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舰船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舰船科学技术
舰船科学技术

张培元

月刊

1672-7649

JCKXJS@shipol.com.cn

010-64831773-810

100192

北京市朝阳区双泉堡甲2号

舰船科学技术/Journal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62年,是中国舰船科技领域唯一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促进中国舰船领域的学术与技术交流,推动舰船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舰船科技人员提供学术讨论与技术交流的园地。本刊的专业性、学术性、技术性和导向性强。主要刊登中国舰船领域和相关行业的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方面的论文。选题范围包括舰船理论研究、舰船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舰船系统工程以及与舰船相关的内容。作者为参加我国舰船研制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直接从事产品设计、课题研究和情报研究工作的专家及业务骨干,从事海军装备工作的科研人员,相关院所的学科带头人以及大专院校的教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等。本刊的读者为船舶及相关行业的各级领导、专家、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对船舶科技感兴趣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力场常数项对Ⅰ型裂纹起裂扩展行为影响

    黄如旭谢晓忠陈沙古万正权...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含裂纹材料与结构断裂力学评估中的最大环向应力准则(MTS)、最小应变能密度因子准则(SED)和平均应变能密度准则(ASED)以及在此基础上考虑应力场常数项影响修正的断裂准则进行介绍;基于考虑裂尖应力场奇异项和常数项的修正MTS准则、修正SED准则和修正ASED准则,对比分析了裂尖应力场常数项对Ⅰ型裂纹的起裂扩展行为,探究了裂纹尖端应力场常数项以及材料泊松比对Ⅰ型裂纹偏折、断裂极限的影响规律,掌握了应力场常数项对Ⅰ型裂纹偏折、起裂扩展影响阀值.研究结果表明,裂纹尖端应力场常数项T应力对Ⅰ型裂纹起裂扩展偏折角及断裂判据的影响不可忽略,研究结果可为含裂纹材料与结构断裂力学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常数项混合型裂纹Ⅰ型裂纹裂纹偏折断裂准则

    破冰冲击载荷下船体振动响应分析

    徐义刚高处顾向彦吴刚...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考察破冰船船体在破冰冲击载荷下的振动响应特征,利用环向裂纹法对"雪龙2"号破冰船在典型破冰工况下的破冰冲击载荷进行预报,并通过傅里叶变换把破冰冲击载荷转换为频域载荷,进一步建立了"雪龙2"号破冰船全船有限元模型,进行破冰冲击载荷下全船振动响应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破冰工况下,破冰冲击载荷对船体结构低频振动响应(5 Hz以下)贡献很大,容易引起船体梁振动、雷达桅结构振动等,对船体板格、加强筋、板架等船体结构的局部振动水平贡献相对较小.

    破冰船船体振动冲击振动冰载荷

    水下航行体极限大机动流动分离大涡模拟研究

    李永成李迎华潘子英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机动极限工况下水下航行体流动分离带来的机动性不足问题,本文以Suboff标模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涡模拟数值计算方法开展大机动工况下水下航行体的流体动力性能评估,并完成水下航行体尾部及舵面流动分离涡旋结构的精细捕捉.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极限机动工况下水下航行体流动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水下航行体大机动工况流动分离大涡模拟

    采用T型喷口的喷水推进船模阻力数值模拟

    吴琼孙群韦红刚石磊...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T型喷口是一种附加在喷水推进装置后方,改变水流纵向喷射方向为横向的模型试验装置.该装置只在船体内部流道上产生力的作用,既可反映常规喷口推进船模自航状态下,推进装置的抽吸作用对船尾边界层的影响,又对船身浮态影响很小,仅通过船模阻力试验和获流区PIV测试试验,结合动量通量法换算,可将常规推进船模自航试验中,推进系统对船体阻力的影响分离出来.通过CFD手段,采用流量边界条件法,对某带有T型喷口推进装置的船模阻力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T型喷口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T型喷口流量边界条件法CFD

    基于MDO理论的船舶总体设计方法

    赖国军高霄鹏马锐锋霍聪...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船舶总体设计质效,本文基于船舶设计、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and Optim-ization,MDO)理论及其应用的相关资料,在梳理现阶段船舶设计理论及基本流程的基础上,分析MDO理论在指导船舶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船舶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船舶型线设计、推进系统设计及振动噪声性能控制等关键技术.通过分析上述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基于MDO理论提出若干关于提高船舶总体设计质效的建议,对改进船舶总体设计方法具有一定工程指导价值.

