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陈焕春

双月刊

1000-2421

hnlkxb@mail.hzau.edu.cn

027-87287256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属国家科技论文统计刊源之一。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报道,《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是被引频次最多的十大农林期刊之一。《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被国际著名的数据库CAB,AGRIS,AGRICOLA收录,是美国《CA》、俄罗斯《文摘杂志》、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dex》、英国《ZA》等文摘期刊的重要刊源,国内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农林文献数据库和所有农业文摘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等均收录本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疆灌区农业节水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李云霞范军亮关新元刘辉...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是新疆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新疆农业发展的瓶颈.农业是新疆用水大户,占经济社会总用水量的90%以上,南疆农业用水占比更高.新疆节水潜力重点在农业,农业节水是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为提高新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梳理回顾了新疆灌区农业节水发展历程,分析了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新时期国家对新疆农业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提出了大力发展适水型现代农业、加大高效节水工程建设、持续推进降盐节水、加强数字化灌区建设、加强农业节水宣传培训、健全农业节水服务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新疆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棉油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适水农业高效节水膜下滴灌降盐节水数字化灌区

    1株芬芳镰刀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提硒降镉效应

    陈娥杜兴媛张朝阳马世龙...
    9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农作物硒镉共积累难题,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高硒镉背景值的植物根际土壤(土壤硒总含量50.187 mg/kg,土壤镉总含量50.311 mg/kg)中分离、筛选获得了1株功能真菌,经鉴定为芬芳镰刀菌(Fusarium redolens),利用土壤模拟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土壤中有效硒、有效镉的变化和植物可食用部位Se含量、Cd含量,根据硒/镉富集和转运系数来评价真菌活硒抑镉的效果.土壤模拟试验结果显示,接种真菌后,活硒率与培养时间呈正相关,抑镉率与之相反;活硒率在第5天达到最高,为60.9%;抑镉率在第3天最高,为41.2%,第5天最低,为27.3%.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添加108 cfu/mL真菌,土壤pH值比对照显著降低了0.35个单位;对碎米荠幼苗生长无不良影响,平均株高为7.4 cm,平均根长为9.6 cm,平均生物量为2.9 g,均高于对照;土壤中有效硒的含量显著提高,活硒率最高达到24.8%,而有效镉的含量显著降低,抑镉率达到24.7%;碎米荠地上/地下部分总硒含量分别增加25.6%和36.8%,总镉地上/地下部分含量分别降低32.7%和11.6%.结果表明,真菌对天然高硒镉背景值土壤具有活硒抑镉能力,且添加浓度为108 cfu/mL时效果最好,有助于碎米荠的富硒降镉.

    硒镉伴生碎米荠真菌硒镉有效性

    培养条件及外源添加物对香菇菌丝体及子实体镉含量的影响

    吴阳乔鑫张俊青胡磊...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求抑制香菇镉富集的方法,开发镉污染防控技术,设置实验室菌丝培养和大棚袋式栽培2个阶段试验,分析培养条件及外源添加物对香菇菌丝及子实体中镉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温度10~30℃范围内随着培养温度升高,菌丝镉含量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在pH 4~8范围内随着培养基pH值升高,菌丝镉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含镉的液体培养基中分别添加5 mmol/L Ca(NO3)2、KNO3和 Mg(NO3)2,发现Mg2+能明显抑制菌丝对镉的富集;随着香菇子实体发育成熟,镉含量逐渐降低,不同部位镉含量呈现菌褶>菌盖>菌柄;在培养料中分别添加硫酸镁、硫酸锌、活性炭和沸石,发现添加50 mg/kg硫酸镁、60 mg/kg硝酸锌和2.5%活性炭,能使子实体镉含量下降42.8%、46.9%和50.3%.上述研究表明,培养条件和外源添加物对香菇菌丝体和子实体镉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可通过外源添加物抑制香菇对镉的富集作用.

