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许龙善

双月刊

1007-2705

hxyf@vip.sina.com

0591-87519605

350001

福州市津泰路76号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Journal Strait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本刊是中国预防医学综合性刊物字之一,及时反映海峡两岸预防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新动态。本刊刊载内容有流行病学与传染病学、寄生虫病与寄生虫学、地方病及慢性病的防治,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妇幼卫生、少儿卫生等。辟有论著、综述与讲座、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卫生管理、卫生监督、卫生监测、卫生统计、防治经验、健康教育、国外卫生防疫及考察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古田县学校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筛查结果分析

    林丽燕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古田县学校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特征,为优化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描述性分析2018-2023年古田县学校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筛查结果,分析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强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古田县2018-2023年17起学校结核病疫情报告肺结核18例,年均发病率5.53/10万,6年发病率无显著变化趋势;病例以学生为主占72.2%(13/18).密切接触者TST检测率为99.7%(1 314/1 319);TST阳性率为30.0%(394/1 314),其中一般阳性为12.2%,中等阳性为10.0%,强阳性为7.8%;≥20岁组TST阳性率最高(44.2%);职业为教师(21.9%)和指示病例为教师(10.5%)的TST强阳性率较高,强阳性率随年龄增大呈升高趋势(趋势x2=50.02,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密接者年龄≥20岁(OR=26.33)和指示病例病原学阳性(OR=1.81)为影响TST强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古田县学校肺结核密接者TST强阳性率较高,应加强TST强阳性接触者预防性服药和长期随访,积极开展入学新生筛查.

    肺结核学校卫生结核菌素试验筛查疾病控制

    2017-2022年德州市德城区狂犬病暴露人群监测结果分析

    张宝珍杨阳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德州市德城区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处理情况,为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7-2022年德州市德城区17个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7-2022年德州市德城区共监测狂犬病暴露者68 193例,年均暴露率1 428.27/10万,2020年暴露率最高(2 190.84/10万),2017年最低(961.33/10万,x2=5 148.34,P<0.01);疫情期间年均暴露率(1 574.31/10万)高于新冠疫情前(1 241.48/10 万,x2=806.86,P<0.01).女性暴露率(1 547.23/10 万)高于男性(1 317.38/10 万,x2=447.37,P<0.01);0~14岁最多,占暴露人群的31.6%(21 520例),60岁以上最少(7.9%,x2=8 453.12,P<0.01);4月起呈暴露致伤上升趋势,5~10月处于较高水平(60.9%,41 513例),夏季为暴露高峰;城区暴露率(1 818.03/10万)高于农村(590.95/10万,x2=11 067.57,P<0.01).致伤动物以犬、猫为主(97.1%),猫致伤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趋势x2=2 407.74,P<0.01).狂犬病门诊伤口处置占26.2%,暴露后全程接种接种率为71.5%,被动免疫制剂使用占Ⅲ级暴露的77.9%.结论 德州市德城区狂犬病暴露率较高,应加强狂犬病门诊规范化建设,提高犬只免疫率,规范犬伤暴露处置,加强防病知识宣传,提高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

    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犬伤处置

    莆田市2020-2022年新冠病毒既往感染者二次感染调查分析

    廖丽美吴生根胡奇胆陈希...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新冠病毒二次感染流行特征,为优化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对莆田市2020-2022年689例新冠病毒本土既往感染者进行二次感染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莆田市2020-2022年既往感染者二次感染率13.9%(94/677),二次感染率较高为女性(16.9%)、50~59岁(22.7%)、有基础疾病史(29.2%)和未接种疫苗(38.5%),二次感染率随感染间隔增加而增高;感染者中以有不适症状者为主(93.6%),主要为发热(64.9%)、咳嗽(57.5%)、咽痛或咽痒(36.2%)等;以自我居家隔离服药者居多(59.6%),≤7 d症状改善或恢复者最多(70.2%);自觉症状较初次更重者占44.7%、更轻者占43.6%.结论 新冠二次感染受多重因素影响,建议持续做好疫情监测,加强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与防病知识健康宣教.

