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火灾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火灾科学
火灾科学

范维澄

季刊

1004-5309

hzkx@ustc.edu.cn

0551-3601667

230026

合肥市金寨路96号

火灾科学/Journal Fire Safety Science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科院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的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的会刊,宗旨是认识火灾发生和发展的机理,并发展火灾防治技术。刊登内容主要为:火的基本物理和化学过程;火灾动力学过程;主动和被动式防灭火方法与技术;火灾与人的相互作用;火灾风险评估与风险量化;火灾统计与调查;火灾安全设计;火灾安全立法;火灾安全教育等。服务对象是国内外火灾防治的科学、技术、设计、管理和教育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正方形泄放口尺寸对高压氢气泄漏激波传播与自燃特性的影响研究

    吴云帆段强领汤静蒋光波...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研究了高压氢气从不同尺寸泄放口释放到管道中的激波传播特性和自燃发生规律,采用了三种尺寸的正方形泄放口,面积分别为 113 mm2(开口率λ=4/5),75 mm2(λ=2/3),49 mm2(λ=1/2).结果表明,开口率的减小会削弱管道内激波的强度和传播速度,并抑制激波在向下游传播过程中的发展.同时发现,随着开口率的减小,氢气自燃所需的最小泄放压力增大.进一步,当开口率减小时,氢气自燃的整体火焰强度减弱,火焰传播速度减小.特别是在开口率较小的条件下(λ=1/2),当泄放压力增大时,管道内最大火焰强度未有明显增长,表明开口率减小对整体火焰强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高压氢气泄漏开口率激波自燃

    坡度对峡谷火蔓延影响的实验研究

    杜治昊刘乃安谢小冬张林鹤...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峡谷地形火蔓延可诱发爆发火,带来惨重的人员伤亡.利用峡谷火蔓延实验台(长 6.0m,宽 8.0 m),以松针为燃料,研究不同中间坡度角(0°,10°,20°,30°)和侧坡度角(10°,20°,30°)条件下,线火源引燃的对称峡谷火蔓延变化规律.当中间坡度角高于 10°时,随着侧坡度角的增大,火头向燃料床两侧移动,火线呈现显著的凹形.火蔓延速率随中间坡度角和侧坡度角的升高而增大.峡谷中心线上火焰前方的气体流速随中间坡度角的升高而增大,随着侧坡度角的升高而减小.当中间坡度角高于 20°、侧坡度角高于 10°时,在峡谷中心线上产生了爆发火.

    峡谷火火蔓延速率坡度爆发火

    锂离子电池燃烧过程可燃气体伴生行为研究

    姜学鹏陈兆琪王正阳张俊峰...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伴生行为,将 5 种常用不同型号(10440、14500、18650、21700、32650)的锂离子电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加热片引发电池单体热失控,分析了热失控过程电池的燃烧行为、气体组分及浓度含量,同时也考虑能量密度对可燃性气体含量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电池发生热失控后有四种燃烧行为,会产生CO、HCL、CO2、NH3 等烟气,其中总释放量最高的是CO气体,不同火灾燃烧行为与产气浓度的关系与在热失控温度变化曲线在时间上具有相似性.烟气生成量与能量密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的关系.

    锂离子电池伴生行为能量密度烟气含量

    可用于油气管道防护的火安全聚酰亚胺复合涂层研究

    邱水来李云涛宋磊张来斌...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一种可用于油气管道防护的聚酰亚胺基防护涂层,在合成聚酰亚胺涂层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聚磷腈功能化氮化硼来增强涂层的力学强度、热稳定性、耐磨性以及防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引入功能填料的聚酰亚胺防护涂层的拉伸强度高达 114.9 MPa,其初始分解温度超过 500℃,残炭产率高达 65 wt%,相比于固有涂层,复合涂层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大幅降低,摩擦表征测试证实了涂层表面的耐磨损性明显提升.该综合性能优异的多功能聚酰亚胺复合涂层可应用在油气管道安全防护工程领域.

    聚酰亚胺聚磷腈氮化硼安全防护复合涂层

    阻燃软质聚氨酯泡沫燃烧烟气毒性的研究

    钱紫燕胡伟兆邢伟义邹斌...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材料燃烧的烟气释放受到材料成分和燃烧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为了研究阻燃剂和通风条件对软质聚氨酯泡沫(FPUF)燃烧烟气特性的影响,首先合成了一种添加型阻燃剂(DOPO-DICY),另选用两种典型的商用阻燃剂:甲基磷酸二甲酯(DMMP)、三聚氰胺(MEL),共制备了 3 种FPUF复合材料.通过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仪等测试,对比了样品的阻燃性能.通过稳态管式炉(SSTF)调整一次进气量进行了贫氧、当量、富氧三种通风条件下的稳态燃烧测试,发现三种阻燃剂的加入均会增加稳态燃烧的烟气释放,但DMMP-MEL和DOPO-DICY均具有抑制CO生成的效果,同时证明了通风条件的变化也会影响FPUF的CO和CO2 的生成量.

    阻燃软质聚氨酯泡沫稳态管式炉烟气毒性

    火灾烟与粉尘混合颗粒光散射矩阵特性研究

    吕海平张启兴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火灾颗粒引起的光电感烟探测器误报是火灾探测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Lorenz-Mie理论计算水雾的光散射矩阵,并与光散射平台实验测量对比验证实验平台的可靠性.测量并对比分析了单一的黑碳颗粒、干扰粉尘颗粒及粉尘黑碳混合颗粒的光散射矩阵.结果表明,光散射矩阵的不同元素及不同角度可以有效区分单一的干扰颗粒以及黑碳与粉尘的混合颗粒.

    探测器光散射矩阵黑碳干扰粉尘混合颗粒

    深度学习代理模型的消防传感系统优化方法

    莫力科张璐范成周海俊...
    5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感器合理布置显著影响消防监测系统的实际效用.为确保火灾预警及特性识别效率,建立了一套基于深度学习代理模型的消防监测传感系统优化方法.通过建立火灾仿真模型获取多场景模拟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学习火场演绎规律,结合不同数据设定下的实验量化模型的识别准确率、查准率、查全率和F1-score,从空间布局和采集频率、探测时间角度对整体监测系统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传感系统可在满足火灾特征识别准确率的前提下,显著减少传感器数量及数据采集成本.该解决思路可推广应用于不同建筑场景,为消防监测系统设计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成果有利于智慧消防和智慧建筑发展.

    FDS深度学习LSTM系统优化智慧消防

    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