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洋湖沼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洋湖沼通报
海洋湖沼通报

赵栋梁

季刊

1003-6482

hzxh@ouc.edu.cn

0532-82032650

266003

青岛市鱼山路5号

海洋湖沼通报/Journal Transactions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79年9月创刊,到2001年9月已出版89期。接受国内外的有关海洋、湖沼科学领域的首发论文及述评。尤其重视在生产实践和科研第一线青年作者的成果。本刊试图打破传统的权威束缚,不囿于某种学术观点,凡有一得之见的成果,甚至还会到起到的文章,特别重视、审稿严而且又不为成风所感,要由不同观点的审者参与审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巴伦支海东部海冰消融区波浪设计参数研究

    廖振焜张则飞董胜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伦支海东部区域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存在海冰覆盖.随着气候变化,海冰持续消融,使得东部区域维持开放水域的时间延长,波浪特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有必要开展研究,为在该海域服役的海洋工程结构的设计、建造与作业提供参考.本文收集美国冰雪数据中心的海冰密集度卫星遥感数据,绘制海冰边缘线分析海冰范围的变化.根据边缘线结果在东部海冰消融区选取代表点,采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最新数据集ERA5波浪数据,统计波浪基本特征,抽取波高的年极值和季节极值序列,通过GEV、Gumbel、Weibull和ME分布模型对有效波高的设计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冰减少,代表点无浪频率显著降低,近年来几乎全年有浪.根据波浪重现值结果,夏季是最合适的作业季节.

    巴伦支海海冰消融区波浪设计参数

    双平和双弧板式透空堤受力特性实验分析

    彭晶修春仪李雪艳王庆...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板式透空堤在结构受力方面的异同,本文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开展了波浪与双平板式与双弧板式透空堤相互作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潜深条件下,双弧板式透空堤上下层板所受波浪压力分布特性差异显著;除上层板上表面外,77.8%工况下,双弧板所受正压小于双平板所受正压;不同潜深状态下,双弧板上层板上表面负压大于双平板上层板上表面;出水状态及静水面状态下层板下表面、入水状态除上层板上表面外,双弧板所受负压小于双平板所受负压.双弧板式透空堤所受正负垂直波浪力均小于双平板式透空堤,负向垂直波浪力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板式透空堤的工程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板式透空堤物模试验波浪力比较研究

    鲁班锁型人工鱼礁礁体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戢治鹏董坤蒋济同杜德润...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浇混凝土人工鱼礁体型大、运输效率低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鲁班锁连接的装配式人工鱼礁,将小尺寸杆件通过卯榫连接便可组装成大空方的空间体,能有效节省运输及投放成本,并根据山东日照近海某人工鱼礁区投放礁体海域的海况条件,对此礁体进行了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在波、流共同作用下,礁体最大受力为7.252 kN,最大作用力矩为8.702 kN·m,礁体抗滑移安全系数为3.4,抗倾覆安全系数为4.5,均满足礁体稳定条件,即礁体在该海域不会发生滑移及倾覆.为今后设计适宜我国近海海域环境特征的装配式人工鱼礁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鲁班锁装配式人工鱼礁稳定性

    "利奇马"台风所致董家口港突堤码头前沿海洋动力环境变化分析

    李松霖戚昕牛福新陶以军...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董家口港突堤码头缺乏防波堤掩护,易受极端海况影响.本研究分析了董家口港突堤码头前沿的ADCP(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和温深仪所捕捉到的台风"利奇马"引起的港区水动力环境异常变化,可为突堤码头船只靠泊环境预报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主要结论有:"利奇马"台风期间董家口港风暴潮位以最大减水为对称中心呈"V"型分布,其变化受风速主导,台风中心接近董家口时,风暴潮位滞后响应时间较短,台风中心远离时,风暴潮位滞后响应时间较长.台风期间观测余流普遍小于20 cm/s,对港口威胁较小.码头有效波高受风区影响显著.码头位置"先头涌"先于风速极值12 h出现,且涌浪谱峰频率位于30万吨原油船和40万吨矿石船的横摇谐振区内,需提前加以防范.台风浪的混合作用使得观测点底层海水升温约1℃,由于温跃层受到破坏,台风过后底层水温降温缓慢,降温趋势为 0.15℃/天.

    码头台风风暴潮海浪水温

    厄尔尼诺强度对东南太平洋茎柔鱼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年间差异影响分析

    杨睿祺陈丙见余为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个体较大的头足类,其经济价值较高且是我国远洋鱿钓渔业重要的捕捞对象.本文基于2006-2015年9-12月秘鲁外海8°~20°S,95°~75°W范围内的海表温度(SST)和海面高度距平(SSHA)数据,构建了不同权重的栖息地指数模型(HSI),筛选出最优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此外,利用最优模型预测茎柔鱼栖息地适宜性,并分析了不同强度厄尔尼诺年份下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差异性.结果表明,SST权重为0.7,SSHA的权重为0.3时的HSI为最优模型,利用2015年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模型结果显示优良预测性能.对比2006年弱厄尔尼诺年份与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年份茎柔鱼渔场环境因子以及栖息地的时空分布,结果发现,与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年份相比,2006年弱厄尔尼诺事件期间,茎柔鱼渔场水温相对偏冷,海面高度较低,适宜的SST和SSHA范围相对扩大,导致2006年更适宜茎柔鱼生存,有利的栖息地面积显著增加.研究表明,不同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对茎柔鱼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未来针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估研究需要进一步考虑每个独立气候事件的特性.

