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通报(印刷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通报(印刷版)
化学通报(印刷版)

万立骏

月刊

0441-3776

hxtb@iccas.ac.cn

010-62554183

100190

北京2709信箱

化学通报(印刷版)/Journal Chemistry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报是中国化学会、中科院化学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大专以上化学化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反映国内外化学及交叉学科的进展,介绍新的知识和技术,报道最新科技成果为报道宗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栏目:进展评述、知识介绍、研究快报、获奖介绍、化学史、信息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凝胶电解质研究进展

    魏星名虞育杰黄睿郑永鑫...
    386-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超级电容器卓越的功率密度和柔性应用能力与可穿戴设备对柔性电源的紧迫需求相吻合,同时具备较大的能量密度提升潜力,使其受到了广泛关注。将水、有机液体、离子液体和导电离子等溶入三维聚合物网络构建导电凝胶作为电解质,不仅简化了柔性超级电容器结构,还通过引入多样的交联方式和合成材料进一步提升其性能,已成为近年备受瞩目的研究方向。本文深入分析并总结了凝胶电解质应用于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独特优势及其关键性能优化的方法,包括:调控导电离子含量及传输路径以提高离子电导率;采用双重物理交联和模板化合成策略调节凝胶网络结构以改善机械性能;引入有机液体、离子液体等溶剂限制冰晶形成,从而拓宽工作温度范围。然而,凝胶电解质在柔性超级电容器应用中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生物相容性不足、电极/电解质界面兼容性弱以及合成材料的环保性不佳。未来研究需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以实现凝胶电解质在柔性超级电容器中的高效应用。

    柔性超级电容器凝胶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机械性能工作温度范围

    石墨烯基纳米材料在抗菌涂层中的研究进展

    何韦毅何星
    398-40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菌涂层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保鲜和医院消毒等多个行业领域。石墨烯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纳米材料之一,在抗菌方面表现出细菌低耐药性,同时对哺乳动物细胞有较小的细胞毒性。石墨烯从物理和化学两个层面协同发挥抑菌效果,物理方面其尖锐边缘与细菌细胞膜的直接接触从而对脂质分子进行破坏性提取,而化学方面通过氧化应激所产生的活性氧以及电荷转移破坏细菌细胞膜。此外,石墨烯用作分散和稳定各种纳米材料的载体,且得益于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其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菌效率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前已在抗菌包装、伤口敷料和器械表面清洁等方面投入使用。本文首先概述了石墨烯的结构、安全性以及抗菌机理,对石墨烯复合涂层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进行简要总结,最后综述了石墨烯材料在器械表面改性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石墨烯抗菌涂层的未来发展趋势。

    石墨烯涂层抗菌活性薄膜医疗器械

    针阱微萃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赵金凤王希越娄大伟
    410-418,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检测需求的提高与分析技术的发展,简单、自动化、环保与小型化的微型样品前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针阱微萃取(NTME)是在固相微萃取技术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微型萃取技术,其萃取装置将吸附剂填充到不锈钢针内制得,可避免固相微萃取纤维易碎及涂层脱落的问题,而且通过动态萃取,可使目标物被彻底萃取,具有更好的耐用性和富集能力。近年NTME结合气相色谱法在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分析中获得广泛应用,已有诸多关于NTME的研究被报道。吸附剂是影响NTME萃取性能的核心,本文简要概述了近年NTME的吸附剂种类,并综述了其在环境、食品、生物领域的应用进展。

    针阱微萃取有机污染物吸附剂

    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的钙钛矿型催化剂研究进展

    邴妍菲殷成阳周强赵震...
    419-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进"双碳"目标背景下,人们的环保理念不断增强,对污染防治和节能降耗等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目前脱硝领域中的研究重点,该技术具有较高的脱硝效率,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钙钛矿型催化剂用于SCR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钙钛矿型催化剂的特性,分别对ABO3型、负载型和掺杂型钙钛矿型催化剂进行了介绍,同时对钙钛矿型脱硝催化剂的常见制备方法进行了归纳,最后对钙钛矿型催化剂用于SCR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选择性催化还原钙钛矿型催化剂脱硝氮氧化物

