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洋测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洋测绘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
海洋测绘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

欧阳永忠

双月刊

1671-3044

hych2002@163.com

022-84685080,84685068

300061

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40号

海洋测绘/Journal Hydrographic Surveying and Chart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主办的技术科技期刊,面向全国测绘和相关行业的读者与作者。1981年创刊,2001年公开发行。双月刊,正文84页,单月25日出版,现自办发行。本刊全面反映我国海洋测绘学术技术研究成果和国外海洋测绘科技动态;努力推动海洋测绘科技信息传播与交流,促进本专业科学技术发展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热情为广大测绘工作者、读者与作者服务。 报道范围以海洋测绘为主,主要包括: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技术,图形图像处理和数据库技术,海洋大地测量、海洋工程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岸地形测量,海图制图,江河湖泊测绘,测绘仪器装备,海岸与海底地貌研究,海洋水文与气象观测以及航海导航等。本刊主要反映上述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前沿课题的研究成果,工程技术的重要进展,新产品开发动态,以及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作业方法和经验交流。 2008年6月,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批准收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编号:E651-2008 。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附加距离约束的GPS/BDS海上长基线差分定位及分析

    张亚军曾安敏郑楠王骄阳...
    1-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削弱海上长基线差分定位中大气延迟残余等系统性误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建立了顾及系统误差的差分定位函数模型以及天线间距离约束的长基线差分定位函数模型,分析了约束条件对长基线差分定位结果的影响.利用岸基和船载多台接收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500 km基线差分定位中,附加系统参数能够很好的吸收系统性误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GPS/BDS组合定位精度具有明显提高;442~451 km陆海站间长基线附加合理天线间距离约束后定位误差减小到 1 dm内.本文附加系统参数及合理附加天线间距离约束方法可为海上长基线差分定位提供参考依据.

    差分定位海洋定位长基线系统误差距离约束

    基于半参数模型的海洋磁力测量系统误差补偿

    马晓宇欧阳永忠周巨锁李正元...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海洋磁力测量系统误差补偿时所选系统误差模型补偿不充分的情况,引入半参数模型进行精化补偿.使用简化补偿模型进行测线系统误差滤波与推估时,加入表示模型误差的非参数分量,来弥补所选系统误差模型在描述实际系统误差变化时的不足,采用自然样条函数法和L曲线法确定正则矩阵和正则化参数,对半参数模型进行补偿最小二乘求解.实验分析表明,引入半参数模型后,测线网交叉点不符值接近于 0,中误差达到0.001nT,测线网精度显著提高.采用Akaike信息量准则对不同补偿方法进一步评估发现,引入半参数模型后,补偿效果受所选系统误差模型的依赖程度明显降低,拓宽了不同系统误差模型的使用条件.

    海洋磁力测量系统误差补偿半参数模型简化补偿模型Akaike信息量准则

    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马里亚纳海沟地形反演

    王永康张薇黄令勇刘鑫仓...
    12-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利用重力异常数据反演马里亚纳海沟地形的精度,基于残差深度神经网络(residual deep neural network,RDNN)方法和重力异常等数据反演了马里亚纳海沟的1′×1′海底地形,通过实测检核点水深对RDNN模型的精度进行评估,并和重力地质法(gravity-geology method,GGM)模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DNN较GGM对马里亚纳海沟地形反演更为精细,实测水深检核表明RDNN模型均方根误差为128.98 m,优于GGM模型的150.14 m,且RDNN与船测检核水深也有更好一致性,RDNN深度学习模型为利用重力异常数据反演高精度海底地形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重力异常残差深度神经网络马里亚纳海沟短波重力异常地形特征反演

    基于浅剖图像的海底管线状态自动诊断方法

    郑根赵建虎苑明哲杨文林...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填补SBP(sub-bottom profiler,SBP)图像水下管线掩埋状态自动诊断研究空白以及提升水下管线巡检的自动化程度,给出了一套完整的水下管道掩埋状态自动诊断方法与流程.首先利用高效数据预处理方法准确还原了管线真实信息;其次基于Frangi滤波增强技术实现了海底线的准确提取;然后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管线目标的高可靠性检测;最后,给出了管线掩埋状态的判断准则,利用管线检测结果与海底之间的位置关系自动判断出管线的掩埋状态.利用多种型号浅地层剖面仪实测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水下管线的检测精度可以达到了 0.952 的召回率和 0.962 的平均精度均值,基于目标检测结果能够实现管线掩埋状态的准确诊断.

