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材技术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材技术与应用
建材技术与应用

盛晋生

双月刊

1009-9441

jcjsyyy@163.com

0351-7015706 7015963

030006

太原市坞城路115号

建材技术与应用/Journal Research &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新闻出版署和科学技术部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材科技期刊,也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建筑材料等专业领域的进展和动向,介绍建材工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交流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内容涉及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耐火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专业领域。设有“政策法规”、“试验研究”、“综述”、“生产技术”、“自动控制”、“施工技术”、“检测技术”、“研究探讨”、“综合信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色建筑市场决策模型与系统稳定性研究

    陈铭凯万鑫陈姿汐沈巍...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房地产开发企业、政府和购房人为主要利益群体,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已有文献基础上归纳影响各利益主体决策的关键影响因素,结合演化博弈理论,将三方利益主体视为博弈的核心,建立及绿色建筑市场相关利益主体的决策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对它们之间的行为及博弈关系进行稳定性分析,揭示了利益主体在不同情景下的策略选择.同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模型的路径实施和数值仿真,以探究不同变量对三方利益主体行为的影响,从而促进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

    绿色建筑利益相关者演化博弈仿真分析

    富水地层坑趾宽度对坑中坑支护结构变形影响研究

    黄展军曾超峰周鹏张慧鹏...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坑中坑在工程中越来越常见,但目前对坑中坑的研究尚不全面.以南昌艾溪湖隧道坑中坑工程为研究背景,利用Midas GTS/NX有限元软件,研究在富水地层中坑趾宽度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的影响.通过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对比,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及考虑渗流条件的必要性.结果表明:增大坑趾宽度能有效减小外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且最大水平位移所在位置会逐渐上升;坑趾宽度的增加对减小内坑排桩水平位移有显著效果,该工程中坑趾宽度由 2 m增大到 12 m,最大水平位移减小了 76%;随坑趾宽度的增大,地表沉降会逐渐减小.在工程场地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该尽量增大坑趾宽度,以减小内外坑围护结构变形.

    富水地层坑中坑变形HSS模型

    基于ABAQUS的装配式墙板构件力学性能分析

    贾锐锐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岳盟工业区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学校工程为例,利用ABAQUS 软件对装配式墙板构件力学性能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在三维模型,结合装配过程及使用过程中装配式墙板受力情况设置网格划分,施加相应荷载分析了墙板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等响应,得到墙板的抗拉形变图、滞回曲线和力学性能特点等.

    装配式墙板构件力学性能ABAQUS模拟

    高速道路扩建工程中新老路基差异变形分析

    王小兵秦金龙樊帆刘彤...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求,公路改扩建工程逐渐增多,减少高速道路新老路基部位的不均匀沉降是保障道路通行质量及安全的关键.为研究不同施工方案对于新老路基沉降的影响,利用PLAXIS 3D建立路基数值模型,对土工格栅、开挖台阶和新建道路下方加固土体的施工方案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各参数对于道路沉降的影响,并对各施工参数进行优化和安全性分析,保障道路经济性和安全性.

    路基拓宽差异沉降数值模拟参数优化

    基于开裂混凝土箱梁挠度变化分析其氯盐腐蚀情况

    李昭辉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氯盐的侵蚀作用会加速混凝土梁体中钢筋的锈蚀,而裂缝会加速Cl-的入侵速率,从而使钢筋锈蚀提前和进程加快.通过长期浸泡法对开裂的缩尺混凝土箱梁进行氯盐腐蚀加载研究其有效承载截面的变化;采用三分点加载试验对浸泡试验梁施加荷载,研究荷载与氯盐腐蚀联合作用下的挠度变化情况.基于点蚀不均匀系数的计算得到箱梁抗弯惯性矩与点蚀坑深度的关系,结合力学分析得到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箱梁的荷载-挠度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在计算腐蚀后的截面特性时,可忽略锈蚀钢筋截面面积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可减少施工裂缝和减缓钢筋接触氯盐来减小氯盐的影响.

    氯盐侵蚀挠度惯性矩点蚀坑施工措施

    100%RAP的废机油-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及混合料性能试验

    黄浩沈菊男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100%RAP再生率,采用废机油预润再生老化沥青,并对其进行三大指标和红外光谱试验,同时对其混合料进行干湿劈裂试验、冻融试验及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以评价其力学及水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废机油可以在三大指标上使老化沥青接近新沥青,但掺量过高会导致软化点过低,使冷再生混合料性能降低;红外光谱表明废机油具有降低亚砜基和羰基极性官能团指数的作用;经过废机油预润再生后,RAP表面老化沥青初步激活,与乳化沥青更好的粘结,可提高混合料的强度及水稳性能;废机油掺量为10%的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性能较差,这与废机油过量有关.