    香菇温度金属阳离子

    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园林受极端气候影响分析

    贾文茜陈正洪陈英英陈子凡...
    114-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园林遭受极端气候的风险,利用1991-2020年中国国家气象站点逐日观测数据集和2020年中国城市绿地面积数据,基于百分位数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中国主要城市园林受极端气候影响的程度.结果显示,受极端低温影响的高风险区域位于我国北部和高海拔地区;极端高温灾害高风险区域一般发生在城市化进程较快的东部城市;强降水高风险区域与我国降雨带分布基本一致,主要位于华中和华南地区,降水平均值均在30 mm以上;西藏日喀则和那曲市、我国北部及东部沿海地区为大风高风险区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华北和东北部分区域的城市绿化容易受极端干旱气候影响.未来城市园林设计需要结合当地极端气候特点,改善树种种类和种植结构,提升风景园林等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城市绿地极端气候气候变化风险等级地理信息系统(GIS)

    基于改进MaxViT的辣椒病害识别分类方法

    李西兴陈佳豪吴锐杨睿...
    12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复杂环境下辣椒病害的精准识别和分类,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辣椒病害识别分类的方法.以辣椒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6种病害为分类研究的对象,使用数据增强的方法扩充数据集,提出一种基于MaxViT改进的MaxViT-DF模型,将MaxViT模型中的普通卷积替换为可变形卷积,使模型在提取特征时能更贴近复杂环境下的识别目标;同时在MaxViT模型施加注意力时引入特征融合模块,提高模型的全局感知能力.结果显示,改进的MaxViT-DF模型识别分类准确率达到 98.10%,对 6种辣椒病害的分类精度均高于 95%.与ResNet-34、EfficientNetv2和VGG-16等模型相比,改进模型在收敛速度和分类精度上具有明显优势.以上结果表明,MaxViT-DF模型能够对不同种类的辣椒常见病害进行有效的分类识别.

    MaxViT-DF辣椒病害分类可变形卷积特征融合深度学习

    基于改进YOLOv5s模型的柑橘病虫害识别方法

    郑宇达陈仁凡杨长才邹腾跃...
    13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检测模型不能满足在自然环境中准确识别多种类柑橘病虫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模型的常见柑橘病虫害检测方法.改进模型引入ConvNeXtV2模型,构建一个CXV2模块替换YO-LOv5s的C3模块,增强提取特征的多样性;添加了动态检测头DYHEAD,提高模型对不同空间尺度、不同任务目标的处理能力;采用CARAFE上采样模块,提高特征提取效率.结果显示,改进后的YOLOv5s-CDC的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均值分别为81.6%、87.3%,比原模型分别提高了4.9、3.4百分点.与其他YOLO系列模型在多个场景下的检测对比,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较强的鲁棒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自然复杂环境下的柑橘病虫害的检测.

    深度学习病虫害YOLOv5s目标检测

    芥菜小孢子培养及染色体加倍技术体系的优化

    储玉凡陈野付文苑姚培杰...
    144-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芥菜基因型和培养条件对小孢子培养效果的影响,建立适合芥菜小孢子培养及染色体加倍的最佳方案,对芥菜8个不同变种的34份自交系进行小孢子培养,比较不同热激时间、活性炭浓度、小孢子密度对出胚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基因型对芥菜小孢子培养成功与否影响较大,34份材料中11份材料成功培养出胚状体;不同材料间出胚效果差异明显,其中,大头菜出胚率最高,可达23.85胚/蕾;芥菜小孢子出胚最佳条件为32℃热激1~2 d,培养基含活性炭3~5 g/L,小孢子密度为1.5×105~2.0×105 个/mL.染色体加倍试验结果显示,1 g/L秋水仙素溶液浸泡茎尖1 h的处理加倍效率高、嵌合体少,可应用于芥菜染色体的加倍.