    浅地层剖面仪水下管线调查Frangi滤波目标检测深度学习状态诊断

    基于轻量化YOLOv7算法的侧扫声纳图像沉船检测

    王胜平刘娉婷陈晓红陈志高...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的侧扫声纳图像水下沉船检测方法存在检测速度慢,传统的YOLOv5 算法存在的漏检的问题,提出基于轻量化YOLOv7 算法的水下沉船检测改进方法.首先,通过随机翻转、随机噪声等操作扩充沉船图像的样本数量;然后,引入迁移学习策略,将在COCO数据集上学习到的权重迁移到沉船检测的YOLOv7 网络中;其次,改进模型损失函数中惩罚项的计算方式,提升收敛速度;最后在YOLOv7 网络中引入FasterNet结构,减少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降低模型对硬件的需求,达到轻量化模型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较原始YOLOv7 算法在类平均精度值(mAP值)上提升了 4.75%,检测速度也由原来的 0.0218 秒/帧提升到 0.0179 秒/帧,证明了改进方法的工程应用价值.

    侧扫声纳图像沉船检测YOLOv7算法FasterNet结构迁移学习

    联合多波束与侧扫声纳的海缆检测方法

    高兴国高钰洁江峻毅
    26-2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海底电缆路由检测中多波束扫测分辨率低、侧扫声纳(SSS)图像位置不准且存在误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多波束与侧扫声纳的海底电缆路由自动检测方法,利用多波束图像高精度的位置信息纠正侧扫声纳图像,并顾及侧扫声纳图像海缆成像特点进行线状特征增强与边缘提取,实现海底电缆目标的自动、准确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非掩埋海缆探测的准确探测,为海底电缆检测提供了多源测量信息融合的新思路,丰富了海底电缆检测的技术方法.

    侧扫声纳图像路由检测海底电缆多波束图像图像匹配线状特征

    多波束点云中复杂河道断面地形的自动提取方法

    李启涛张世明孙振勇郑亚慧...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下地形复杂、多波束点云数据量冗余、无拓扑结构、密度分布不均匀,高效率、高精度提取河道断面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P算法的多波束点云中复杂河道断面地形的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根据河道场景内点云的空间分布特征剔除噪点;通过桩点将点云分割成线性数据结构体,并转换到独立坐标系内,实现点云断面提取与组织管理;分析断面曲线与拟合曲线的亲和度,保留形态特征点和平滑点、剔除冗余点,完成断面形态精化.定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形态特征点保留完整、冗余度有效降低.定量评价表明:面积差百分比平均值为 0.02%、冗余度降低百分比平均值为 80.85%,在降低数据冗余度的同时,河道断面形态、面积精度未受损失.

    多波束点云河道断面DP算法面积差百分比冗余度降低百分比

    顾及先验海底地形信息的多波束测线设计建模方法

    职首旭夏生杰史蓉蓉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海底地形测量精度和效率,聚焦复杂海域多波束测深技术测线规划应用,建立了一种顾及先验海底地形信息的测线设计模型.联合几何推导和遗传算法,构建了二维和三维情形下的覆盖宽度模型和重叠率模型,通过引入蒙特卡罗法,实现了复杂海域顾及先验海底地形信息的多波束测线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多波束测深效率,可为多波束测深技术测线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海底地形多波束测深技术测线设计遗传算法蒙特卡罗法

    无人艇载多波束测深系统一体化结构优化设计

    赵薛强马随阳吴笑风刘斌...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无人艇载多波束测深系统(以下简称多波束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作业安全和精度,通过对多波束系统与无人艇艇型一体化安装结构的分析,采用基于有限元协同仿真技术开展动力及平台结构性能优化设计研究,设计出了在一定航行速度下能保证较优效率和航行安全的无人艇载多波束系统安装结构,并在珠江口海域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无人艇平台与多波束系统分离式设计的方法相比,设计的无人艇载多波束系统横摇角度小,抖动现象减弱,作业性能得到提升.运用该系统不仅可以获取水下高精度的三维地形数据,也可以为水下障碍物排查、目标物搜寻和水下构筑物巡检巡查等提供技术支撑.

    多波束测深系统无人艇优化设计有限元协同仿真一体化结构分离式设计

    广东省近岸海域海面地形模型建立

    华水胜杨广武蔡怀玉朱亚兵...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省近岸海域缺少高精度海面地形模型,无法准确为广东省无缝垂直基准面提供可靠标定与统一转换.将长达 19 年水位数据的验潮站作为基准站,对其他长期、中期验潮站通过平均海面传递方法进行加密,并结合水准联测数据得到验潮站沿岸海面地形值,最终采用反距离加权法建立广东省近岸海域海面地形模型.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误差优于 3.2 cm,明显高于有关参考文献给出的成果精度,对广东省陆海基准统一转换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和使用价值.

    海面地形近岸海域海面地形模型基准验潮站水准联测趋势性分析格网点内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