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洋湖沼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洋湖沼通报
海洋湖沼通报

赵栋梁

季刊

1003-6482

hzxh@ouc.edu.cn

0532-82032650

266003

青岛市鱼山路5号

海洋湖沼通报/Journal Transactions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79年9月创刊,到2001年9月已出版89期。接受国内外的有关海洋、湖沼科学领域的首发论文及述评。尤其重视在生产实践和科研第一线青年作者的成果。本刊试图打破传统的权威束缚,不囿于某种学术观点,凡有一得之见的成果,甚至还会到起到的文章,特别重视、审稿严而且又不为成风所感,要由不同观点的审者参与审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圳市海岸线安全防护的空间治理模式研究

    王江波张凌云苟爱萍
    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海岸灾害的日益频发以及国土空间治理工作的推进,海岸线的安全防护逐渐成为城市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海岸线安全防护空间治理工作存在诸多不足,不能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防护需求,同时阻碍了城市整体治理工作的进程.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分析了海岸线安全防护空间治理的现状及问题,并结合国外经验,提出了治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海岸线安全防护空间治理深圳

    中西部太平洋渔业委员会渔船租赁机制的分析与探讨

    孙宁戴小杰
    164-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西部太平洋渔业委员会于2004年成立,是养护和管理中西部太平洋海域高度洄游鱼类资源的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目前共有26个成员方、7个参与领地和9个合作非成员,其中19个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领地.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专属经济区内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且具有较强的开发潜力;远洋渔业国家具有较强的捕捞能力,但缺乏理想的作业渔场.为解决远洋渔业国家捕捞机会和渔场不足的问题,同时考虑到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金枪鱼渔业的迫切需要,中西部太平洋渔业委员会在2009年第六次年会期间通过了渔船租赁通报的措施.本文通过对中西部太平洋渔业委员会渔船租赁机制的探讨,分析了我国渔船被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租赁的现状,针对渔船租赁机制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建议我国应积极推动和南太平洋岛国建立长期租赁机制,推动政府间双边合作,深化在岛国陆地投资,增加远洋渔船被租赁的机会,为我国远洋渔业企业赢得生存空间;在配额和渔船数量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应探究多种合作方式,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取合法权益.

    中西部太平洋渔业委员会渔船租赁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金枪鱼渔业

    渔港环境治理中的公私合作模式研究

    金自满吕鸣
    173-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对环保事业的投入,渔港作为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渔港环境治理已成为渔港综合管理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治理渔港环境污染问题也被提上日程.政府通过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作模式提供公共服务,借社会力量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推动解决渔港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和企业协同治理,从而实现渔港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上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本文以P PP模式作为切入点,分析PPP模式参与渔港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借鉴台州渔港引入PPP应用的经验,分析渔港环境治理PPP模式参与的困境,最终优化政府和企业以"共同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主题的渔港环境治理PPP模式.

    PPP模式渔港环境治理困境优化

    基于SAVEE方法的海岛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施公寮岛与海陵岛为例

    陈韶阳刘娜仝照铎刘贞文...
    182-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岛作为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有着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海岛的开发,海岛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应加强对海岛的生态保护工作,重视海岛的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海岛数量多,生态环境状况复杂多样,要保护海岛的生态文明,需要建立完整有效的海岛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应用SAVEE方法,将生态文明的五大方面作为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选取21个二级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并利用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施公寮岛与海陵岛评价分析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海陵岛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高于施公寮岛,尤其是在生态保护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优于施公寮岛.该模型量化了岛屿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实际岛屿生态文明发展现状一致,验证了该模型在海岛生态文明领域的适用性,并为中国岛屿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撑.

    海岛生态文明SAVEE方法评价指标体系

    膨腹海马的生物学特征与人工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张永明董登攀汪海燕王裕玉...
    190-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膨腹海马(Hippocampus abdominalis)原产于太平洋西南部,大洋洲、新西兰附近海域,其个体大、抗病力强、苗种培育成活率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持续影响和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世界范围内膨腹海马的自然资源量呈下降趋势,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其资源保护与开发、繁殖生物学与养殖技术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2016年,膨腹海马引进中国,取得苗种人工繁育方面的突破,养殖热潮兴起.本文总结了膨腹海马生物学、人工苗种繁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膨腹海马的资源保护和人工养殖技术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膨腹海马(Hippocampusabdominalis)生物学人工养殖技术

    《海洋湖沼通报(中英文)》征稿启事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