过程中其离子水解平衡不移动的事实,并成功预测碳酸氢铵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各离子水解、电离的行为.

    水解平衡移动理论计算勒夏特列原理电离平衡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