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夏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夏医学
华夏医学

雷迅

双月刊

1008-2409

huaxia@glmc.edu.cn

0773-2805467

541004

广西桂林市环城北二路109号

华夏医学/Journal Acta Medicinae Sinica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桂林医学院主办面向医药卫生科技工作者、医药院校师生,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卫生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连续两次荣获广西优秀期刊奖,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刊物讲求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的统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术前阿托品预处理在子宫内膜癌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杨月
    197-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术前阿托品预处理在子宫内膜癌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115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 例和观察组58 例。对照组术前予以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观察组术前予以阿托品联合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基础体征变化情况,术前术后的认知功能评分,谵妄发生情况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 麻醉后,观察组T1、T0 时,T2、T0 时,T3、T0 时HR、MAP 间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 时MMSE评分、MoCA评分,拔管后 1h、术后 24 h、72 h的谵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阿托品预处理能避免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手术期体征波动,可在不影响术后认知或增加麻醉风险的同时改善苏醒质量。

    子宫内膜癌阿托品右美托咪定苏醒质量术后谵妄

    基于ERAS的人本位护理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文艳林曾庆清吕小娟罗金华...
    203-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人本位护理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入院时间段进行分组,选择桂林市妇幼保健院2019 年1 月至2021 年3 月收治的38 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2021 年 4 月至 2023 年 6 月收治的 38 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基于ERAS的人本位护理干预。记录和分析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切口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ERAS的人本位护理可减轻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加速康复外科人本位护理凶险性前置胎盘围手术期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经口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全程管理中的应用

    李洲宁刘高明彭小伟吴静芬...
    208-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经口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历史对照研究方法,以湖南省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 85 例行经口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 年 7 月至2022 年3 月收治的43 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2022 年4 月至11 月收治的 42 例患者为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模式。比较两组单只无菌臂罩套装时间、连接机械臂的时间、平均术中调整机械臂的次数、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单只无菌臂罩的套装时间、连接机械臂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平均术中机械臂调整的次数少于对照组,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的经口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患者手术全程管理,增强医护间的有效沟通,提高手术配合默契度及手术效率与效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手术治疗结局,提升手术护理质量。

    医护一体化模式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护理

    新医科理念下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孙立元韩标汪丽燕朱成...
    213-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新医科背景下的产出导向理念,探讨"医工融合"学科交叉为特征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问题。以桂林医学院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为例,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医工融合"实训平台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探索地方医学院校"医工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在"新医科"与"新工科"时代背景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新医科医工融合智能医学工程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在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王娜贝春华张国栋韩菲...
    218-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校开展有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能够增强学生艾滋病相关风险的认知,降低危险行为,减少感染风险。传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智能医学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虚拟仿真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探索虚拟仿真在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至关重要。本文分析虚拟仿真在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艾滋病虚拟仿真平台的构建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以期为艾滋病虚拟仿真建设及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虚拟仿真

    PAD教学模式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赵阳刘友富刘栩孙颖...
    223-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讲授—内化吸收—讨论(PAD)教学模式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选取某医学院 2022 级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n=33)作为实验组,采用PAD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同时,将 2021 级学生(n=26)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研究结果显示,在口头表达、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课程满意度等方面,实验组学生的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在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及总成绩方面展现出显著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PAD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社会心理学学习效果,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讲授—内化吸收—讨论教学模式社会心理学医务社会工作

    《华夏医学》投稿须知

    《华夏医学》编辑部
    228页

    《华夏医学》荣获第四届"西牛计划"多项荣誉

    《华夏医学》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