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许龙善

双月刊

1007-2705

hxyf@vip.sina.com

0591-87519605

350001

福州市津泰路76号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Journal Strait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本刊是中国预防医学综合性刊物字之一,及时反映海峡两岸预防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新动态。本刊刊载内容有流行病学与传染病学、寄生虫病与寄生虫学、地方病及慢性病的防治,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妇幼卫生、少儿卫生等。辟有论著、综述与讲座、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卫生管理、卫生监督、卫生监测、卫生统计、防治经验、健康教育、国外卫生防疫及考察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福建省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趋势与影响因素

    陈翌雯魏淑贞陈代权周银发...
    1-3,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福建省肺结核患者利福平(RFP)耐药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本省耐药结核病防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用横断面研究法分析福建省2018-2022年登记的22 731例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耐药筛查结果,探讨利福平耐药的影响因素.结果 福建省2018-2022年肺结核患者利福平总耐药率为5.0%(1 140/22 731),各年耐药率及初治、复治患者的耐药率均总体上下降(趋势x2值=155.28、79.00、6.5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5~59岁组和≥60岁组耐药风险较低(OR=0.79和0.58);与学生/儿童比较,其余各职业组耐药风险均较大(OR值均>2.4);外地户籍(OR=1.71)、复治患者耐药风险均较大(OR=5.42);福建省闽南和闽西北地区耐药风险较低(OR值=0.69、0.81).结论 福建省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率较低,总体呈下降趋势,耐药防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仍需进一步加强耐药筛查工作,尽可能对耐药肺结核患者开展规范治疗,以降低利福平耐药肺结核的患病率水平.

    肺结核耐药性利福平耐药筛查疾病控制

    福州、三明市城区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成分分析及致癌风险评估

    林少凯陈亮林侃黄建春...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福州、三明市城区PM2.5中多环芳烃(PAHs)成分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的致癌风险,为制定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9-2022年用滤膜法在福州、三明市城区4个采样点采集大气PM2.5,用超高液相色谱法分析大气PM2.5中PAHs成分,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PAHs来源,用基于苯并[a]芘(BaP)毒性的终生超额致癌风险模型,评估PAHs的超额致癌风险(ECR).结果 福州、三明市城区大气PM2.5中16种PAHs浓度和分别为2.75 ng/m3和14.82 ng/m3.福州、三明市城区主成分分析法均提取出4个因子.福州市城区4个因子主要载荷成分,因子1:荧蒽(FLT)、芘(PYR)、䓛(CHR);因子 2:二苯并[a,h]蒽(DahA)、苯并[g,h,i]菲(BghiP)、茚并[1,2,3-cd]芘(IcdP);因子 3:萘(NAP)、苊烯(ACY);因子4:芴(FLU)、二氢苊(ACE),贡献占比分别为57.0%、8.0%、7.9%、6.8%,累积贡献占比为79.7%;三明市城区4个因子主要载荷成分:因子1:DahA、BghiP、IcdP;因子2:FLT、PYR;因子3:NAP、ACY;因子4:苯并[a]芘(BaP)、苯并[b]荧蒽(BbF),贡献占比为39.5%、15.4%、9.9%和7.8%,累积贡献占比为72.6%;福州、三明市城区大气PM2.5中PAHs致癌风险分别为0.84×10-6和7.61×10-6.结论 三明市城区大气PAHs污染情况比福州市城区严重;提示福州、三明市城区PM2.5中PAHs污染来源以汽车尾气排放和扬尘为主,其大气PAHs污染对人群有潜在致癌风险.