    新型冠状病毒二次感染发病影响因素

    不同人群血清对不同基因型麻疹毒株的中和能力比较

    张苏晗尤娜杨秀惠陈致飞...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基因型野毒株及疫苗株诱导机体产生抗体中和能力的差异以及疫苗免疫后一般人群对不同基因型毒株的免疫水平.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H1a、B3和D8基因型麻疹毒株各2株,采集麻疹急性期患者和一般人群血清,开展不同基因型麻疹野毒株及麻疹疫苗S191株中和抗体检测.结果 S191株与B3、D8基因型毒株间抗原比为1.58、1.60,抗原差异小;感染者血清中和同型毒株以B3基因型为最高(1∶683.44);S191株疫苗免疫后血清中和S191株的GMT值是野毒株的2~3倍;B3基因型感染者血清中和不同基因型毒株的GMT值均>1∶160,且高于其他型别感染者血清与同型毒株的GMT值(H1a基因型:1∶456.12 vs 1∶170.84;D8基因型:1∶362.02 vs 1∶60.42),一般人群血清中和S191株抗体GMT值最高为1∶208.79,中和B3基因型毒株抗体GMT值相对较低为1:53.37.结论 不同基因型毒株抗原差异性较小,但相较于疫苗株,野病毒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逃逸,B3基因型毒株可能有较强的免疫原性,需持续关注输入性基因型的传播.

    麻疹中和抗体基因型麻疹毒株抗原性差异疾病控制

    灵芝孢子油对小鼠抗疲劳的效果评价

    王英姿易传祝崔鲁炜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灵芝孢子油对小鼠的抗疲劳效果,为灵芝孢子油抗疲劳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用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灵芝孢子油低(0.40 g/kg)、中(0.60 g/kg)和高(0.80 g/kg)剂量组,每组按剂量经口连续给予受试物30 d后,检测负重游泳时间、血乳酸、运动损伤指标、糖原、抗氧化指标、肝脏和骨骼肌病理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灵芝孢子油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延长,血清尿素(BUN)水平降低,肝糖原水平和肌糖原水平均升高;3个剂量组小鼠的血清肌酸苷激酶(CK)、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降低;小鼠肝脏和肌肉组织的抗氧化指标,中、高剂量组谷胱甘肽(GSH)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均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均降低;各剂量组小鼠肝脏和肌肉组织病变均明显改善.结论 灵芝孢子油可通过增强小鼠运动耐力、改善能量代谢和提升抗氧化能力的方式,有效改善小鼠的疲劳状态,有显著的抗疲劳活性.

    灵芝孢子油抗疲劳活性小鼠实验保健食品

    一起由非产毒型霍乱弧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的实验室检测及分子分型

    吴小凤陈洁许雅辉陈韵妍...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晋江市一起由非产毒型霍乱弧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进行病原学检测和分子分型,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6月采集患者的肛拭子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对分离到的4株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型和毒力基因鉴定、药敏试验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 共分离到4株霍乱弧菌,血清型均为01群小川型,CTXAB产毒基因阴性;PFGE分型显示,2株同源性为100.0%,其余2株与这2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5.0%和92.0%;药敏试验显示,4株霍乱弧菌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替加环素、环丙沙星、萘啶酸、阿奇霉素、阿米卡星和链霉素均敏感;对厄他培南、头孢噻肟、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均耐药,对多粘菌素E、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出现部分耐药.结论 该起感染性腹泻事件的病原菌是非产毒性0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提示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管,以预防食源性霍乱疫情.

    霍乱弧菌血清型药敏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食品卫生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5种消毒副产物的研究

    裴英江利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5种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氯酸盐、溴酸盐、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以KOH为淋洗液,Ion PAC AS19-HC(4×250 mm)为分析柱,水样依次经OnGuar-dⅡ-Ag、OnGuardⅡ-Na柱和0.22μm滤膜后上机,抑制性电导进行检测.结果 经条件优化后,5种消毒副产物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4,5种副产物检出限为0.60~7.14μg/L,定量限为1.98~23.60 μg/L,均低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对各消毒副产物的标准限值,加标回收率为84.9%~103.8%,RSD均<5%.结论 该方法高效简便、灵敏度高,分离效果较好,能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氯酸盐、溴酸盐、二氯乙酸、三氯乙酸,满足生活饮用水日常检测需求.

