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

李培根

月刊

1671-4512

hgxbs@hust.edu.cn

027-87543916 87544294

430074

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e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华中科技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类学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机械科学与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力工程、土木工程、生命科学、经管科学、基础理论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配电网弹性提升的应急发电车配置策略

    黄牧涛周胡钧卢明刘善峰...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应急发电车配置策略,以提升配电网在重大自然气象灾害下供电恢复能力,并将该问题转化为两阶段随机优化模型。第一阶段为投资规划阶段,考虑经济性约束确定应急发电车配置数量及功率容量。第二阶段为优化运行阶段,利用蒙特卡罗模拟生成多种配电网运行故障场景,以形成的孤岛负荷需求作为故障特征进行场景筛选得到典型故障场景,并以损失成本期望最小为目标进行配电网故障恢复。利用逐步对冲算法求解两阶段多场景随机规划模型。最后,利用IEEE33配电网节点算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所提出的应急发电车配置方法有效提升了配电网的弹性。

    配电网弹性应急发电车多阶段随机规划逐步对冲算法

    新型市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聚合调度方法

    周蕾李山李懿鑫李正烁...
    8-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型市场主体为研究对象,提出新型市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的聚合调度方法。首先提出基于节点聚合商和配电网聚合商的双层聚合模式,建立新型市场主体聚合调度框架;然后给出基于电网调度需求的新型市场主体聚合识别流程;接着建立考虑运行约束的新型市场主体调节能力评估模型和考虑网络约束的配电网调节能力聚合模型;最后在案例分析中实现了新型市场主体的调节能力聚合以满足电网需求,验证了所提双层聚合调度框架和流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电力市场电动汽车温控负荷聚合调度调节能力评估

    基于交直轴电感关联和机械参数的PMSM参数辨识

    杨路鹏韩瑜丁北辰冯国栋...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中复杂的非线性多参数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机械参数和交直轴电感相关性的多参数精确辨识方法。首先,根据三相定子坐标系下的电感关系,建立交直轴电感的关联模型,结合电机电压、机械模型,估计阻尼系数和直流偏置导致的转矩误差。然后,建立考虑机械参数的相关电感非线性估计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辨识参数。该方法考虑电感相关性并结合了机械模型,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多参数辨识的精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和对比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磁饱和机械参数相关电感模型多参数最小二乘法

    趋肤深度对增强型电磁推进器电感梯度的影响

    闫荣格安康杨庆新赵文月...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描述电感梯度随增强型电磁推进器尺寸、实际工况下动态电流趋肤深度和温度变化的情况,建立基于动态电流趋肤深度的轨道几何模型,得到了综合考虑装备尺寸和电流的速度趋肤效应的电感梯度解析计算方法。通过多次推进实验对电枢速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解析计算的电枢速度与实际测试情况相比误差较小,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这不仅可以揭示电感梯度随电流趋肤深度的变化规律,而且能够为预测增强型电磁推进器的电枢速度提供理论指导。

    增强型电磁推进器动态电流趋肤深度电感梯度解析法温度变化

    五相实心转子感应电机磁场及参数计算

    许浩赵镜红熊义勇王涵铭...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五相实心转子感应电机磁场分布复杂,转子侧阻抗参数受磁通密度和转差率影响难以准确计算,而子域法计算复杂,不满足电机设计初期快速计算的要求等问题,将电机求解域划分为定子槽载流子域、槽开口子域、气隙子域和实心转子子域,结合安培环路定理和静磁学原理对定子槽边界条件进行简化。采用傅里叶级数法对气隙和实心转子交界面条件进行分析,建立用于磁场计算的快速子域模型,求得各子域磁场分布。在此基础上计算转子阻抗和电磁转矩,随后搭建有限元模型并与解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快速子域模型的正确性。