    大气污染大气PM2.5多环芳烃机动车尾气致癌风险

    福建省建宁、屏南县并殖吸虫中间宿主感染情况调查

    江典伟林陈鑫高澜琳蔡武卫...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进一步了解福建省并殖吸虫中间宿主感染情况,为防治并殖吸虫提供依据.方法 在福建省建宁县和屏南县分别采集并殖吸虫疫源地第一、二中间宿主,显微镜检查螺类肝脏,溪蟹经双筛水洗后镜检囊蚴,分析比较卫氏与斯氏并殖吸虫对第一、二中间宿主的选择差异及孳生地环境的不同.结果 建宁县捕获第一中间宿主放逸短沟蜷感染率0.2%(5/2 156);屏南县捕获第一中间宿主建瓯拟小豆螺感染率0.3%(6/2 341),即卫氏并殖吸虫与斯氏并殖吸虫对其各自第一中间宿主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7,P>0.05);建宁县福建华溪蟹感染率88.7%(63/71)高于屏南县的52.4%(22/42,x2=18.71,P<0.05);不同疫源地比较:建宁县雄性感染率(87.5%)、雌性感染率(93.3%)均高于屏南县的雄、雌感染率56.3%和40.0%,(x2=10.94,Fisher确切P=0.007,P均<0.05);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度与感染福建华溪蟹体重量呈正相关(r=0.530,P<0.05),而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度与感染蟹体重量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r=-0.391,P>0.05).结论 并殖吸虫各种属对第一中间宿主的选择有较高的特异性,而在第二中间宿主的选择上有其特点,但存在种属交叉现象.

    并殖吸虫卫氏斯氏囊蚴中间宿主

    云南省南涧县人群片形吸虫感染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赵桂元冯奕鹏陈凤赵银娇...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研究云南省南涧县人群感染片形吸虫的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在南涧县所辖的复兴村及白云村随机选取调查对象469人,对其进行片形吸虫血清抗体检测,阳性者按1:1匹配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各29例),用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个人饮食习惯和家庭情况等信息,并分析片形吸虫血清抗体阳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南涧县人群中,片形吸虫抗体阳性率6.2%(29/469);片形吸虫感染各种影响因素的两组暴露比例比较显示,病例组中仅生食水生植物者的暴露比例55.2%(16/29)高于对照组24.1%(7/29,x2=5.84,P<0.05),OR=3.87(1.26~11.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食水生植物(OR=3.48)是居民片形吸虫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南涧县居民感染片形吸虫与生食水生植物有关,应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应建立食源性寄生虫病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控制片形吸虫感染.

    片形吸虫血清抗体病例对照研究健康教育南涧县

    浦城县外籍人员麝猫后睾吸虫感染状况调查

    余文武蔡长煌张芝平卓鸣莺...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浦城县全国肝吸虫固定监测点的调查中确诊1例柬埔寨的境外人员麝猫后睾吸虫感染病例的基础上,对在浦城县境内生活的外籍人员摸底调查造册,开展麝猫后睾吸虫病感染状况调查,以了解在浦城县的外籍人员麝猫后睾吸虫病的感染流行状况,为来自湄公河流域外籍人员感染麝猫后睾吸虫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居住在浦城县境内的外籍人员进行摸底调查造册,统一调查时间收集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两检.对镜检阳性病例的粪样,采用水洗沉淀法收集虫卵再进行镜检确认.提取虫卵DNA,PCR法扩增并测序,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比对以鉴定虫种.结果 浦城县内共有东南亚外籍人员102人(越南58人、柬浦寨42人、缅甸1人、泰国1人),分布在15个乡镇(街道)67个行政村(社区);发放粪便收样盒102个,收集粪便102人份,小型吸虫卵阳性5例,感染率4.9%;5例小型吸虫卵经PCR法扩增测序,分别扩增出长度为362、357、400、401、357 bp的ITS-2基因片段.BLSAT比对结果显示,病例1~5扩增出的ITS-2序列与麝猫后睾吸虫的序列一致性>99.0%.结论 浦城县内外籍人员镜检出5例小型吸虫卵,用PCR技术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确认为柬埔寨籍感染者是输入性麝猫后睾吸虫病例.

