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峡科技与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峡科技与产业
海峡科技与产业

赵庚新

月刊

1006-3013

hxkj@isic.ac.cn

010-58882748

100038

北京市复兴路15号二段949室

海峡科技与产业/Journal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Across The Strait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两岸四地科技界、产业界、学术界,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业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仰玉婷于正东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实现共同富裕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 2013-2022 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产业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非线性影响,基础设施水平在产业转移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中具有门槛效应;产业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异质性.因此,要因地制宜推进产业转移;加强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技术的应用;注重人才培育和引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城乡收入差距区域协调发展

    东北地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路径分析

    崔超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以东北地区为例,借助文献研究法,分析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和重点方向,总结东北地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东北地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以期通过新质生产力助推东北地区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东北地区创新驱动

    乡村振兴背景下临沂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和对策建议

    王东雨刘利
    56-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科技力量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文献综述与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聚焦临沂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挑战,探索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深入分析临沂大学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学科排名及其科研成果现状,揭示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旨在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校企合作,提升成果转化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保障.

    乡村振兴临沂大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对策建议

    数字化转型助力制造业企业多元化发展综述

    陈雨鑫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兴起的背景下,传统工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数字化转型成为制造业企业关注的热点和战略布局的重要选择,而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其发展与数字化转型息息相关.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数字化转型与多元化经营的关系,总结数字化转型在助力制造业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包括整合优化现有资源、拓展新发展方向、构建内部协调机制等,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及我国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数字化转型多元化发展融资约束制造业

    "智改数转"赋能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吴凌娇
    64-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持续深入,"智改数转"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呈现双向互动关系."智改数转"对新能源等绿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体现在产品研发能力、生产自动化水平、成本控制优化、管理协同水平、营销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调研常州市新能源产业"智改数转"的现状与痛点,提出了"智改数转"赋能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路径与具体策略,以期助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持续发展.

    "智改数转"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驱动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型路径分析

    王宣博弥馨瑶李想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移动网络等技术的创新应用,中国数字经济正在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对产业的影响力更是与日俱增.在东北全面振兴的背景下,吉林省需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分析吉林省数字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探究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建议措施,旨在推动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产业结构结构转型

    辽宁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洪婷许彩霞
    73-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亟须创新思路和方法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模式,尤其是共享服务模式的创新,成为当前研究和探索的重点之一.通过分析辽宁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现状,总结辽宁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创新途径与策略,包括明确共享服务模式的定位与目标、加强人才与技术支撑、建立平台化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 3 个方面,以期为辽宁省中小企业提供参考,促进其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辽宁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创新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模式创新

    马智娟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知识产权服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逐渐走向智能化.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结合案例从组织管理、服务项目和专业人才三方面分析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解决策略,包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资源管理、专利分析与识别、人才培养的智能化等,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实现智慧化转型提供思路.

    人工智能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河北省依靠科技创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

    张国禄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河北省已经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人口老龄化对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大影响.通过分析河北省在依靠科技创新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科技创新投入较少、科技创新人才缺乏、科技创新与养老产业的融合度欠佳、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等.基于此,提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加强科技创新与养老产业融合、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人口老龄化科技创新老年科技河北省

    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申燕萍周国华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产业向智能化制造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对高技能实践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面对新产业结构的要求,如何有效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实践型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聚焦现代学徒制这一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双主体合作的有效模式,深入探讨其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中的作用,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并针对该机制运行中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即加强行业组织指导与监管、提高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加大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建立学生管理制度等,以期为我国高技能实践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助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职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