    给水卫生生活饮用水离子色谱方法固相萃取消毒副产物

    全自动前处理工作站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范岩钟吴玉萍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自动游离二氧化硅前处理工作站在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全自动前处理工作站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并进行实际样品和标准物质的准确度、精确度测定,并与手工检测法比对.结果 该方法准确度符合要求,精密度2.3%~2.6%.实际样品、标准物质、盲样复核相对标准偏差在0.2%~8.8%间.根据不同样品,从开始消解至水洗完成全流程时间3.5~5 h,平均单个样品45~60 min,适用批量检测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结论 全自动前处理工作站能实现游离二氧化硅检测过程中消解、稀释、过滤、酸洗、水洗等步骤的无人值守自动化,对实验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游离二氧化硅尘肺病全自动游离二氧化硅前处理工作站焦磷酸法职业病

    线性探针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罗燕饶晓虹黄火寿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线性探针技术检测南平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基因型特征及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菌种分布,初步了解结核病流行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支持.方法 用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对硝基苯甲酸(PNB)/噻吩-2-羧酸阱(TCH)生长试验,对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标本进行初步鉴定;用线性探针技术检测MTB耐利福平和异烟肼相关的基因型特征,并进行NTM菌种鉴定.结果 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和PNB/TCH生长试验,鉴定出含利福平或异烟肼耐药的MTB菌株69例,NTM菌株67例;69例MTB中利福平的耐药率为52.2%(36例)、异烟肼的耐药率为81.2%(56例)、耐多药(MDR-TB)的耐药率为33.3%(23例);突变型占比:利福平耐药中rpoB 531突变占44.4%(16/36)、rpoB 526位点突变占41.7%(15/36)、异烟肼耐药中katGS315T1突变占80.4%(45/56);NTM菌株中胞内分枝杆菌56.7%(38例)、脓肿分枝杆菌23.9%(16例)、鸟分枝杆菌6.0%(4例)、偶然分枝杆菌3.0%(2例)、龟分枝杆菌1.5%(1例)、瘰疬分枝杆菌1.5%(1例),其他分枝杆菌7.4%(5例),其中胞内分枝杆菌中2例混合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脓肿分枝杆菌中2例混合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论 南平地区MTB耐药菌株以rpoB 531、ropB 526和katG S315T1突变型为主;NTM分离以胞内分枝杆菌为主.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特征利福平异烟肼非结核分枝杆菌

    福州市2016-2023年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及毒力基因检测

    廖冬冬曹祥玉林馨吴金建...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福州市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尽早发现水产品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做好风险预警和干预.方法 对福州市2016-2023年各流通、餐饮和养殖环节采集的水产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与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23.6%(74/313);2017年检出率最高,达46.3%(x2=39.13,P<0.01),2019年未检出;各类样品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两栖类、软体动物类、甲壳类和鱼类(x2=38.29,P<0.01);非生食水产品检出率(29.2%)高于生食水产品16.9%(x2=6.54,P=0.011);不同包装类型中,所有检出菌株均来自散装样品,检出率26.9%(74/275);不同采样环节中,流通环节检出率最高,达27.4%(x2=14.05,P=0.001),其中又以农贸市场的检出率43.9%为最高(x2=23.14,P<0.01);74株副溶血性弧菌的tlh、trh和tdh 3种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97.3%(72/74)、8.1%(6/74)和4.1%(3/74),毒力株占12.2%(9/74),均为本地海产贝类.结论 福州市水产品存在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两栖类、软体动物类污染较重,海产贝类可能是潜在污染源.应加强相关环节的监测和监管力度,以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

    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水产品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