    100%RAP废机油再生沥青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

    基于Pyrosim的楼梯间火灾烟气数值模拟与分析

    孙鹏李娜王瑞陈跃...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老旧高层住宅楼在火灾场景下烟气的发展过程,以某高层住宅建筑为研究背景,通过 Pyrosim软件建立火灾仿真模型,分析火灾场景下烟气在楼梯间的蔓延规律并通过开启不同楼梯间高度的窗户分析其对烟气排放的效果,对比不同楼梯间高度开窗烟气排放仿真模拟结果.结果发现:在烟气充满整个楼梯间的条件下,7 层楼梯间开窗 180 s时可达到 3 层楼梯间清晰;27 层楼梯间开窗 180 s时可达到6 层楼梯间清晰;7 层和 27 层楼梯间同时开窗 180 s时可达到 7 层楼梯间清晰;在楼梯间最高处开窗 180 s 时可达到8 层楼梯间清晰.综合楼梯间开窗排烟效果可知,楼梯间最高处开窗>中和面上、下同时开窗>中和面以上开窗>中和面以下开窗.

    高层住宅Pyrosim楼梯间前室烟气蔓延规律

    资阳市纵二路隧道内爆炸易损性问题研究

    王丽李亮李正鹏吴俊...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隧道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在内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与易损性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针对四川省资阳市临空经济区纵二路双洞隧道,开展了内爆作用下的易损性问题研究.基于Hypermesh前处理软件建立了双洞隧道有限元数值模型,确定隧道内爆后损伤指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采用非参数方法绘制双洞隧道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炸药当量在 0~1 000 kg范围内,隧道损伤程度主要是轻度破坏;1 000~2 000 kg范围内,隧道内爆后出现中度破坏;2 000~8 000 kg范围内,隧道内爆损伤以重度损伤为主;一旦炸药当量>8 000 kg,隧道损伤达到完全破坏.此外,当炸药当量≯8 000 kg时,双洞隧道完全破坏的概率<25%.

    双洞隧道内部爆炸动力响应易损性

    亚高温作用对钢-PE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

    吴楚奇李亮李正鹏吴俊...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亚高温作用对钢-聚乙烯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S/PE-HFRECC)压缩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其经历亚高温冷却后的静态压缩试验.以控制纤维体积总掺量为2%并改变两种纤维掺量的方式,将钢纤维和PE纤维混杂掺入水泥基材料中,制成PE2、S0.5PE1.5、S1PE1、S1.5PE0.5 和S2 类型的试件.对经不同温度作用后的各纤维配比试件静态压缩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钢纤维主要发挥增强作用,PE纤维主要发挥增韧作用.(2)当试验温度在200℃及以下时,试件的静态抗压强度不会因温度的上升而有明显变化;在 300℃时,各类试件的静态抗压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S1.5PE0.5 和S2 试件的抗压强度最高;在 400℃时,除S2 试件外其他试件的抗压强度均存在下降现象.(3)各类型试件的峰值应变均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大.当温度相同时,各类型试件的峰值应变与PE纤维的掺量呈正相关,说明 PE 纤维的加入能提高试件的变形能力.(4)S2 试件的应力峰值前韧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其他试件随着温度的升高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S2 试件在 400℃时应力峰值前韧度达到最大值,其他试件则在300℃时韧度最大;当温度≯300℃时,S1.5PE0.5 的试件应力峰值前韧度高于其他试件.

    钢-PE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亚高温抗压强度峰值应变韧性

    基于消防安全高层建筑竖井内火灾温度分布规律

    夏建云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火灾动力学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热释放率下以及火源位于不同区域时对竖井内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火源热释放率越大,竖井内的温度越高,在相同火源热释放率条件下,火源位于房间墙边区域时较火源位于房间中心时温度高;与火源位于房间中心相比,火源位于墙边时,火源释放更大热量,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竖井内温度逐渐降低,相应温差减小;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建议楼梯前室的排烟设计直接排向室外,当竖井与外走廊连通时,有利于烟气的排放和人员的疏散.

    高层建筑竖井温度温度分布火灾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