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设计艺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设计艺术研究
设计艺术研究

陈磊

双月刊

2095-0705

AD_research@vip.sina.com

027-87651873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设计艺术研究/Journal Design Research
查看更多>>《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是教育部主管、武汉理工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82年创刊以来,本着繁荣高等教育事业,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深化高等教育理论探讨及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人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提供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园地的宗旨,历经近20年的建设,本刊在国内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已形成一定影响,读者及作者队伍涵盖了国内名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的一年中,本刊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办刊宗旨,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和作者,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信息交流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川南建筑特色的会馆室内装饰设计研究——以夕佳山民居为例

    白玉梅王玉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夕佳山民居为代表的川南建筑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其装饰元素往往具有平安吉祥、多福健康等美好寓意,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其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叙述,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夕佳山传统民居建筑元素和会馆室内设计相结合,从形、色、材几个方面进行装饰方法探讨.在设计应用中,根据会馆的文化属性,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不脱离装饰外形所依附的内在文化和内在精神价值,利用新材料新技术作为突破点,以传承和创新两个方向探讨结合的设计策略,在会馆室内设计中传承创新川南地域文化.

    室内设计川南民居地域建筑装饰元素

    光致变色纺织品设计及其在服饰产品中的应用

    邓晓珍
    114-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光致变色纺织品为研究对象,从光致变色纺织品的图案色彩设计、色彩搭配原则、材料与工艺选择等方面开展设计研究,探讨光致变色纺织面料在服装配饰等时尚领域的应用,并进行变色测试与色牢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光致变色纺织品对紫外光响应灵敏,变色性能与色牢度俱佳,在服装配饰等时尚产业具有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

    光致变色纺织品设计色彩服饰设计

    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文本语境分析教学法探析

    边千慧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艺术设计专业院校中,专业英语课是专业课的一部分.而长期以来,其教学模式与专业的关联性不强,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学生的获得感弱.让专业英语课与艺术设计专业紧密结合,突破传统英语技能教学模式与应试思维,是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为艺术设计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英语课为例,教学设计思路借鉴"价值形成模式",形成以艺术文献为统摄、以专业术语为中心,以"印象—文本—语境—思辨"为内生逻辑的教学方法,以期有益于艺术设计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

    艺术设计学专业英语价值形成语境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应用研究

    程耀
    124-12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为艺术设计领域提供了支持,满足更广泛的功能需求.大数据也对艺术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为将艺术与时代社会联系更紧密,艺术设计教育采用基于网络的多方协同实践教学.并开展基于网络大数据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课程模式研究,采用质性和定量研究方法,调查学生和教师对网络大数据协同实践教学的满意度,从教学流程,内容安排、教学工具、知识点理解与吸收、设计实践以及合作协同便利性方面对实践教学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为建立大数据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平台,实现全面多元的教育目标,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设计人才提供思路.

    大数据艺术设计质性分析实践教学教学模式研究

    "守正创新"理念在服装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黄帼鸿陈敏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时代新征程高职教育"守正创新"的理念,坚持守正,融合创新,以国潮服装设计与制作为任务,探寻了"守正创新"在服装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应用的方法途径,从传统文化和民族服饰技艺中汲取灵感,提出服饰要素重构的设计方法,有利于学生设计思路的清晰明朗及创新能力的养成;提出以本为传承根基、以正为传承核心、以创为传承目标的基本思路,课程思政要素如"盐溶于水",自然而然浸润其中,有利于传统文化和服饰技艺在高职学生中的传承与创新,为高职设计类专业的课程实践和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提供思路与参考.

    "守正创新"服装设计与制作课程思政国潮

    黑田清辉美育思想之"观看形体"研究

    刘宏勋赵黎畅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田清辉是日本明治时期的重要的美术教育家,其美育思想中"观看形体"的理念贯穿于造型艺术教育的写生、临摹、艺术表现几个方面.其通过写生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临摹中主张保持思想的独立性,在艺术表达中提倡洋画是培养观看形体能力的有效途径.黑田清辉将审美过程融入造型艺术教育之中,通过审美体验,使学生深化对于美的认识,提高对于美的表达.

    黑田清辉美育思想观看形体

    苏州东山雕花楼建筑装饰的空间叙事研究

    陶雨筱崔华春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州东山镇民国初期有许多经商致富者修建的宅邸,其中东山雕花楼是苏州民居建筑装饰文化的典型代表.为探究建筑装饰在东山雕花楼空间中的深层含义,丰富苏南地区建筑装饰理论体系,以空间叙事相关理论为研究方法,论证东山雕花楼建筑装饰与空间伦理、场所精神以及时代背景的关系.从雕刻分布与空间礼制、装饰题材与空间精神、装饰布局与观赏视域的角度,总结雕花楼的空间叙事规律.

    东山雕花楼建筑装饰空间叙事戏文装饰

    遵《园冶》之法·构"坐隐"之式——图文中的坐隐园之营造特征探考

    严敏
    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园林的遗产保护要关注地域化风格的传承.选取徽州地区坐隐园为研究对象,以图文资料为研究依据,探究徽州造园的特征.坐隐园地处徽州休宁县汪村,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由戏曲作家、出版家汪廷讷出资建造.从版画《环翠堂园景图》和文集《坐隐先生全集》的描述中提炼坐隐园造园信息,以明代造园专著《园冶》中的理论与原则为指导,分别从相地选址、构园、建筑营造及山水建构几个方面重点分析徽州园林营造,总结坐隐园的风格与特征.坐隐园既遵循中国传统造园的统一之"法",又呈现徽州园林的多变之"式".对之探讨以扩充对徽州园林的研究内容,可对徽州园林的相关研究有所启示.

    坐隐园营造特征《坐隐先生全集》《环翠堂园景图》《园冶》

    论影像艺术治疗的方法与价值

    孟昕张立群马昕昱
    151-15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被焦虑情绪困扰的人明显增多,民众的心理健康问题再次受到重视.目前,在艺术治疗领域工作的临床医生已经证明,绘画、摄影、音乐和戏剧等传统艺术形式可以为人们的情绪治疗提供帮助.不同于传统的媒介,影像艺术治疗作为在信息化时代诞生的一种新兴艺术治疗方法,更加契合新时代人们对于媒介的喜好.分析影像艺术治疗表现出的几个特性,并从创作取向与接受取向两个方面探索影像艺术治疗的实际操作方法,可为影像艺术治疗的未来发展做出铺垫.

    影像艺术治疗情绪干预应用价值

    文物视角下苏北汉画像石转型设计研究

    王易声付腾焱
    15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苏北汉画像石代表性文物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物比对分析、材料工艺分析和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提取石上设计元素,分析汉以后画像石造物的变革与发展方向,以史为鉴,探讨苏北汉画像石文创设计转型路径.设计转型从苏北汉画像石的保护、传承设计到基于文创产品开发的跨领域文化传播设计,再到革新视域、革新技术的意义突破式创新,多维度转型方式共同推动汉画像石的现代性活化.塑造文化新价值,为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设计转型苏北汉画像石文物视角文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