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设计艺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设计艺术研究
设计艺术研究

陈磊

双月刊

2095-0705

AD_research@vip.sina.com

027-87651873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设计艺术研究/Journal Design Research
查看更多>>《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是教育部主管、武汉理工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82年创刊以来,本着繁荣高等教育事业,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深化高等教育理论探讨及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人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提供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园地的宗旨,历经近20年的建设,本刊在国内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已形成一定影响,读者及作者队伍涵盖了国内名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的一年中,本刊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办刊宗旨,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和作者,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信息交流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知·行|专家学者领军企业齐聚江城 研讨设计学科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1-2页

    再生与重构:传统村落记忆空间场所更新设计研究——以安徽省祁门县磻村为例

    黄成梁磊符文卓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记忆空间作为村落文化记忆的主要载体,是村民在长期的思考认知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地方性、区域性记忆之场.本研究基于"记忆之场"理论,通过对祁门县磻村的调查,运用"手段—目的链"研究法,梳理村民和游客对磻村记忆场所的认知与传承现状,针对选定记忆空间更新样本,分析构成要素的特性及问题.结合"重构—再生"的整体思想,遵循全链条的行动策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期重塑村民的集体记忆,为传统村落的发展建设提供相应实践路径.

    传统村落安徽祁门县磻村记忆场所更新设计

    元宇宙中数字化虚拟设计的审美研究

    郭立群阮棋
    13-1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的诞生,使现实主体突破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物理隔阂,数字化设计逐渐呈现出新的形态.现从智慧实用的功能美、空间沉浸的形式美、理性感知的技术美几方面分析了元宇宙中数字化领域设计的审美体现.从审美主客体、审美范式、审美体验几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元宇宙中数字化虚拟设计的审美重塑.最后对技术、设计、价值、伦理四者与审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寻元宇宙中数字化虚拟设计存在的问题,以期让设计师在未来设计中注意审美性的表达方式.

    元宇宙数字化虚拟设计审美体现

    汉中市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系统设计研究

    延海霞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创意经济背景下,本文聚焦于汉中市博物馆的文化资源,旨在通过市场需求的引导,实现文化传承与资源创新的有效结合,从而促进博物馆经济的转型与地方文化的传播.研究探讨了汉中市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系统设计,构建了一套系统化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模式.具体而言,研究首先梳理了馆藏文化资源,深入解读了文物器物,提取了设计元素,并选择了适宜的载体.通过创意应用设计及评估反馈,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践验证,为地方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研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研究成果不仅为汉中市博物馆的经济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其他地方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借鉴.

    汉中市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系统设计方法

    生态美学视角下美丽新疆视觉形象建构研究——以主题邮票为中心

    孟福利黄玉娇
    25-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今天,与传统的美学结合而诞生.邮票作为一种承载信息的图像艺术形式,是研究生态美学的重要样本.文章选取新疆主题的邮票为研究对象,开展生态美学视角下邮票中美丽新疆视觉形象研究,从政治生态之美、自然生态之美、社会生态之美、精神生态之美等探讨邮票在构建美丽新疆视觉形象中的积极作用,研究表明:美丽新疆主题邮票呈现的大美新疆、和谐新疆、发展新疆的视觉艺术形象,将会有效地助力在国内和国外两个语境讲好新疆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生态美学艺术形象视觉载体美丽新疆

    基于数字生态的杨柳青年画原生性传承路径研究

    何佳荣张旭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讨在数字生态环境下,杨柳青年画传承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深入分析其切实可行的传承路径.通过梳理杨柳青年画的发展历程与艺术特征,进一步阐述其原生性的文化内涵.并从数字技术对杨柳青年画传承的影响层面,指出了在数字生态背景下,以数字化保护为契机,实现杨柳青年画艺术传承创新的重要性.最后从建立专业的杨柳青年画数字博物馆、开发互动式数字教育资源、与游戏、动漫产业联合、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活动四方面深入挖掘了基于数字生态的杨柳青年画的传承路径,为杨柳青年画原生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杨柳青年画数字生态原生性传承路径文化保护艺术创新

    城中村小型旅馆居住品质设计策略研究——以广州市南亭村小型旅馆为例

    谢冠一王丹妮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中村改造是推动城市化的关键进程,而小型旅馆这类城中村商业典型则未被重视.以广州市南亭村小型旅馆为例,探查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有效提升旅馆居住品质.采用IPA分析法,着重探讨影响其居住品质的关键因素,即通风采光与功能设施.这些问题源于紧凑的楼间距和有限的客房面积.为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以退为进"和"以少为多"的适应性设计策略,最后评估策略的有效性,为改善城中村小型旅馆居住品质提供新思路.

    城中村小型旅馆居住品质设计策略

    明式家具产业数字化创新模式与协同发展研究

    李君华孙优优周应斌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明式家具产业在当今信息数字化背景下的创新路径与协同发展模式,为明式家具及相关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以明式家具产业行业背景研究为基础,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协同发展体系下的明式家具产业数字化创新模式.最后进行数字化设计实践并产出实物,以此为例激发明式家具产业创新思维,提高家具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明式家具产业数字化转型协同发展产品设计

    3D转译下黄河口红色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鸣翠湖公园为例

    甄珍王振环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红色文化公园的功能更新、文化活化会使城市更具活力和竞争力,运用3D技术对传统红色公园进行转译更新,可以增强文化多元性和可再生性,解决当前红色公园设计感、文化性弱等问题,探寻红色公园发展新思路.基于红色文化传承、创造性转化及创新发展的视角,通过对鸣翠湖公园的实地调研与文献数据解析,总结出公园的潜在问题,分析红色文化匮乏的原因,运用重塑红色文化可行性分析,结合3D数字化转译、个案法,突出本土人文特点,从历史发展、生态环境、地域文化几方面提出鸣翠湖公园红色景观的设计策略,构建红色文化可视化、动态化参数,采用声光电技术再现历史场景,创造3D虚拟现场,活化红色遗产内容、连接功能区块断层、在与地域文化的衔接下组建多种可能性的红色形态,补述红色文化资源,唤醒黄河流域红色基因的生机活力,为提高城市公园的空间质量创新思路.

    传统红色公园3D转译红色文化活化黄河流域空间质量

    基于CiteSpace计量分析的国际邮轮设计热点研究

    成若冰尹纪友李晓瑛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自主建造的爱达魔都号邮轮的正式运营,中国正加速建造大型邮轮以满足人民的旅游文化需求.欧美邮轮建造具有百年历史,研究其设计建造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国际邮轮设计发展演进规律,结合CiteSpace软件对邮轮设计主题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分析结果对邮轮设计进行研究关键词聚类、高频关键词和设计主题的可视化分析,从而聚焦邮轮设计研究发展的热点,分析国际邮轮的设计趋势,为我国自主设计大型邮轮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策略支持.

    邮轮设计CiteSpace文献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