    芥菜小孢子培养双单倍体小孢子胚胎发生染色体加倍

    不同解冻方法对3种速冻柑橘果肉品质特性的影响

    王留言任婧楠秦雨晴范刚...
    154-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解冻方法对秭归脐橙、宜昌蜜桔、椪柑3个品种速冻柑橘果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冰箱解冻、自然解冻、流水解冻、水浴解冻、超声波解冻和微波解冻6种方法对柑橘果肉进行处理,测定了速冻柑橘果肉的解冻时间、汁液流失率、常规品质指标、色泽、硬度、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解冻处理对秭归脐橙、宜昌蜜桔和椪柑果肉品质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P<0.05).秭归脐橙、宜昌蜜桔、椪柑3个品种微波解冻的时间最短,分别是0.82、0.89、0.81 min;汁液流失率最低,分别是0.25%、0.16%、0.15%;微波和超声波解冻的常规品质指标保存的较好;微波解冻的色泽影响最小,ΔE分别为8.48、7.52、4.71,且硬度损失率最小,分别降低了36.10%、52.03%和36.48%;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较高,感官方面与新鲜果肉样品最接近.以上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5种解冻方式,微波解冻可以在1 min内完成果肉的解冻,有效减缓果肉颜色变化和硬度损失,较好地保留速冻柑橘果肉的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

    柑橘解冻方法速冻品质风味

    黑水虻幼虫的营养特性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进展

    杨航袁泉吕巍巍黄伟伟...
    164-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水虻为一种腐食性昆虫,其幼虫具有食性广、繁殖力强以及营养物质丰富且均衡等特点,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新型饲料蛋白质源,在水产动物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黑水虻幼虫的主要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在草食性、杂食性、肉食性、甲壳动物和两栖爬行动物等不同水产养殖品种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水产动物饲料中黑水虻幼虫的最适用量,探讨了黑水虻幼虫作为水产饲料中可持续蛋白源的可行性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以期为黑水虻的开发利用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机制性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黑水虻营养学特性水产动物新型蛋白源水产饲料

    辽宁5座水源地水库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

    温梦杰邱龙辉贾璐歌李江维...
    175-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辽宁省5座水源地水库—观音阁、白石、柴河、清河和汤河水库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并根据底栖动物的现存量估算鱼产潜力,为这5座水库保水渔业的放养捕捞提供科学依据,于2019-2020年开展季节性调查,共检出底栖动物67种,其中,节肢动物52种,以摇蚊幼虫为主,有39种;寡毛类12种,主要为颤蚓和仙女虫;软体动物3种,分别为观音阁和汤河水库检出的椭圆萝卜螺,以及观音阁和白石水库的梨形环棱螺和褶纹冠蚌.检出种类以汤河水库最多,39种,其次为观音阁水库34种,白石水库最少,仅23种.密度以白石水库最高,1 546.89 ind/m2,其次为观音阁水库658.33 ind/m2,汤河水库最低,481.92 ind/m2.生物量以白石水库最高,7.76 g/m2,其次为汤河水库5.68 g/m2,清河水库最低,2.49 g/m2.5座水库密度在春、夏、秋季均可出现峰值,但最低值皆出现在夏季;生物量则以春、冬季较高,夏、秋季较低.各库密度和生物量总体表现为静水区最高,仅观音阁水库密度和生物量、白石水库生物量峰值出现在过渡区.观音阁和柴河水库河流区至坝前密度和生物量总体以寡毛类为主,而入水口以摇蚊幼虫占比最高;清河水库和汤河水库入水口至静水区密度和生物量总体以摇蚊幼虫为主,而坝前均以寡毛类占比最高;白石水库入水口至过渡区主要为摇蚊幼虫,坝前静水区以寡毛类为主.群落聚类与MDS排序结果显示,观音阁、柴河和清河水库群落较为相似,而白石水库和汤河水库群落相似性较低,且与观音阁、柴河和清河水库差异明显.CCA结果显示,水深、总氮、氨氮、DOC、叶绿素a含量是5座水库影响底栖动物密度的关键因子.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受总氮、氨氮影响明显,汤河水库总氮、氨氮含量最低,表现为种类最多,摇蚊幼虫优势地位高;白石水库中总氮、氨氮含量最高,表现为种类最少,水丝蚓优势地位高.基于底栖动物估算的鱼产潜力白石水库最高,汤河水库次之,清河水库最低.与以往调查数据相比,5座水库种类数均增加,主要是检测出的摇蚊幼虫种类增加;而密度和生物量表现有所不同,观音阁水库密度和生物量均降低,而清河和汤河水库均增加,白石水库则密度增加而生物量降低,柴河水库则密度降低而生物量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应根据这5座水源地水库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针对性地管理底栖动物食性鱼类的放养和捕捞.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鱼产潜力环境因子水源地水库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