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洋测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洋测绘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
海洋测绘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

欧阳永忠

双月刊

1671-3044

hych2002@163.com

022-84685080,84685068

300061

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40号

海洋测绘/Journal Hydrographic Surveying and Chart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主办的技术科技期刊,面向全国测绘和相关行业的读者与作者。1981年创刊,2001年公开发行。双月刊,正文84页,单月25日出版,现自办发行。本刊全面反映我国海洋测绘学术技术研究成果和国外海洋测绘科技动态;努力推动海洋测绘科技信息传播与交流,促进本专业科学技术发展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热情为广大测绘工作者、读者与作者服务。 报道范围以海洋测绘为主,主要包括: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技术,图形图像处理和数据库技术,海洋大地测量、海洋工程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岸地形测量,海图制图,江河湖泊测绘,测绘仪器装备,海岸与海底地貌研究,海洋水文与气象观测以及航海导航等。本刊主要反映上述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前沿课题的研究成果,工程技术的重要进展,新产品开发动态,以及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作业方法和经验交流。 2008年6月,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批准收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编号:E651-2008 。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门控循环神经网络的时序PS-InSAR地面沉降预测

    火天宝何毅姚圣张立峰...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防止中国香港国际机场填海造陆引起的地面沉降对基础设施造成破坏,利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PS-InSAR)技术,获得中国香港国际机场 2016~2020 年地面沉降数据,并利用小基线集雷达干涉(SBAS-InSAR)技术以及水准点数据验证;引入门控循环(GRU)神经网络构建堆叠式GRU地面沉降预测模型,对中国香港国际机场未来地面沉降进行时序预测,并与SVM和MLP神经网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中国香港国际机场 2016~2020 年地面沉降空间分布不均匀,累计沉降逐渐增加,2020 年 12 月垂直向的累积沉降量已达 106 mm.构建的堆叠式GRU神经网络地面沉降方法相比SVM和MLP更准确,2021 年7 月中国香港国际机场最大累积地面沉降可达111.8 mm.本文提出的地面沉降时序预测模型,可作为一种有效预测地面沉降的方法,为地面沉降早期预警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地面沉降时序预测门控循环神经网络填海造陆

    融合IVMD的海表温度时空智能预测方法

    韩莹曹允重张凌珺赵芮晗...
    53-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的海洋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预测在海洋和气象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如海洋渔业捕捞和海洋天气预报等.提出一种融合改进变分模态分解(improved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IVMD)的时空混合模型来预测SST,采用中心频率观察法、残差指数最小化和皮尔逊相关系数改进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去除SST序列冗余,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提取SST交互特征并结合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捕捉时间动态,提高预测精度.选取中国东海海域进行实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模型对比,本文模型在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 3 个指标上均有显著提升,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海洋表面温度预测改进变分模态分解皮尔逊相关系数图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网络

    基于移去-恢复技术的海洋垂线偏差插值算法

    范瑾煜董斌王许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垂线偏差是惯性导航重力补偿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高精度的海洋垂线偏差插值算法是关键要件.联合海洋垂线偏差的空域分布特征和频域表征属性,基于移去-恢复技术对海洋垂线偏差插值算法进行了分析,以常用的反距离加权算法和Kriging算法为例,利用船载重力信息计算的垂线偏差数据和全球重力场模型EIGEN-6C4 设计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顾及频谱特性后,反距离加权算法精度能提高 70%,Kriging算法精度能提高 20%,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可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海洋垂线偏差模型构建提供技术支持.

    海洋垂线偏差移去-恢复技术插值算法反距离加权算法Kriging算法

    极区北斗三号与GPS定位性能仿真分析

    曹翔赵仓龙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北斗三号与GPS在极区的定位性能,基于STK软件,仿真分析两系统在 4 个极地科考站点和极区范围的卫星可见性和GDOP值,结果表明:在极区 60°~80°范围内,北斗三号东半球定位性能优于西半球,而当纬度超过 80°时,东西半球无明显差异;与GPS相比,在纬度 60°~80°,经度 50°~180°范围内,北斗三号定位性能优于GPS,极区其他区域平均可见星数比GPS少1 颗左右,GDOP值相差不大.此外,北斗三号GDOP值变化更平稳,表明极区北斗三号卫星空间分布更合理.

    极区定位北斗三号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可见性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北斗低成本接收机单频PPP海上定位性能分析

    刘一刘敏边少锋翟国君...
    68-7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北斗低成本接收机在海洋动态环境中的定位性能,首先从原始观测方程出发,推导出融合BDS-2和BDS-3 的单频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其次采用PPK解动态约束位置参数和双向滤波的方法,估计得到观测值无偏后验残差,并基于后验残差分析了低成本接收机和测量型接收机在海上的观测数据质量,最后基于实时和事后精密产品,分析了低成本接收机SF-PPP的定位性能.实验表明:低成本接收机的观测噪声较大,相位和伪距观测噪声为测量型接收机的 11.9 倍和 5.6 倍.低成本接收机实时水平和垂直定位精度优于 0.3 m和 0.5 m,收敛时间优于 40 min.置信度为 95%时,后处理水平和垂直定位精度为 0.219 m和0.430 m.结果表明:低成本接收机在海洋动态环境下定位精度为亚米级,可满足部分高精度海洋应用定位需求.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单频精密单点定位低成本接收机数据质量定位性能

    基于不同遥感影像的无控水深反演精度比较

    朱卫东邹自雅邱振戈朱小龙...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检验无控制点的遥感水深反演在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下的适用性和测深精度,介绍并推导了无实测控制点的双波段对数线性分析算法,基于空间分辨率为 2 m的WorldView-2 影像、10 m的Sentinel-2 影像和16 m的GF-1 WFV4 影像,以赵述岛和甘泉岛为研究区域,反演水深值,并将反演结果与实测水深进行对比及精度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研究区域WorldView-2 影像的无实测控制点水深反演模型精度最高,Sentinel-2 影像的水深反演精度较好,GF-1 WFV4 影像的水深反演精度最低,且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和无控制点几何定位精度对无实测控制点的双波段对数线性分析模型的水深反演结果存在影响.

    多光谱遥感水深反演双波段对数线性分析模型空间分辨率浅海水域

    基于样本重构的船舶小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吴祖勇朱济帅邓美环陈木森...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遥感影像船舶目标尺度小、场景分布不均匀、目标尺寸相对样本尺寸占比小以及深度学习模型对于小目标泛化性能不好的问题,提出一种样本重构的方法.首先对船舶目标按其最小外接矩形进行裁剪,然后采用多种方式合成标准尺寸样本,通过样本重构,可以提高样本中的目标占比,解决不同场景下目标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实验发现,使用样本重构方法训练的模型,对于小目标的检测能力有所提升,结合在网络中添加小目标检测层,结果显示,模型在测试样本上的平均准确率(average precision,AP)从 0.502 提升到 0.674,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船舶检测小目标检测样本重构深度学习旋转目标

    征稿简则

    《海洋测绘》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