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洋测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洋测绘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
海洋测绘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

欧阳永忠

双月刊

1671-3044

hych2002@163.com

022-84685080,84685068

300061

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40号

海洋测绘/Journal Hydrographic Surveying and Chart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主办的技术科技期刊,面向全国测绘和相关行业的读者与作者。1981年创刊,2001年公开发行。双月刊,正文84页,单月25日出版,现自办发行。本刊全面反映我国海洋测绘学术技术研究成果和国外海洋测绘科技动态;努力推动海洋测绘科技信息传播与交流,促进本专业科学技术发展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热情为广大测绘工作者、读者与作者服务。 报道范围以海洋测绘为主,主要包括: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技术,图形图像处理和数据库技术,海洋大地测量、海洋工程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岸地形测量,海图制图,江河湖泊测绘,测绘仪器装备,海岸与海底地貌研究,海洋水文与气象观测以及航海导航等。本刊主要反映上述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前沿课题的研究成果,工程技术的重要进展,新产品开发动态,以及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作业方法和经验交流。 2008年6月,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批准收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编号:E651-2008 。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临近空间地球外部扰动引力误差影响分析

    范瑾煜赵祥鸿董斌王许...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距离地面 20~200 km的临近凭借空间地理和环境优势,已成为备受瞩目的新空间资源.地球外部扰动引力是临近空间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地球扰动引力误差已成为临近空间飞行器导航定位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基于地面重力场对临近空间地球扰动引力的截断误差和传播误差影响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临近空间地球扰动引力误差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为使得临近空间地球扰动引力的精度达到1 mGal,地面重力数据的格网分辨率应优于 2′,同时,为了抑制截断误差和传播误差对临近空间地球扰动引力的影响,应尽可能提升地面重力数据的格网分辨率和精度水平.

    地球外部扰动引力临近空间截断误差影响传播误差影响空间分辨率

    基于卫星测高重力数据的南海海平面变化研究

    谢友鸽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南海海平面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分析海水质量与海平面变化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测高卫星数据(1993 年1 月—2015 年12 月)联合时变重力数据(2004 年1 月—2015 年12 月)利用最小二乘直线拟合和Morlet 小波分析南海海平面变化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近 23 年南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 5.81 mm/a,海水质量增加贡献了22.4%的海平面上升,南海近岸区域海平面异常大于中部区域,平均海平面异常谷值和峰值分别为-4.31 cm和5.68 cm,海平面和海水质量上升速率总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形态,海平面异常和海水质量变化量的周期性都以 1a尺度最为明显.南海海平面上升显著,中南部海域海平面异常相对稳定,边缘区域受接壤季风影响波动相对较大,海水质量和海平面时空变化特征基本一致.

    测高卫星南海海平面变化海平面异常海水质量变化GRACE重力卫星

    基于改进YOLOv8的多波束水柱图像气泡羽状流检测

    钱磊孟俊霞严俊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波束水柱图像中气泡羽状流样本集小、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 和注意力机制的改进模型:在YOLOv8 目标检测框架的主干网络和颈部网络中加入三个相同的注意力机制模块.实验结果表明,分别加入不同的四种注意力机制模块得到的四个改进模型相较于原始模型的准确度都有提升,其中YOLOv8_TCA效果最佳,mAP0.5:0.95 达到了 66.7%,较原始模型提升了 2.7%,较Faster R-CNN等其他模型效果也是最佳.

    多波束水柱图像目标检测卷积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气泡羽状流

    融合残差模块与SegNet的多波束影像人工鱼礁检测

    冯义楷董志鹏刘焱雄杨龙...
    14-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如何从多波束声纳影像中自动、准确地提取人工鱼礁区域的问题,给出一种融合残差模块与SegNet的多波束声纳影像人工鱼礁检测方法.在该方法中,残差模块用于优化训练网络参数,防止网络训练出现"梯度弥散"和"梯度爆炸"问题;SegNet架构具有网络编码阶段与解码阶段结构对称优势,可实现网络输入影像与输出分类结果的等尺度对称.该方法通过融合残差模块优化训练网络参数与SegNet架构结构对称优势,实现多波束声纳影像中人工鱼礁检测.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多波束人工鱼礁影像测试验证,该方法可获得86.85%F1-socre和76.75%IoU的检测结果,准确地检测出多波束声纳影像中人工鱼礁区域.