    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粒子的表面功能化修饰及其生物应用

    白安琪彭孔浩孟颖殷慧...
    427-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粒子(RED-UCNPs)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具有反斯托克斯位移大,发射光谱窄、发光寿命长、材料毒性低等优点,已成为荧光标记、光动力学治疗、生物成像和构建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溶剂热法合成的RED-UCNPs生物相容性和亲水性差,而且不具备与生物分子之间相偶联的活性基团,因此对RED-UCNPs进行表面功能化修饰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重点综述了 RED-UCNPs的表面功能化修饰的类型及其应用现状,为RED-UCNPs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粒子表面功能化修饰生物应用

    投稿须知

    《化学通报》编辑部
    435页

    基于等离子体的新型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进展

    周勇曾颖敏秦雨柏安江...
    436-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等离子体光催化剂由于其优异的光吸收和光催化性能,被研究者们认为是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最理想候选者之一。本文从其催化机理进行探讨,按照催化剂的组成将等离子体光催化剂分类。最后对等离子体光催化剂在环境污染和能源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环境污染等离子体光催化剂光吸收贵金属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价金属回收研究进展

    王乔李海英汪小琪王晓东...
    441-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电池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大量含有贵金属的废旧锂电池(LIBs)进入退役期。目前废旧 LIBs预处理及有价金属回收技术面临能源消耗量大、电池种类泛化性弱等问题。本文介绍了 LIBs生命周期、组成及失效机理,综述了国内外废旧LIBs预处理及有价金属回收技术现状;总结了目前预处理技术中放电、破碎及分选工艺的不足,分析了有价金属回收再利用技术中湿法冶金和火法冶金回收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了废旧LIBs预处理方法和有价金属回收技术的研究方向。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预处理湿法冶金火法冶金

    非胺类CO2吸收剂的研究进展

    刘均隆成怀刚刘倩钱阿妞...
    449-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CO2所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本文综述了可用于捕集CO2的非胺类吸收剂类型,认为氨基酸盐、氨基酸-碳酸钾体系、离子液体、生物型吸收剂、钙基吸收剂分别具有较高的CO2循环吸收负荷、低毒性、热稳定性好、较优的生物相容性、钙源易获取的优势,可以弥补胺类吸收剂在吸收-解吸CO2时腐蚀性强、再生能耗高、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等方面的不足。氨基酸盐、氨基酸-碳酸钾体系可应用于具有一定规模的CO2捕集工业中;离子液体可应用于精准、绿色环保去除CO2工业中;生物型吸收剂可用于规模小、CO2浓度低的工业中;钙基吸收剂可运用于CO2浓度高的工业中。上述吸收剂皆具有一定的工业前景。

    二氧化碳非胺类吸收剂氨基酸盐碳酸钾离子液体生物型吸收剂

    基于杂交链式反应和共价有机框架的新型荧光传感器用于ctDNA的高灵敏和选择性检测

    赵璐王涛王超宇毛佳欣...
    456-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价有机框架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度结晶的多孔聚合物,由有机单元连接形成。由于其优异的孔隙率、模块性、结晶性和生物相容性,在传感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杂交链式反应(HCR)和共价有机框架的新型荧光传感平台,用于高灵敏地检测循环肿瘤DNA(ctDNA)。ctDNA可以作为HCR的激活剂,通过触发发夹1(H1)和发夹2(H2)的自主交叉打开,激活HCR形成延伸的有缺口的双链DNA,导致荧光信号的变化,从而实现ctDNA的定量检测。HCR产物和荧光信号分别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荧光光谱进行表征。在0~10 nmol/L范围内,ctDNA的浓度与荧光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3nmol/L。该方法对ctDNA具有满意的选择性,并在人类血清样品检测中显示出良好的性能。该荧光传感平台为ctDNA的检测提供了新思路,在癌症早期诊断中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共价有机框架荧光检测杂交链式反应循环肿瘤DNA传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