    茎柔鱼秘鲁外海栖息地模型厄尔尼诺不同强度

    海坛海峡潮流特征分析及其季节变化研究

    王建锋赵建丽邱桔斐沙伟...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海坛海峡海域春、夏、秋、冬4个季节特征月潮位资料和大、小潮水文同步调查资料,分析海坛海峡海域附近潮汐特征和海坛海峡潮流特征,并探讨了该海域余流变化特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坛海峡附近海域潮汐属正规半日潮,落潮历时普遍略长于涨潮历时;潮流属于正规半日潮流,浅水分潮流较显著,涨落潮主流向较明显,为往复流.海坛海峡海域潮波属于驻波性质.余流季节变化受东海闽浙沿岸流和季风影响显著,冬季余流方向总体向南,夏季整体呈北向.

    海坛海峡潮流余流季节变化

    斑石鲷消化系统早期发育规律研究

    陈宵李军姬广磊王雨福...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系统揭示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从初孵仔鱼到幼鱼阶段消化系统各组织器官结构变化的规律,本研究对1~49日龄的斑石鲷仔、稚、幼鱼进行了连续组织学切片实验分析.结果显示,1日龄的斑石鲷初孵仔鱼的消化道位于卵黄囊内侧,且仅为一条简单的管状结构.根据斑石鲷消化系统发育的状况,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3日龄,消化系统尚处于未分化的原始阶段,此时的斑石鲷口裂封闭,仅以卵黄囊作为营养来源,呈现完全的内源性营养;4~20日龄,消化系统初步发育,处于拥有基本的摄食、消化与吸收能力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斑石鲷口裂开启,卵黄囊逐步消失,肝胰脏快速发育成型,逐步拥有消化食物的能力,由此开始向外源性营养转变;21~35日龄,消化系统进一步发育,胃腺出现,形成结构完整的消化系统,此后斑石鲷消化系统各组织器官仅有细胞规模上的增长,不再出现结构上的质变.

    斑石鲷早期发育阶段消化系统组织学

    IHHNV对凡纳滨对虾成虾不同器官感染的研究

    杨宁王静静徐家惠于吉悦...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是影响对虾养殖的主要病毒之一.普遍认为IHH-NV主要感染起源于外胚层和中胚层的器官,一般不感染内胚层器官,如肝胰腺.本研究通过室内投喂攻毒的方式对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进行人工感染,利用PCR方法分析IHHNV对凡纳滨对虾鳃、肝胰腺、游泳足和肌肉不同器官的感染情况.攻毒10 d后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腺在投喂攻毒实验中更易感染IHHNV,其阳性感染率为86.7%,IHHNV病毒载量为9.8 copies/μL DNA.鳃的感染率为46.7%,IHHNV病毒载量为3.0 copies/μL DNA.肌肉和游泳足具有相似的感染性,其感染率都为13.3%,IHHNV病毒载量分别为0.8 copies/μL DNA和0.3 copies/μL DNA.该研究表明来源于内胚层器官肝胰腺也可以感染IHHNV,且与其他器官相比IHHNV感染程度较高,此结果为IH-HNV 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视点.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凡纳滨对虾游泳足肌肉肝胰腺

    层状非均质含水层中开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入侵的数值模拟研究

    张壮壮武雅洁武小强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滨海地区的层状非均质含水层,当抽水井过量开采时会引起严重的海水入侵.本文基于前人的物理模型试验,利用OpenGeoSys科学模拟软件,建立了滨海地区层状非均质含水层抽水井开采地下水引起咸水上升的二维数值模型,并用验证后的模型分析了层状非均质含水层的非均质性、低渗透率含水层的厚度以及抽水井的位置对允许开采量和海水入侵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层状非均质含水层中抽水井的允许开采量比均质含水层中低一些,对于深水井和靠近海水边界的井,两种含水层中允许开采量的差值更大.除此之外,层状非均质含水层中低渗透率含水层的厚度越厚,海水入侵的影响越大,随着抽水井泵送速率的增加,海水入侵的影响越明显;抽水井距离海水边界的水平距离越近、深度越深,其允许开采量越低,且抽水井深度的变化比抽水井与海水边界的距离对允许开采量的影响更加敏感.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滨海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采和规划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海水入侵层状非均质含水层抽水井允许开采量数值模拟

    基于MCE-CA-Markov和InVEST模型的海岸带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预测

    张斌韩震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高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分析上海市南汇东滩海岸带景观格局及生境质量的时空分布变化,为上海市南汇东滩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和政策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南汇东滩海岸带2013、2015、2017、2019年四期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MCE-CA-Markov模型结合实际环境预测了南汇东滩海岸带2021、2023年的景观格局,并利用InVEST模型分析研究区2013-2023年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2013-2019年间,研究区内主要变化的景观类型为建设用地和潮滩.海水、林地和耕地面积表现为逐年减少,耕地减少的部分主要转变为建设用地,海水减少的区域主要转变为潮滩.研究区生境质量的指数逐年降低,整体生境质量下降,东部大量高生境区域向中生境转变.2019-2023年间,南汇东滩海岸带景观格局和生境质量继续保持2013-2019年的变化趋势,主要体现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和生境质量下降.[结论]造成研究区生境质量下降和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中城市化发展是南汇东滩海岸带景观生态变化的重要因素.

    海岸带InVEST模型MCE-CA-Markov模型景观格局生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