    五相实心转子感应电机定子槽开口子域快速子域模型磁场解析及参数计算有限元验证

    异构逆变器暂态交互特性分析与稳定运行域刻画

    葛平娟王丛徐海亮毛睿同...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故障工况下异构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暂态稳定运行性能,提出了一种计及异构逆变器暂态交互特征的系数暂态稳定运行域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异构逆变器并联系统暂态数学模型,借助功角曲线定性分析了GFL逆变器输出电流幅值、相位对GFM逆变器稳定性能的影响。然后,通过计算GFM逆变器极限切除时间(CCT),定量刻画GFL逆变器输出电流幅值、相位与GFM逆变器暂态稳定边界的映射关系。接着,计及根据GFL逆变器容量约束和GFM逆变器暂态稳定约束,计算得到GFL逆变器输出电流可行域。最后,仿真算例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跟网型逆变器构网型逆变器异构逆变器暂态稳定性暂态优化控制

    基于模型解耦的Buck变换器滑模控制

    王艳敏张涵清吴文谊董志华...
    42-4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Buck变换器多以电压控制型为主、控制性能受制于电路非线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解耦的滑模(sliding mode,SM)控制方法,以提高其输出电能品质。基于基尔霍夫电路定理,建立Buck变换器导通/关断两种情况下的统一数学模型,基于SM等效控制原理,给出传统电压控制器的设计。区别于先模型解耦再设计控制器的常规做法,仍以变换器电压作为控制量,构造二层结构滑模面,可间接将电流纳入SM控制器作用下;之后,基于输出重定义方法,再将系统模型解耦为输入输出子系统和零动态子系统,使得变换器输出电能品质的控制问题转化为输入输出子系统的稳定性控制,并分四种情况推导出控制器参数与系统稳定性的约束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显著提高变换器的响应速度和稳态性能,更具应用价值。

    滑模控制直流变换器二层滑模面模型解耦稳态性能

    基于改进前馈自抗扰的SIDO Boost变换器复合控制

    皇金锋李聪林陈旭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SIDO Boost变换器的暂态性能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前馈自抗扰控制器的复合控制策略。首先,针对该变换器存在非最小相位影响,结合该变换器可降压的特性,利用输出重定义法,设计了a支路双环控制降压输出,b支路单环控制升压输出的总体控制策略;然后,针对交叉耦合影响和扰动问题提出了改进前馈自抗扰控制器,引入了负载前馈误差信号,增加系统抗扰性,加快响应速度;同时设计了改进扩张状态观测器,来提高观测精度和响应速度,并改进自适应超螺旋滑模反馈控制律的不连续函数来进一步抑制系统抖振;接着,利用李雅普洛夫理论证明了反馈控制律的稳定性;最后,利用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SIDOBoost变换器非最小相位特性交叉耦合影响前馈自抗扰控制李雅普洛夫理论

    电动汽车接入的综合能源系统鲁棒优化调度

    杨志淳谷博操燕春王丹...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计及电动汽车接入的多不确定性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多阶段鲁棒优化调度模型。首先考虑了源荷出力不确定性及系统运行场景概率分布不确定性因素,将模型构建为两阶段四层鲁棒优化模型,其中系统运行场景概率分布优化阶段采用分布鲁棒优化方法。然后,将优化模型构建为Stackelberg博弈问题,通过Karush-Kuhn-Tucker条件将博弈模型转化为单层优化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采用一种迭代算法将构建的多阶段鲁棒优化模型迭代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多阶段鲁棒优化调度模型提升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与鲁棒性。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动汽车多重不确定性鲁棒优化Stackelberg博弈

    沙漠光伏电站地表固沙效应数值研究

    马高生付宁李德顺韩宏...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Fluent软件中的RANS模型求解N-S方程以模拟光伏场区流场,开展沙漠地区光伏电站内光伏阵列对流场和地表切应力分布研究。分析了不同风向下多排光伏阵列的流场及地表切应力分布规律,进而讨论了光伏阵列形成保护区的特征及沙漠光伏电站内须加强抗风蚀区域。结果表明:不同风向对应的光伏场内的流场显著不同,±90º风向时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光伏电场周围区域,保护区面积较大;±45º风向时光伏板阻风效应明显降低,且保护区范围缩小。可根据当地主要风向确定防沙的重点区,为沙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高效低成本设计提供参考。

    光伏阵列沙漠地表剪切应力流体起动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