    多波束声纳影像人工鱼礁检测卷积神经网络残差模块海洋牧场

    精密重复轨迹卫星数据潮汐参数精化提取研究

    万利暴景阳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削弱卫星测高海面高数据观测噪声对潮汐信号提取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分段拟合的海面高数据预处理方法;同时为改进近岸及强流区潮汐参数获取精度,顾及了这类海域的海面高多变特性,提出了基于平均海面高分段设定的潮汐参数与海面高变化联合平差模型,以探测强流区海面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应用改进的沿迹分析方法和长时序T/P、Jason系列测高卫星数据,经交叉点不符值统计分析,8 个主要分潮综合潮高预报中误差在全球海洋降低到 2.04 cm,全球 3 个强流区及其扩散区精度达到 3~4 cm.研究结果可为潮汐模型精化提供更高质量的潮汐调和常数数据集,同时探测到强流区及其扩散体的海面高频变化序列,可用于研究强流的时变过程与规律.

    卫星测高潮汐分析低通滤波平均海平面精度分析

    华南沿海海域历元统一的潮汐模型构建

    董斌斌梁亚朋施紫鹏星睿...
    24-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海洋潮汐模型的精度与稳定性,采用差分的方法将华南沿海海域验潮站和卫星测高的调和常数统一历元至 19 年(2003-2021 年),并利用二维浅水数值模拟法与blending同化法构建了 8 个天文分潮的精密潮汐模型(Q1、O1、P1、K1、S2、N2、M2、K2);采用函数拟合的方法构建了 2 个长周期分潮(Sa、Ssa)以及 3 个浅水分潮(M4、M6、MS4)的精密潮汐模型.最终完成了 1′×1′分辨率的华南沿海海域历元统一的潮汐模型构建,13 个分潮的综合精度优于 4.87 cm,与目前主流全球潮汐模型精度相比有较大提升.

    潮汐模型历元统一调和常数blending同化法函数拟合法

    无缝深度基准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欧阳莉婷星睿杨广武梁亚朋...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华南沿海区域缺乏一套完整的陆海统一连续无缝的深度基准体系,不能满足海洋发展需求等问题,分析了当前无缝深度基准体系构建思路,通过在华南沿海区域构建无缝深度基准面模型,重构海面地形模型、区域平均海面高模型,完成深度基准面大地高模型和正常高模型的构建,实现深度基准向高程基准的转换,并自主开发了无缝深度基准体系应用平台,初步实现华南沿海无缝深度基准体系构建.

    深度基准模型构建体系构建精度评定华南沿海

    测绘无人艇导流罩优化分析及艇型性能评估

    洪在地赵薛强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多波束设备在无人艇上的适装性,开展测绘无人艇导流罩优化及艇型性能评估.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导流罩形状优化,并基于优化后的导流罩对艇型进行阻力及流线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导流罩阻力显著减小,所采用的艇型具有低阻力以及强防气泡特性;试验结果和实际作业成果进一步验证导流罩与船体线型的一体化防气泡性能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所采用的形状优化和流线分析方法可推广至其他无人艇的阻力和防气泡性能研究.

    海洋测绘无人艇导流罩计算流体力学阻力计算快速性计算防气泡性

    基于球坐标转换的沉积物粒度组分预测制图

    李荣刘付程李文颖刘佳鑫...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沉积物粒度组分的成分数据属性,运用球坐标转换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沉积物粒度组分空间预测和底质类型制图,并以连云港近海表层沉积物粒度组分数据为基础,分析和评估其制图效果.结果表明,基于球坐标转换方法的沉积物粒度组分空间预测精度和底质类型制图精度均优于 3 种不同对数比转换方法,其底质类型的总体制图精度达到了 89%,相应的Kappa系数为 0.82,显示其底质的制图结果与实测类型有着较好的一致性.新方法能有效解决沉积物粒度组分数据的"定和"和"0"值问题,在定量化底质制图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沉积物粒度组分球坐标转换底质类型制图成分数据连云港近海

    浅剖管道图像零样本深度学习自动检测研究

    高兴国秦毅超常增亮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海底管道检测通过人工判读浅地层剖面仪(sub-bottom profiler,SBP)影像带来的检测低效和低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顾及成像机理的基于零样本深度学习SBP图像中海底管道自动检测方法.首先研究了SBP工作原理及管道成像特点;其次顾及成像背景及各种实际影响因素,基于成像机理生成了管道样本图形;之后利用生成的管道样本,训练YOLOv5 神经网络,构建了SBP图形中管道的检测模型,实现了SBP图形中管道的自动检测,取得了优于 90%的正确检测率,提出的方法为基于SBP图形的海底管道自动检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海底管道检测深度学习浅地层剖面仪样本生成YOLOv5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