    船舶总体设计多学科设计优化推进性能振动控制

    铝合金带筋板船体结构有限元建模方法研究

    成浩李佳桐潘虎吕鑫垚...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带筋板是目前常用的铝合金板材型式,在这类铝合金带筋板上布置的横向加强筋一般采用悬挂式结构,纵向加筋采用骑筋结构形式.悬挂式及骑筋结构在装配和焊接等方面具有工艺简便快捷的优势,但在结构有限元建模分析中,这2种结构形式会产生一定困难.若要用有限元模型详细描述悬挂式及骑筋结构需很细化的单元,对于铝合金带筋板构成的船体或舱段结构中数量庞大的悬挂式和骑筋结构,必然使得单元的数量剧增,会给结构分析带来困难.因此,需要一套大型铝合金带筋板结构中悬挂式结构及骑筋结构的简化建模方法和规则.本文应用结构分析软件MSC.Patran对典型带筋板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通过计算分析研究提出悬挂式和骑筋结构的简化建模方法.该方法既能保证模型结构的合理性,又能满足精度要求,同时明显降低了模型的自由度规模,可为具有悬挂式和骑筋结构的铝合金带筋板船体结构有限元建模参考.

    铝合金带筋板悬挂式结构骑筋结构有限元建模分析

    基于AQWA的船舶拖航耦合动力响应分析

    戈亮盛世民王志斌郭涵慧...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船舶在长期航行中,会遇到船舶发生故障以及穿过狭窄航道的情况,需要拖船牵引船舶航行.本文以船舶拖航为研究对象,利用AQWA分析时域耦合过程中不同拖缆数目和不同拖速对船舶拖航的影响.从拖缆张力和运动响应2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2根拖缆比1根拖缆时最大张力平均减少49.18%,拖速4 kn比拖速8 kn时拖缆最大张力平均减少53.78%,拖速6 kn比拖速8 kn时拖缆最大张力平均减少 29.39%.

    拖航时域耦合动力响应

    负泊松比夹层结构耐撞性仿真研究

    邹锦豪田阿利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负泊松比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拉胀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抗冲击性能较高的耐撞防护结构中.本文旨在提升防护结构的耐撞性,基于内凹六边形负泊松比材料设计了一种负泊松比夹层结构,并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其耐撞性能进行仿真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载荷工况下负泊松比夹层结构的耐撞性,分析载荷形状与碰撞角度等对结构耐撞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负泊松比夹层结构的吸能过程主要通过胞元变形来实现,且参与变形的胞元越多,其耐撞性越好.本文为船舶耐撞防护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负泊松比夹层结构耐撞性数值仿真

    基于CFD的轻质燃油舱吸入口流动特性仿真研究

    马跃李海峰王松波胡婕...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轻质燃油舱中的日用舱和储油舱油舱吸入口流动特性,本文通过CFD仿真建立了日用舱和储油舱喇叭口、上斜口及增大储油舱集油槽后的吸入口有限元模型,模拟储油舱向日用舱进行油料调拨及使用日用舱向目标进行油料加注时油舱吸口周围的流动特性,采用湍流模型模拟实际流动状态.通过改变流动域、边界条件等设置,对不同油舱的不同吸入口形式进行CFD仿真,得到系列速度流线规律.仿真结果表明:1)同样布置情况下,采用上斜45°吸口相比于喇叭口吸口对集油舱内部扰动影响较小;2)吸入口相对于舱底、舱壁的布置位置对集油槽内流体扰动情况影响较大,在设计中需特别关注.

    油舱吸入口CFD

    环肋布局对钛合金圆柱耐压壳内爆过程的影响研究

    贺宇培郑建才赵敏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肋圆柱壳是深潜器耐压结构的主要形式,但由于极限承载能力和振动特性的需求,存在不同的环肋布局形式.为探究环肋布局对钛合金圆柱耐压壳内爆的影响,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开展数值研究.首先对比试验结果验证液-固-气三相流固耦合数值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分析3种环肋布局下圆柱耐压壳水下内爆过程中的结构动态响应、冲击波传播以及能量演化等特征.结果表明,环肋均布时,内爆中心由筒体中部向一端移动.而中部和端部加强时,内爆中心由环肋稀疏位置向密集位置移动,结构动能均存在显著的二次波峰现象.此外,中部加强能有效降低最大冲击波峰值.通过对环肋圆柱壳内爆响应特性的分析,对深海耐压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水下内爆流固耦合钛合金圆柱耐压壳环肋布局