    吸虫病麝猫后睾吸虫鱼源性寄生虫病外籍人员胆管癌疾病控制浦城县

    重庆市九龙坡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

    骆致马周俊贺明梁艳...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跌倒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开展干预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2022年9-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九龙坡区抽取≥60岁老年人600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含人口学信息、跌倒状况以及个人健康行为和健康状况等),并分析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九龙坡区老年人600人平均70.5±6.4岁,过去1年内跌倒发生率16.7%(100/6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80岁(OR=2.44)、自评健康状况差(OR=13.26)、患骨关节病(OR=7.21)和骨质疏松症(OR=3.17)是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九龙坡区≥60岁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低,要对≥80岁、自评健康状况差、患骨关节病和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开展针对性的跌倒干预,以促进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跌倒损伤老年人流行病学分析损伤干预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

    漳州市某院2019-2023年腹泻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特征

    曾渊君陈伟德周巧玲郭月丽...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漳州市某院就诊的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特征,为临床诊断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漳州市某院就诊的7 946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结果 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轮状病毒总阳性率16.7%(1 326/7946);阳性率以2019年最高27.8%,2022年最低8.1%(x2=159.40,P<0.01);36~47月龄组阳性率最高(33.1%)、24~35月龄组次之(28.4%,x2=462.72,P<0.01);轮状病毒感染全年均有发生,阳性率以冬季(22.7%)和春季(25.7%)较高(x2=444.89,P<0.01).结论 漳州市某医院就诊的腹泻儿童轮状病毒阳性率较高,主要在冬春季,应采取相应防控措施以减少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流行特征疾病控制漳州市

    黎平县2002-2023年HIV/AIDS病例抗病毒治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罗传艳杨科张新吴宇香...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黎平县HIV/AIDS病例抗病毒治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黎平县2002-2023年HIV/AIDS病例资料,用描述性方法分析抗病毒治疗情况,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黎平县2002-2023年报告HIV/AIDS病例589例,抗病毒治疗率为83.4%,确诊日期与抗病毒治疗间隔<30 d的及时治疗率为67.8%,2015年后及时治疗率上升明显;完成≥5年随访198例(40.3%);截止2023年底,患者坚持治疗率38.3%(188/491);病死率11.0%(54/49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离异或丧偶(OR=3.58)、干部职工(OR=4.76)是抗病毒治疗的危险因素;女性(OR=0.45)、异性性传播(OR=0.18)、同性性传播(OR=0.05),是抗病毒治疗的保护因素.结论 黎平县近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有所提升,应持续加强患者抗病毒治疗动员和依从性教育.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时治疗率疾病控制

    江山市2018-2022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

    李冰王萍谢波文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江山市肺结核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江山市2018-2022年肺结核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统计进行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 江山市2018-2022年报告肺结核1 681例,死亡5例,年均发病率54.86/10万、死亡率0.21/10万,发病率呈波动上升趋势(趋势x2=15.42,P<0.01),病原学阳性率为46.3%;发病高峰为5~7月(31.1%,522例);男性发病率(74.55/10万)高于女性(33.69/10万,x2=261.54,P<0.01),≥60岁年龄组占比较高(58.2%,979例),发病职业以农民为主(72.0%,1 211例);发病率位前3位是大桥镇(111.86/10万)、大陈乡(89.45/10万)和坛石镇(86.30/10万),空间相关分析显示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5年间肺结核H-H高发病率聚集区为坛石镇和大桥镇.结论 江山市肺结核发病有明显地域聚集性,应针对发病高风险区采取更积极的防控措施.

    肺结核流行特征疫情防控空间自相关分析江山市

    上海市杨浦区2014-202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

    马书梅曹慎季路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杨浦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变化,探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4-2019年、2020-2022年两个时段杨浦区报告的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联合使用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进行季节性分析.结果 杨浦区2014-2019年报告手足口病9 273例.年均发病1 544例,年均发病率117.59/10万;2020-2022年报告517例,年均发病数172例,年均发病率14.00/10万,比新冠防控前降低(x2=1 011.31,P<0.01).两个时段的集中度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2,P>0.05);用圆形分布法计算两个时段r值分别为0.41和0.33,2020-2022年发病高峰期有所延长,但Watson-Williams检验法对两个时段平均角(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2=0.002,P>0.05);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2014-2019年年均疫情92.8±29.5起,2020-2022年为8.0±9.5起,降幅91.4%(t=4.71,P<0.05).结论 杨浦区新冠防控期间采取的防控措施对手足口病发病有所抑制,年均发病数/率和聚集性疫情均大幅下降,但手足口病发病时间波动及高峰期延长均不明显.

    手足口病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特征疾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